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抗战中伪军的服饰五花八门?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公开投日。
因为伪军的种类太多,各路小鬼乱窜。
我们挨个看看伪军的军服!
第一,伪满洲国军。
伪满洲国军是最早的伪军,也是实力最强的伪军。
由于花花公子张学良的无能,九一八事变中有部分东北军没有战斗就直接倒戈。
比如洮辽镇守使张海鹏,直接拉走了一个师做了汉奸。
同时,日本还收编了大量的东北土匪和地方武装力量。
在伪满洲国建立的中后期,日本出台法律迫使这里的中国人服兵役。
在1938年伪满洲国颁布《国兵法》,规定全国20至23岁的男性都有服兵役三年的义务。每年春季征集20万人,予以军事训练。不过,日本人对中国人并不信任,当年并不希望伪满洲国军有比较大的规模。所以,伪满洲国军长期充当非战斗部队,成为工兵或者保安部队,协助修筑军事建筑物或者维持地方治安。不适合服兵役者要参加为时三年的勤劳奉公队,也就是做苦力。
随着太平洋战争越来越近,日本已经顾不上限制中国人。
尤其是作为日军精锐的关东军,都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南下进攻英美,或者加入关内抗战战场。
这种情况下,日本只能被迫扩大伪满洲国军规模,让他们负责驻守东北各地。
1940年,伪满洲国军人数正规军约10万余人(30个旅);武装较好的警察队约5万名以上,‘兴安军’约1万名以上。这样一来,伪满洲国军总数接近20万人,中高级军官几乎都是日本人,有8000人。
到了1945年,日本关东军几乎全部南下,留下一些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部队。
日军只得再次扩大了伪满洲国军的规模,在投降前包括地方驻守的卫戍部队,伪满洲国军达到30万的规模,完全接受日本人的指挥。
伪满洲国军从建立初期,就受到日军的各种限制。
伪满洲国军是极少数装备重武器的伪军,但日军只允许团一级伪军装备少量轻型火炮,炮兵还在日本人的控制下使用。
不过,日本人在东北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尤其是极度歧视中国人,被他们当作贱民。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中国人主动为日本人打仗卖命做炮灰?
除了少数野心军官以外,伪满洲国军士兵大多不愿意打仗,士气低落。
即便伪满洲国军有全国伪军最好的武器装备、训练,战斗力仍然很有限。
日本军官上野田认为:谁也不能否认满洲国军队的质量低劣。对它进行改组,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即便如此,伪满洲国军终究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对付实力弱小的东北抗联和其他反日武装组织,伪满洲国军还是起到一定作用。
在1933年7月到10月,伪满洲国军同日军配合,对东边道的抗日游击队进行了230多次围剿作战。
在伪满洲国军中,有几支部队的实力较强。
如于芷山部伪奉天警备军2万多人、吉兴部伪吉林警备军3.2万人、张海鹏部伪军1万多人、铁石部队1.6万人。
这些基本都是东北军阀私人的部队编组而来,被当作自己的本钱,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而伪满洲国军也是极少数,能够同日军一起进行正规作战的伪军。
伪满洲国军的军服同关内伪军不同,是由日本人制定的,有着浓重的旧日本军队的风格,同日本军服比较接近,也引入了部分东北军军服的特点。
他们的军帽和战斗帽的帽章为旧日本陆军的五芒星型,使用满洲国国旗的黄、黑、白、青、赤色的五色章,军衣的胸和腰拥有口袋、正衣袖章的设计、正肩章与正帽等也都继承了旧日本陆军的特色。
相比其他伪军,伪满洲国军的军服是非常统一而且自成体系的,很适合阅兵和拍照。
日本军官曾嘲笑伪满洲国军:他们也就适合拍照片了!
