从小读三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武将排行榜。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这些运筹帷幄的情节固然引人入胜,但对男孩来说更愿意读的肯定是张飞挑灯战马超、赵云血战长坂坡这样淋漓酣畅的单挑场面,这才是一代武将的巅峰之战。
同样每个热爱海军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战舰排行榜。我相信不管是航母派、潜艇派还是正宗BB党,绝大多数人心中的挚爱都会是一艘威风凛凛的战列舰。
在战列舰原教旨主义者眼中,大舰巨炮对轰才能算真正的舰队决战。海军上将屹立舰桥,巨炮厚甲,二十几万码外齐射,弹着水柱林立……这是一幅横刀立马、纵横沙场般的恢弘画面,也充满了古代上将对决恶斗百合的悲壮英雄气概,怎能不让男儿热血沸腾。
当然具体到喜爱哪艘战列舰,各人的选择就会大相径庭了,德粉、日粉、美粉都为数众多,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不过有一点大家会比较一致,就是无论是哪国的粉,喜爱的肯定是该国最强的那一型,无外乎就是俾斯麦级、大和级或者衣阿华级,谁都会崇拜最强者嘛。
纵观二战海战史,7国列强曾拥有过81艘战列舰:日本12艘、美国27艘、英国21艘、德国5艘、法国8艘、意大利7艘、苏联3艘(含旧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不含已改做炮台、训练舰等其它用途的战列舰),真可谓猛将多如过江之鲫,但真正取得过战果的战列舰却寥若晨星。
更有意思的是,二战中海军最强的三个国家:美国、英国和日本,战绩最大的战列舰都不是最强者,后两者甚至都是在役最老旧的型号。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探究,远远不是纸上谈兵靠比拼理论数据可以解释的。
我从小时候开始看舰船知识,就自认是个BB党,写战列舰是我的夙愿。不过网上研究战列舰的大神已经有很多了,谈起各舰的装甲厚度、弹丸重量、免疫区等数据都是引经据典、如数家珍,牛掰一点的还会拿出穿深曲线、横摇周期甚至是AP穿深计算器这样的神器以理服人。
我没有这么技术宅,这次将用三个章节,每章分上中下三篇,介绍美、英、日三国在二战中战绩最高的那艘战列舰。每一个上篇将介绍各舰的设计建造过程以及性能特点;重点将是中篇,用实战视角重现一场最经典的战例,下篇则是对实战结果的复盘与反思。
美国 - “华盛顿”号战列舰
BB-56“华盛顿”号战列舰是北卡罗来纳级2号舰,于1938年6月14日在费城海军造船厂开工,1940年6月1日下水。
虽然是晚开工8个月的2号舰,“华盛顿”号却比1号舰“北卡罗来纳”号早12天下水。这是自1921年11月19日“西弗吉尼亚”号下水后近20年来美国海军下水的第一艘新型战列舰,当天费城万人空巷。
北卡罗来纳级的设计演变
北卡罗来纳级是美国海军在2、30年代“海军假日”造舰空窗期后始建的第一型快速战列舰,也是最后一代三型10艘现代化战列舰中的开山之作。它是按1936年3月签署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标准建造的条约型战列舰,是在条约严格限制和日本威胁越来越大的双重压力下不断调整、妥协的产物,整个设计、建造、试航过程中波折不断,在火力、防护、动力等方面充满矛盾,但最终服役的两舰都表现出良好的技战术水平,战功卓著。
自1929年起,美国海军就开始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标准规划下一代战列舰,海军总委员会于1935年5-7月间开始北卡罗来纳级的正式设计,审核了A、B、C三个方案。
A方案,类似于纳尔逊级那样三座前置的三联装356毫米主炮,标准排水量32450吨,30节(这在当时并不属于离经叛道的布局,连大和级都有过这样的备选方案)
当时海军军械局研制出了16英寸超重弹,于是又修改相应的防护设计推出A1、B1、C1方案。这三个方案的航速都达到30节,但基本上都会超出条约规定标准排水量3万5千吨的上限。
总委员会并不满意,向海军战争学院咨询传统型战列舰23节航速、8-9门16英寸火炮的可行性,然后在1935年9月底又推出了D、E、F、G、H五个新方案。
