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9岁的女孩小雅(化名)反复出现上腹痛并伴有呕吐症状,检查结果让家长大惊失色,胃里竟然有毛发形成巨大结石。
小女孩说,一次偶然,她吞下一缕头发,就爱上这种味道。
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季峰主任医师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其中的一页,记录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一连串时间和数字,当月1日到26日,有7次消化内镜治疗记录,每次约5个小时,共耗时37小时38分钟。
这是对一个9岁、从上小学起就开始吃头发的小女孩的治疗,背后是医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对小女孩创伤、想尽一切办法救治的努力。
胃被头发基本填满
小雅(化名)家住安徽合肥,9月就要升小学三年级。她个头不高、瘦瘦小小。三四年前,父母在小雅床单、被褥下总会打扫出一缕缕头发,她时不时还会偷吃点。学校老师也发现小雅有喜欢吃头发的端倪,但反复劝说后她仍没有改变这种奇怪的习惯。
“小孩子嘛,对一些物体觉得好奇是正常的。”小雅父母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这种习惯自然而然会纠正,虽然之前小雅有几次腹痛,但在吃药后有所缓解,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最近几个月,小雅上腹痛得越来越厉害,还时不时恶心、干呕,胃口越来越小。她看起来比同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明显迟缓。
家人带她到当地儿童医院CT及胃镜检查后发现,她的胃腔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头发填满了。大量的头发跟食物残渣裹在一起,越滚越大,越团越牢,形成了有韧性、无法消化的“胃石”,胃石长期压迫着胃壁,造成了胃多发溃疡及糜烂性胃炎,引起明显胃疼。
当地医院建议进行开腹破胃外科手术,但一想到女儿身上会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一家人觉得无法接受。辗转好几家医院,但得到的结果都是:拉不出来、融不掉,内镜下取不出,只能手术开腹破胃。
“季主任,能不能帮帮我女儿,您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5月底,小雅一家辗转找到了浙大一院消化内科,想要继续寻求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经多方打听,他们了解到季峰主任医师曾在胃镜下成功取出巨大胃部毛发结石,便带着孩子直奔杭州。
胃里取出近1斤头发
但即便有30余年消化内镜操作经验的季峰主任医师拿着小雅的CT报告,仍眉头微微皱起:经过长年累月的聚集,头发经过胃酸的“加工”和胃的“蠕动”,她胃内的毛发结石就像被水泥封印了般,很硬;“石头”横径超过10cm、长径约20cm,充满整个胃腔,小雅的食道入口和胃出口,都比这个石头小很多;外院多次异物钳反复取石失败……再拖下去,有可能诱发溃疡穿孔导致腹膜炎,会有生命危险。
外科开腹破胃手术可能数个小时就能取出,但创伤大、会留下一个永久的腹部疤痕,但内镜取出这巨大“石头”想要近乎“无创”则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
在家属的再三恳求下,消化内科联合麻醉科、胃肠外科等多个科室举行MDT,经过严谨的手术评估,决定尝试用消化内镜全部取出小雅胃里的“毛发结石”。
6月1日,在总部一期内镜中心,季峰主任医师为小雅进行了第一次胃部“毛发结石”取出术。
当季峰主任医师把胃镜插进入胃内,在场的医护人员惊叹,“这么大的毛发结石,该怎么取出来?”
此时季峰主任医师手持内镜,胸有成竹,只听他缓缓地说道“要取出这么大的结石,肯定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得安全有效”。
头发缠绕成的胃石并不像普通的石头嘎嘣脆,简单的打散,用网兜兜出就行。小女孩毛发很长加上食糜作用导致团块致密,粘性很强,需不断打散一次次取出,分次取出过程需要胃镜多次反复进出口腔、咽喉部、食管贲门及胃腔。
为避免胃镜反复进出摩擦造成的消化道稚嫩黏膜损伤,专家团队需要特殊的设备保护消化道。
专家在胃镜前端装置一个特殊长透明帽,进入胃腔,创造有利空间,然后通过多种内镜切开刀缓慢切割分离,再用异物钳及五抓钳,抓取切散的毛发一部分,从不同角度不断牵拉、抖动头发,让毛发慢慢松动。然后一撮一撮把头发取出来。操作过程中,季峰主任医师不断反复强调,“小娃娃胃体娇弱,在取出时不能造成胃部二次损伤,操作必须格外谨慎、细致!”还反复叮嘱助手观察小雅的导尿袋的尿量、膀胱充盈情况并及时翻动小雅的身体。
历时5个多小时,第一次手术成功取出约1/6“头发块儿”。而后每隔2~3天,季峰主任医师及助手就在消化内镜下、娴熟运用各种工具把“毛石”打散并一点点掏出来,由于头发较长并相互缠绕及不断粘合,进程缓慢,但发石越来越小,小雅上腹疼痛症状越来越轻,医护人员信心越来越大。前前后后一共7次内镜治疗,历时37小时38分钟,最后将小雅胃里的毛发完全取出。
取出的头发为27x17x2cm,有1斤多!专家介绍:比现有文献报道的消化内镜取出的毛发结石还要大3倍多。
小雅的家长很感谢浙大一院消化内科,专家神奇地解决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让小女避免遭受开刀的创伤。
爱上吃头发,是“长发公主综合征”
小雅是从开始上小学前后有了吃头发的癖好。经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专家会诊,这种异常行为或许和学业上的精神压力有关,出院后,专家建议家长带小雅去做心理辅导,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预防此类疾病的再次发生。
其实,异食癖在海内外源远流长。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位权贵嗜好吃血痂,甚至鞭打自己手下的官员百姓,就为了吃痂,留下“嗜痂之癖”的典故。
异食癖的患者中,有人喜欢吃土、石块;有人喜欢吃纸屑、树皮;还有人喜欢吃肥皂、头发、指甲、橡皮擦……其中食毛癖(Trichophagia)的患者在医学界被称为“长发公主综合征”(拉庞泽尔氏综合征),它根据格林童话中的《莴苣姑娘》主角命名,是由于持续的、难以抑制地进食毛发,导致毛发在胃内积聚成胃石而发病。其中,80% 发生在儿童和30岁以下的青春期女性。
孩子异食癖最常见的成因包括缺铁、缺锌、缺硒等微量元素,适当吃一些膳食补充剂就可以很快治愈。还有一些异食癖是因为精神因素,比如焦虑、紧张、自闭、精神分裂、智力发育迟缓等。尤其是在重大的心理伤害或是压力时,有人会通过吃异物释放压力,产生快感,最后变成一种习惯,如不解决心理问题,异食癖仍有很大几率复发。
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专家强调,不少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进食异物的情况时,会通过打骂的方式来纠正,可能会导致孩子进食异物的行为变得更隐蔽,这样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所以,家长、老师要加强对儿童生活习惯、异常行为及心理变化的关注,若发现孩子有进食毛发等异常行为,应及时就诊。
转自:潮新闻
来源: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