需要说明的是,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却无法指挥伪满洲国军的一兵一卒。
溥仪本来有一支300人的护军,大多是满族弟子,装备精良的轻武器负责保护皇帝。
就这区区300人也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借口1937年6月护军在大同公园和日本兵打架,只允许他们装备大刀等仪仗冷兵器,只有军官才可以配枪。
第二,华北治安军。
治安军是华北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伪军部队!
侵华日军分为很多派系,早期很风光的就是华北方面军。
华北方面军的历史悠久,来自于中国驻屯军。根据清末的《辛丑条约》,中国驻屯军早在1912年就开始驻扎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北平、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地。
在卢沟桥打响全面侵华第一枪的,就是华北方面军。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日本华北方面军集中重兵南下,先后占领了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以及绥远、察哈尔、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各一部,占领区非常辽阔。
方面军常年在华北驻扎,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买汉奸,以便全面侵华是编组华北伪军部队。
开战以后华北方面军占领的地区很多,但日军兵力不足,只能放弃了很多次要地区的控制。
以冀中地区为例,在1938年武汉会战前日军虽击败了冀中的地方军阀部队,却顾不上驻守,继续南下作战。武汉会战后1年内,日军虽改为就地驻守,也只是派出少量军队控制了冀中的部分县城。日军为什么这么做?主要还是兵力空虚。
这种情况下,伪军就很重要。
最低程度伪军可以协助日军维持治安,做一些警察和哨兵的工作。
于是,华北治安军很快编组起来。
华北治安军有个赫赫有名的外号“皇协军”,也就是协助皇军作战的军队。
1937年12月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大汉奸王克敏成为伪政府首脑。
王克敏是北洋时代的流氓政客,早在10几年前就失势下台。他曾担任过满清驻日大使馆的参赞,同日本人关系很好,才被认定为汉奸头子。
王克敏只是一个略有名气的汉奸,日本人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而是期望扶持名气很大的靳云鹏、吴佩孚、曹汝霖。
吴佩孚是直系军阀头子,颇有民族气节,将来游说的汉奸统统赶了出去:我就算不愿意同蒋介石合作,也绝不会当汉奸!
著名的亲日派军阀曹汝霖,则是借口身体不好,不愿意出来。
靳云鹏是皖系军阀头子,他多少有些心动,但希望日军必须完全撤军,将华北占领区彻底交给他来控制。日本人表示这是不可能的,靳云鹏随即表示年老力衰,只能在家礼佛,推辞拒绝。
王克敏做了汉奸头子以后,听从日本人的命令建立华北治安军。
日本人希望华北治安军能够在占领区维持当地的治安,减少日军兵力的分散。
王克敏并不懂军事,日本人只能挑选了很有名的江苏督军齐燮元。
在1924年的江浙战争中,齐燮元战败逃亡,随后10多年成为流亡军阀,手下没有一兵一卒。
齐燮元是个无耻军阀,他投靠日本人也不是完全要做汉奸,只是希望建立一支自己可以控制的军队。用他的话来说:在中国只要手中有枪杆子,走到哪里都有人欢迎!