F方案,最奇葩的一个航空战列舰方案,和后来日本的伊势级设计相反,该方案前甲板设置3座水上飞机弹射器和2座吊车,机库可容纳10架飞机,艉部布置两座四联装356毫米主炮,40500吨,30节。
D和E方案都拥有30节以上的高航速、16英寸主炮和相应的防御力,但排水量严重超标。F方案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青睐,他在30年代对航空巡洋舰这样的混血战舰相当感兴趣,但因水上飞机性能落后,这一方案无疾而终。G和H方案采用缩小舰体、23节、9门14英寸火炮的传统设计,其中的H方案被认为各方面平衡得相当完美。
最终总委员会决定必须采用高航速设计,所以这两个方案也被废弃。因为在当时美国海军推演的“彩虹5号”等一系列对日舰队决战场景中,日本前卫舰队3艘金刚级快速战列舰拥有高达26节的航速,美军没有任何可以匹敌的力量予以压制,所以新型战列舰的速度至少要达到27节。但实际上美国人直到1943年还不知道金刚级在1933-36年的第二次改造后航速高达30节,也不知道日本人已经为“比睿”号训练舰恢复了作战能力。
从这些方案中可以看到当时设计上遇到的窘境,以3万5千吨的限制排水量,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用低于当代水平的较小口径主炮和轻装甲以获得30节高航速;要么装备大口径火炮但降低航速,同时仍然不能防御16英寸火炮的攻击。
10月份又提出5个新方案I-M。I和J方案都为四炮塔,重量过大,压缩了主装甲的重量;L和M方案采用了法国敦刻尔克级那样的四联装炮塔以节省重量。K方案采用381毫米垂直装甲和133毫米水平装甲,对美国14英寸超重单的免疫区为 17-27公里,防护能力是所有方案中最好的,标排正好是3万5千吨,已经没有容错和升级的空间了。
委员会选择了K方案进行深入开发,并从11月份开始设计出至少35个不同的方案,按罗马数字从I一直排到XVI-D(1-16,每个数字后面还有加小字母的子型号)。这些方案也是尝尽了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甚至包括四联装406毫米炮塔(V方案)!直到1936年8月20日提出的XVI方案仍然让军械局发现很多问题,尤其是18-27公里距离对水中弹的防护很糟糕,也无法对抗日益严峻的空中威胁,以至于总委员会判断这样的速度和防护水平“不是一艘真正的战列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36年10月提出了最后三个改进方案XVI-B/C/D,均为217米长、11门356毫米主炮,其区别就是通过减少一门主炮来换取更厚的主装或者更高的航速。总委员会很喜欢XVI-C方案,认为它的装甲防护在和旧式战列舰组成的战列线上作战时足够生存下来,同时又有足够快的速度伴随航母或者巡洋舰分队单独行动。
但委员会中的约瑟夫·里夫斯海军上将 - 美国海军航空兵之父,不喜欢XVI-C方案,认定27节的航速无法跟上33节的列克星敦级航母,其火力和造价也不相配。他提出改进XVI方案,增强水下防护能力,增加内部装甲以把弹药库的免疫区扩展到17-27公里。里夫斯上将把修改方案提交给海军作战部长威廉·斯坦德利上将,后者批准了该方案,只是加上了一条:当《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升级条款被触发时,可以将四联装356毫米炮塔转换为三联装406毫米炮塔。
1933年2月2日,停泊在瓦胡岛钻石山海面的“萨拉托加”号(近处,烟囱上绘有垂直识别带)和“列克星敦”号,正在等待“第14次舰队问题”演习的正式开始。
1936年3月25日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后签署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不能高于356毫米,标准排水量不能超过3万5千吨。但是在美国代表的坚持下加入了一个“升级条款”,约定如果日本与意大利到1937年4月1日仍然不签署条约,这两项限制将自动放宽到406毫米和4万5千吨。
日本于1937年3月27日正式拒绝了条约,从而触发了“升级条款”。但是美国海军仍然受到很多束缚,最大的阻力来自罗斯福总统,因为他正承受着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巨大政治压力。
在1937年4月8日罗斯福写给海军部长克劳德·斯沃森的信中说道:“我不愿意美国成为第一支采用16英寸主炮的海军力量。......不是由美国来第一个打破华盛顿和伦敦条约制定的原则具有国际重要性,在我看来这两艘新战舰的计划应该考虑......14英寸主炮。”
海军和政府方面继续讨价还价,里夫斯上将致信海军部长斯沃森,并间接向罗斯福总统强烈要求采用16英寸主炮以对付各国新型战列舰更厚的装甲。国务卿赫尔则指示驻日大使向日方做最后争取,提出如果日本同意维持14英寸主炮,美国也不会突破这个限制。日本的答复是不能接受,除非美英同意把战列舰的数量削减到和日本一样。美英两国断然拒绝了这样的条件。
1937年6月24日,在经过两年漫长而艰辛的设计修改之后,美国海军终于下达了两艘“1937年式”战列舰的订单,配备12门356毫米主炮。半个月后的7月10日,罗斯福总统指示将主炮更改为三联装406毫米。
基于斯坦德利上将的指示,舰体结构、炮塔座圈等相关部位的设计已经事先预留了升级空间,所以改装十分顺利。10月27日,首舰“北卡罗来纳”号铺设龙骨(在更改主炮口径之后,而不是很多文章里所说的之前)。
注:我发现网上关于北卡罗来纳级的文章里很少有人提及其设计演变的过程,有的也是一笔带过,只说到把14英寸主炮升级为16英寸,之前从A方案到XVI方案的演进似乎还没人详细写过。所以趁这个机会写了上面这么冗长的一大段,有点枯燥,但是补个缺。
介绍北卡罗来纳级具体设计的文章已经很多,我就不累述了,挑几个重点讲一讲。
强大的攻击力
正是由于里夫斯上将、斯坦德利上将和罗斯福总统等高层的远见卓识,北卡罗来纳级在列强30年代后期新建的战列舰中率先装备了MK6型45倍口径406毫米主炮,配合Mk8型超重穿甲弹,令装备该炮的北卡罗来纳级和华盛顿级拥有卓越的远距离水平穿甲能力。
1940年11月9日,纽约造船厂正在吊装“北卡罗来纳”号2号炮台右侧的MK6
MK6型火炮以45度的最大射角发射Mk8时,最远射程达到33.7公里,32公里距离的水平穿深达268毫米,4.5公里近距离垂直穿深676毫米。
同期德国俾斯麦级、法国黎塞留级和意大利维内托级都是381毫米主炮,匆忙上马的英皇乔治五世级为配合条约仅仅装备Mark Ⅶ型356毫米主炮,成为口径最小、弹丸重量最轻、威力最低的现代化战列舰。
1940年11月27日,斯巴提芬托角海战中“维内托”号的381毫米主炮齐射
1943年12月26日,北角海战中“约克公爵”号的356毫米主炮齐射
Mk6型主炮采用了先进的制造工艺,比科罗拉多级的Mk1型45倍径406毫米主炮减轻了7.6吨之多,只比同期法国的M1935型45倍径381毫米主炮重3吨,比意大利M1934型50倍径381毫米主炮还要轻4吨。这也是北卡罗来纳级能够临阵换炮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三联装406毫米炮塔甚至还比原来的四联装356毫米炮塔要轻一些。
偏弱的防御力
和强大的攻击力相比,因为受到排水量和设计工期的限制,增大主炮口径后的北卡罗来纳级在防护性方面并没有提高,其侧舷305毫米ClassA表面硬化装甲(15度内倾)+19毫米STS装甲背板带仍然是以抵御50倍口径356毫米主炮的标准配置的。
按照美国海军的计算结果,该级舰面对自己Mk6型主炮发射的MK8型超重弹,免疫区为弹药库段21000-27700码,动力舱段23200-26000码,即6公里和2.6公里,免疫区非常小。所以北卡罗来纳级是达不到“防护自身同等口径舰炮”的战列舰防御准则的,面对日本的长门级和大和级将相当吃力。
当然这只是和最强者对比,与同期英、法、意等国的新型战列舰相比,北卡罗来纳级的核心区防弹体系还是相当完善的,对炮塔、炮座、司令塔的防护尤为重视。
正在吊装中的炮塔,炮塔座圈两侧装甲厚度达到406毫米,前部373毫米,后部292毫米,炮塔和司令塔最厚处也都是406毫米。
多说两句免疫区和超重弹的问题。
免疫区
战列舰防护的免疫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近界就是舷侧垂直装甲被近距离低伸弹道入射弹贯穿的最大距离,超过这个距离因为炮弹存速的迅速衰减,弹着角度越来越大,主装甲带将无法被击穿;远界是水平装甲被远距离大角度下落弹击穿的最小距离,在这个距离之内,因为弹着角度不足,甲板装甲将无法被击穿。
在这两个边界之间的距离内,装甲盒可以保护战列舰的核心区域不被击穿受损。但是这些只是静水状态下的纯理论数据,在瞬息万变的海战中,横摇的角度不同,对方弹种的不同都会造成免疫区的急剧变化。