齐燮元是职业军人,有一定的能力。齐燮元想利用日本人,日本人也想利用他。
齐燮元于1938年8月在北平的通县、清河建立了军官学校、军官训练队、军士教导团、译务训练班,建立自己的军官队伍。当然,这些学校也都有大量日本军人,是日本人在控制。
齐燮元为了笼络这些军官,给他们很好的待遇。
齐燮元军校的年轻学员,人人都有一些高档行头:所谓皮鞋、皮鞭、皮手套、皮带、皮裹腿和金丝眼镜、金戒指、金牙等“五皮三金主义”。
在贫穷的华北,这套行头就够威风的。正经人家的小伙子当然不愿意来当汉奸,军校第一期仅有200多人毕业。
无奈之下,齐燮元只能在伪军士兵中想办法,找一些识字且聪明伶俐的加入军校。
直到日本投降,齐燮元共训练了2850名军校生,成为治安军基层军官的主力。
日本人不愿意治安军发展到很大规模,怕无法有效控制他们。
治安军最初只有一二万人规模,基本都是收编的军阀部队,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战斗力极低。
随着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的蓬勃开展,尤其是百团大战的重大刺激,加上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华北日军越来越少,只能依靠治安军。
日本逐渐扩大治安军的规模,并且移交了大量缴获的武器。
到1942年,华北治安军一度发展到12个集团,9万余战斗人员,战斗区域扩大至包括山西、山东南部的全部华北地区。
齐燮元想要控制这支军队的美梦却破灭了,治安军始终是日军控制。
齐燮元自己也在1943年同王克敏斗法失败,丢了所有权力。
随着华北日军主力部队的逐步南调,治安军更是越来越重要。
到了1943年以后,日本已经从华北很多地区撤走军队,完全由治安军驻守。
1944年,日军在山东仅有第五十九师团又两个旅团约2.5万人。
偌大的山东只有这点部队,日军被迫退守交通干线、战略要点和工矿区的一些守备重点,其他地方全部交给伪军负责。而山东八路军就有正规军15万,民兵37万的规模。
趁着日军兵力不足的有利时机,山东八路军在1944年一年内,将根据地扩大4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千万人。 面对这种情况,日军想不用治安军也不行了。
很多抗战老电影的主角,就是治安军。
比如《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第一次进城遭遇了一群大喊“李向阳大人”巡逻伪军,就是一群治安军。在日军发动第一次进攻时,就让治安军打头阵攻入村内。结果治安军误以为李向阳在村外,而日军误以为李向阳在村内,互相狠狠打了一场。
电影《地道战》中,到处都有治安军的身影。那个著名的汤司令,就是治安军的一个司令,不过充其量也就是有数百人的营长而已。
后来攻打村子的“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就是华北治安军。
治安军是为虎作伥的军队,犯下了很多战争罪行,战后包括齐燮元在内的军官都被枪毙。
治安军基层士兵,大多是扛枪混饭吃的兵痞或者是被日本强行征召入伍的普通老百姓。
这些士兵不能打仗,也不愿意打仗,一般私下都有八路军有所联系。
他们大多在本土本乡驻扎,而八路军主要也是当地人,治安军不愿意彻底把事情做绝,一般都要留有一点余地。毕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谁都知道对方的底细。
这就是:别看现在闹得环,小心将来拉清单。
治安军的战斗力不强,也非常不可靠。
即便如此,治安军毕竟参与了日军多次大规模扫荡,导致大量中国平民被屠杀,是声名狼藉的汉奸部队。
日军军官对治安军颇有抱怨,提出每次到了激战的时候,治安军士兵就想方设法避战,有时候甚至暂时逃离战斗。有时候八路军就在治安军驻守的炮楼伏击日军,治安军官兵却说什么也没看到。
治安军的成分复杂,服装也是五花八门,就同他们的武器一样。
齐燮元的嫡系治安军,则穿一种类似于旧式意大利军队的军服。一说是齐燮元的儿子齐鸿迈留学意大利,很喜欢意大利的军服。
齐燮元建军以后,本来想听从日本的命令,用一套类似于伪满洲国军的日式军服。
齐鸿迈认为小鬼子在华北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治安军穿日式军服只能引起人民的痛恨。齐燮元同日本本来就是互相利用,也试图争取老百姓支持扩大势力,就同意齐鸿迈以意大利军服为模板,设置华北治安军的军服。
这种看起来还不错的意大利模式军服,维持到汪伪政权成立后换成国军统一军服。
需要说明的是,齐燮元并不承认自己是汉奸,认为自己只是利用日本人的军阀,同张作霖没什么不同。
在1946年被枪决在南京雨花台时,齐燮元叫嚣:“汪精卫是汉奸,因为他听日本人的;蒋介石是汉奸,因为他听美国人的;我不是汉奸,因为我只听自己的。”
第三,和平建国军
和平建国军是汪精卫的部队。
这个名字就很可笑,治安军毕竟还可以说是维持地方治安,名字上说得通。
和平建国军是什么意思?