超重弹
一战后随着舰载光学观瞄设备的改进,雷达探测设备的出现,特别是美日两国对航空校射的广泛运用,远距离射击精度大幅提高,交战距离也从日德兰海战时期的1万5千码级延申到2万码以上,在这样的距离上炮弹命中装甲时的入射角越来越大,甚至近乎垂直下落。
于是美日两国开发的新型穿甲弹采用钝形弹头、低初速、高抛弹道来优化远距离水平穿甲能力。而法国、意大利这样的传统欧陆国家热衷于采用尖头弹来提高初速、压低弹道,以取得更好的弹道性能和射击精度,这种近距离交战的理念显然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
著名的超重弹MK8,从左到右分别为弹体、钝头被帽和带风帽的全弹,全长1.829米,重达1224.7公斤,比同口径普通弹重200公斤以上。
Mk8型超重弹从mod0发展到mod8,弹头和被帽越来越钝,被帽重量越来越大,硬度越来越高。发射mod6的衣阿华级Mk7型50倍径406毫米炮在水平穿深上甚至略超大和级的94式460毫米炮。当然超重弹也有缺陷,就是低初速和弯曲弹道造成散布较大。
Mk8弹头内带有1.5磅染色剂,用于区分不同战列舰的射击溅落水柱,1945年时的颜色分配如下:“北卡罗来纳”号 - 绿色,“华盛顿”号 - 橙色,“南达科他”号 - 蓝色,“印第安纳"号 - 红色,"马萨诸塞号" - 绿色,"阿拉巴马"号 - 无色。
相伴一生的震颤问题
北卡罗来纳级动力系统的震颤问题一直为人诟病,传说高速航行时舰体震颤之严重甚至导致无法作战 - 用美方的话说震颤得像一种犯罪。但是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没有说清楚这种严重震颤是怎么造成又是如何解决的。
实际上这并不是建造质量问题,和动力系统设计、艉部水动力系统干涉都有关系,而罪魁祸首则是自北卡罗来纳级开始采用的一种全新艉部设计。该级舰为双舵四桨配置,两个内舷轴螺旋桨没有采用常规的主轴支架,而是将主轴包覆在两片导流尾鳍(skeg)内。
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在民间和官方有不同的解读。民间的看法是,一、减重:两片导流尾鳍中间被挖空形成一条隧道,节省了大量空间和排水量;二、增强防护:隧道缩小了舰体横截面,降低了阻力,令该处上部舰体可以造得更宽,后弹药库得以藏到舰体的更深处,大大增强了防护力。
而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收藏的1945年美国海军官方分析报告则显示,原设计应用导流尾鳍主要是为了整流:海况恶劣时湍流中的螺旋桨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完全丧失推力,导流尾鳍可以理顺螺旋桨前的水流,使两幅内侧螺旋桨能达到单螺旋桨舰艇那样的高推进效率。
然而早期测试模型已经证实将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但导流尾鳍仍然被保留了下来,作为外延的后部船坞龙骨增强垂直面上船梁的纵向刚度,并可以在鱼雷攻击中保护另一侧的螺旋桨。
北卡罗来纳级最初采用的是外舷轴三叶桨、内舷轴四叶桨,在缩比模型水池试验阶段并未发现任何振动方面的隐患。但1941年5月19-20日“北卡罗来纳”号的首次船厂海试中,整个动力系统从主机、主冷凝器、主变速箱、高温高压蒸汽管路到螺旋桨轴系都发生了严重的纵向震颤,还出现前后位移现象。全舰被判定在高于25.5节时无法保证航行安全,且达不到28节的设计最高航速。
调查发现造成轴向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螺旋桨高速旋转时每一片桨叶产生的推力有巨大的差异,在特定转速下当推进系统的自振频率与桨叶转动频率重合时,这种推力不均衡造成的震颤又会被桨-轴系统间的共振放大多倍。主轴承无法承受如此大幅度的周期性推力变化,进而导致轴承和整个硬连接的推进系统发生轴向移动。
北卡罗来纳级的轴系,从螺旋桨到主轴承长达50多米
进一步研究表面,支撑主轴承并将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传导进舰体的结构过于柔弱,主轴承和主减速齿轮箱的相对位置、各螺旋桨与舰体的间隙,导流尾鳍的到螺旋桨的间距、导流尾鳍的外型等等都存在问题。