当时日寇正在中国土地攻城略地,杀人放火,大刀已经架在脖子上,还谈什么和平建国?
所谓的和平建国军、和平建国运动,都是汪精卫投敌卖国行为的掩饰罢了。
汪精卫是国民党的副总裁,虽然只是挂名的摆设,终究威望很高,不是溥仪、王克敏、齐燮元这些家伙可以相比的。
日本人为了让汪精卫投降,使用了很多方法,花费了不少心血。
汪精卫之所以选择投靠日寇,建立伪中华民国政府,当然有自己的打算。
汪精卫认为蒋介石打不过日本人,中国必然会战败亡国。中国是个大国,日本是一口吞不下的,必然要扶持伪政权。
这就像当年的五代时,军阀石敬瑭借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的帮助建立后晋,做一个儿皇帝。
在汪精卫看来,儿皇帝石敬瑭毕竟也掌握很多实权,总比自己现在是个空招牌要强。
投靠日寇以后,汪精卫会不惜代价扶持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建立强大的军队,让日本人对他也有所顾虑。
汪精卫此举是昏招,他的地位还是比较显赫的,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那种德高望重的国民党元老,在党内和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而溥仪只是个亡国傻瓜皇帝,连自己的小老婆都管不住;王克敏、齐燮元等人都是失意多年的过期军阀,在日本人眼中就是政治乞丐,无足轻重。
汪精卫竟然堕落到和这些人平起平坐,实在是昏了头。
上台以后,汪精卫第一件事就是在日本华中方面军扶持下建军,他的伪军叫做和平建国军。
日本已经有计划建立一个掌握中国的伪政权,作为对付蒋介石的急先锋,也应付持久战。
直到日本投降,和平建国军并不能指挥其他的伪军,地盘也只局限于华中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山东、湖北各一部而已。
和平建国军的成分非常复杂,核心是成建制投降的国军,主要是西北军、东北军部队。
比如西北军将领孙良诚,在1942年在鲁西南率领2万多人投靠汪伪政权。
西北军将领吴化文,在1943年率部1万多人投敌。
西北军将领张岚峰,在1938年率部近2万人投敌。
东北军将领荣子恒,在1943年率部1万多人投敌。
东北军将领李福和,在1938年率部5000多人投敌。
需要说明的是,李福和成为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第一个成建制拉走军队投敌的将级军官,时任第一战区第三游击纵队少将司令。
类似成建制投敌的军阀部队,还有不少,
另外就是收编的一些地方武装力量,包括土匪武装。
日军将成建制投降的国军都交给汪精卫,和平建国军在1940年就有8万多人。
随着抗战战局吃紧,倒戈投靠的军阀和土匪部队越来越多。
到了抗战结束,和平建国军已经扩编到大约40万。
和平建国军是标准的乌合之众,被各种军头控制,根本不服从汪精卫甚至日本人的命令。
汪精卫真正能够控制的部队只有几万人,主要驻守从上海到南京这一线,维持汪伪政权核心地区的统治。
更多的和平建国军只是形式上的归附,他们多是两头下注的骑墙派。
和平建国军可以用于正规作战的,只有区区几万人,战斗力相当低劣。
就军服上来说,汪精卫认为自己是新的国民政府主席,并不是什么伪政权。所以,和平建国军的军服同国军基本一致,只有帽徽、军旗和臂章有些不同。
第四,蒙疆自治军
主要是伪内蒙古政权的伪军,大部分是内蒙古各王爷的私人卫队,一些则是投降的汉人伪军。
这些伪军的素质最差,装备也烂,压根不存在什么统一的军服。
少数内蒙古伪军骑兵,曾经在李宗仁第五战区参加机动作战。
国军发现这些骑兵穿着破烂,有的穿着牧民的鞋子,作战期间甚至不知道卧倒躲避子弹。
另外的伪军还有很多,篇幅所限,不一一说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