因为后续设计的两型战列舰也采用类似设计,美国海军大为忧虑。“华盛顿”号花费了8个月的时间测试了3/4/5叶桨和15-18英尺直径的多种螺旋桨组合:改变桨叶数量可以改变转动频率,减小桨叶直径则可以减小相互干扰,都是为了避免诱发共振。同时两舰还更改了主减速齿轮箱和主轴承的结构,加固了动力系统和各种管道,沿着四根主轴安装了约束块以改变轴系的阻尼特性,种种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两舰的振动情况,并且最终实现了28节的最高设计航速。
内侧4叶桨和外侧3叶桨对调后的场景,3叶桨的外沿被切除以缩短直径
两舰在服役期间仍然尝试过不同的螺旋桨构型,1943年改用缩小直径的3叶内侧桨和4叶外侧桨,最终又改装为5叶内侧桨。终其一生都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把诱发振动的速度区段从原本的23节以上下移到17-20节,正好处于巡航速度和战斗速度之间,将振动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日后的训练中,两舰以23-25节的高航速在超过2万6千码的距离上取得过优异的射击成绩,战争中从北冰洋一路打到东京湾也没有受到振动的实质性影响。
实际上南达科他级和衣阿华级的所有八条舰都或多或少存在振动问题。据一位海试期间亲身检修过“新泽西”号和“密苏里”号的船舶工程师介绍,振动集中在艉部,当衣阿华级航速超过24节时,舰尾飞溅的湍流甚至能达到主甲板的高度,尾舱内振动之大令他连做笔记都困难;越往前振动越小,到166号肋的装甲盒端部已经感受不到振动了。
南达科他级2号舰“印第安纳”号艉部,该级舰的导流尾鳍设在外舷轴上,构成的隧道更加宽阔,整流效果和防护性能更好。注意外侧桨为5叶,内侧桨为4叶。南达科他级各舰的螺旋桨配置不相同,分别根据各自的共振特性进行过改装。
二战后拍摄的衣阿华级舰艉特写,回归北卡罗来纳级的形式将导流尾鳍设在内舷轴上,外侧桨为4叶,内侧桨为5叶。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流体动力学分析能力不足以处理如此复杂的流场,螺旋桨设计主要凭经验,所以这样的振动在当时是完全不可预测的。直到1980年代,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重新服役时,美国海军才做到为螺旋桨的流场精确建模,有效仿真。
优秀的航海性能
虽然北卡罗来纳级饱受振动困扰,但它的航海性能实际上是非常出色的。美国是两洋海军,任何一个方向都需要跨洋作战,特别是太平洋方面,菲律宾、关岛、夏威夷等地距离本土都十分遥远。为此新一代美国战列舰特别强调续航力:北卡罗来纳级以15节航行时,航程达到惊人的17450海里(32300公里);以25节航行时,航程接近6000海里,是所有战列舰中续航力最大的。
除了主机功率,对航海性能影响最大的就是船型设计。30年代以前的标准型战列舰,从俯视图看都是前后细中间粗的纺锤型,艏艉的线型基本上是对称的。即使是进入条约时代,标准的条约型战列舰英皇乔治五世级和不受条约限制的俾斯麦级仍然采用这样的线形。
下面两张图表分别列出了8型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总功率、最高航速、续航力、舰宽、舰长和长宽比:
随着战列舰的长度和吨位持续增加,这样的设计逐渐显现出弊端,那就是舰艏的浮力过大,高海况下纵摇幅度大,不但影响火炮射击精度,更会产生巨大的垂直应力,就好比有一只大手不断地上下弯折龙骨,影响舰体强度。
在北极海域高达60节的阵风中艰难航行的英皇乔治五世级3号舰“约克公爵”号,舰艏被高高托起,照片摄自同行的“光辉”号航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的大和级、美国从北卡罗来纳级开始,将舰艏的宽度大大缩小,到A炮位才开始急剧加宽,形成独特的酒瓶形状。
这样减小舰艏宽度的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艏部浮力,高海况时舰艏将埋入水中,降低纵摇幅度。为了解决随之而来的甲板上浪问题,舰艏干舷被加高,于是形成了高高翘起的船头形状。
1944年12月12日,航行在菲律宾海上的“北卡罗来纳”号,埋首严重,但纵摇幅度被大幅降低。
北卡罗来纳级还在美国战列舰中首次安装了球鼻艏结构,虽然没有“大和”号那么明显,但是球鼻艏减小兴波阻力的效果仍然相当明显,对提高航速和续航力大有助益。
下水前的“华盛顿”号,小型的球鼻艏清晰可见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北卡罗来纳级还采用了很多现代化的设计和技术,比如动力舱的优化布局、“炸弹甲板”的设计、主装甲带的倾斜配置、MK12型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先进的雷达系统等等。
1942年8月18日摄于纽约造船厂的“华盛顿”号装甲主桅,顶部是SG水面搜索雷达,它的安装位置存在后向80度的雷达盲区,在即将到来的瓜岛海战中曾经造成麻烦
其中最为人忽视却最具技术含量的是它由Mk38型射击指挥仪和Mk8型弹道计算机组成的火力控制系统,这是二战时期唯一能够在本舰机动时扔能正常进行非线性数据解算的火控系统,也就是具备自动化的动对动射击能力。不论是进攻还是撤退,北卡罗来纳级都可以一边进行大角度转弯一边精确射击,普通战列舰不在战列线上运行就只能盲射了。
中期加装的主炮远程操纵系统(RPC - Remote Power Conrol)能够由指挥仪直接控制主炮的俯仰和旋回,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全舰主炮、副炮、高炮的火控系统和火炮系统还可以相互交联,互为备份。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我们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现代主战坦克上才接触到的很多技术,比如间隙装甲、动对动自动瞄准射击、超越射击在1937年的北卡罗来纳级上都能看到相似的身影。在条约时代,这是远远超越所有其它列强的科技实力。篇幅原因这些细节就不在此展开了,今后如果写南达科他级的话可以拿出来专门讲一讲。
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
说到北卡罗来纳级就不得不提南达科他级,这前后两型战列舰的设计建造年代非常接近,火炮、雷达、火控系统等很多方面也是完全相同的,但外观上却有很大变化,它们不是父子继承关系,更像是一个高瘦一个矮胖的兄弟关系。
在1937财年订购了两艘北卡罗来纳级后,总委员会曾向海军建议在下一财年增建两艘同级舰,但遭到海军作战部长斯坦德利上将的反对,理由就是该级的防护可能无法应对日本新型战列舰406毫米以上主炮的攻击(当时已经有传言日本拥有460毫米巨炮,但直到大和号沉没之日美军都未能证实。日本人保密之严,连栗田健男在莱特湾都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大和号主炮口径有460毫米)。
最后决定设计一型新的战列舰,但开工时间将赶不上1938财年,只能延后到1939财年。新舰的设计从1937年3月开始,也就是北卡罗来纳级开始设计的两年之后。新设计继承了前级的大量优点,所以进度很快,到1938年1月就已经确定了全部设计,仅用了10个月时间。
长话短说,南达科他级着力弥补了北卡罗来纳级的缺陷,最大的变化就是缩短舰体,用节省出来的重量增强核心部位的防护,尤其是水下防护能力。南达科他级采用了内置倾斜主装甲,倾斜度从增加到19度,并一直延申到舰底成为鱼雷防御系统的一部分,终于使其防护能力提高到对抗406毫米火炮的水平。
北卡罗来纳级(左)和南达科他级(右)的装甲结构对比
同时南达科他级采用了更先进的动力系统,增大了功率,所以虽然长宽降低比变成了矮胖体型,续航力、最高航速等航海性能只受到轻微影响,但适航性有所下降。
从外观上看,北卡罗来纳级具有所有战列舰中最鲜明、壮观的轮廓,因为它的装甲主桅采用了独特的尖塔造型以缩小被弹面积,之后是两只高耸的烟囱,后部上层建筑顶端还有两部塔形的雷达底坐,从前到后排列着五个塔形结构,就像泰坦尼克时代的巨轮,显得威风凛凛。
而南达科他级的主桅、单烟囱、雷达基座都集成在一个金字塔型的上层建筑里,看上去气势就小了很多。
虽然外表矮矬了一点,但南达科他级防护力更强,各方面性能均衡,战斗力要超过大哥北卡罗来纳级,在所有建成的战列舰能够排到第三位。而它的防空能力则高居世界第一,全舰如刺猬一般装满了各种高炮,实战中多次力挽狂澜,为宝贵的航空母舰撑起一面坚实的盾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达科他级四舰中“南达科他”号被赋予担任舰队旗舰的角色,后三舰则只需担任分队旗舰,所以“南达科他”号减少了两座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增加了舰队司令部的空间和指挥设备。
初上战场
“华盛顿”号于1941年5月15日服役,但和“北卡罗来纳”号一样受困于严重的振动问题。直到“北卡罗来纳”号经过广泛的试验基本找到了症结之后,“华盛顿”号才于8月份开始船厂海试。珍珠港事件爆发时,“华盛顿”号作为威尔考克斯少将的旗舰指挥第六战列舰分队以及整个大西洋舰队的战列舰部队。
1942年3月26日,“华盛顿”号和新入役的“大黄蜂”号航母一起组成第39特混舰队,前往英国加入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当时英国抽调了“拉米利斯”号战列舰、“光辉”号和“不屈”号航母、2艘重巡洋舰、9艘驱逐舰执行“铁甲舰行动"(Operation Ironclad),掩护一个师左右的英国陆军攻略维希法国控制下的马达加斯加岛,以防止该岛落入日本人手中,从而威胁整个印度洋上的盟军交通线。本土舰队空虚,急需美国增援以提防随时可能从挪威峡湾杀出来的北方孤狼 - “提尔皮兹”号。
这支仍旧由威尔考克斯少将率领的美军编队在横渡大西洋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一个人被发现坠海,并很快确认就是威尔考克斯少将本人。“大黄蜂”号当即起飞多架飞机搜索海面并投下了救生圈,2艘驱逐舰也在战列舰后方拉网式地搜索,但最终因为海况恶劣而没能救起少将。坠海的原因从此成谜,美国海军官方的估计是少将心脏病发作,不慎被大浪卷入海中。
第39特混舰队由巡洋舰分队司令接替指挥,于4月4日抵达斯卡帕湾加入托维上将指挥的本土舰队,这也是美国军舰首次和本土舰队共同行动。它与“英皇乔治五世”号战列舰、“胜利”号航母一起为从冰岛到摩尔曼斯克的运输船队PQ-15和PQ-16护航。
在北大西洋上并肩航行的的“华盛顿”号和“英皇乔治五世”号
6月7日,英皇乔治六世(伊丽莎白女王的父亲)登舰视察。
左侧为乔治六世,中间解说的是舰长本森上校,右侧旁听的是美国驻欧海军司令斯塔克上将
1942年6月10日,也就是中途岛战役之后4天,“北卡罗来纳”号穿越巴拿马运河,成为进入太平洋的第一艘现代化战列舰。7月11日,“北卡罗来纳”号抵达满目苍夷、残骸遍布的珍珠港,岸上的水兵回忆“这是我见到过最美妙的事物!”新型战列舰的到来令整个太平洋舰队的士气为之一振。
1942年10月15日,航行在夏威夷海域的“北卡罗来纳”号
7月份在巴伦支海发生了著名的PQ-17运输船队灾难 - 因为皇家海军对“提尔皮兹”号的误判,提前撤回了护航舰队(包括“华盛顿”号),船队遭到德国U艇和空军的屠杀,34艘运输船中只有11艘最终抵达苏联。之后“华盛顿”号被召回美国本土,7月23日进入布鲁克林海军船厂整修,准备调往太平洋舰队迎接即将到来的对日作战。
8月28日,“华盛顿”号穿越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9月14日抵达汤加,成为威利斯·李海军少将的旗舰。跨越半个地球从酷寒的北极来到炎热的赤道,一代名舰和一代名将终于会师。大战之前,关羽得到了赤兔马!“华盛顿”号的颠峰之战即将上演。
下一篇:“华盛顿”号血战瓜岛
第一次写战列舰,让我这个BB党写得有点high,解开了两个困惑多年的问题:北卡到底有多少个设计方案,以及振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战列舰之所以迷人,除了雄壮外观、巨炮重甲,更有内部极其精妙复杂的系统结构,可以说战列舰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而精密的机械装置,没有之一。虽然二战令大舰巨炮主义落幕、航空母舰成为海战主宰,但单从军舰设计本身来说肚大皮薄的航空母舰要比战列舰简单得多,这就犹如石英表和机械表的区别,最值得收藏保值的永远都是精密的纯机械手表。
1943年11月12日,在吉尔伯特海域参加“电流”作战行动的“华盛顿”号和埃塞克斯级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