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没有之一。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做过和尚,当过乞丐游走四方乞讨,后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从一名普通的红巾军小兵,到割据一方的吴王,最后成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
早年的悲惨人生经历,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朱元璋是极其痛恨地主阶级的,而朱元璋的某些言行似乎也验证了我们的看法。但事实的真相却是,随着朱元璋身份的不断转变,他对地主阶级的痛恨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证明了一句俗语:屁股决定脑袋。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你的态度,这个态度关乎利益,与对错无关。
元朝末年,中国大多数农民参加了红巾军。1353年,25岁的朱元璋从皇觉寺逃走,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为人机灵,作战勇敢的朱元璋不久成为了郭子兴的亲信,并迎娶郭子兴的养女为妻。到后来,因为内部矛盾,朱元璋脱离郭子兴的势力,独立发展、壮大,也就有了后来割据一方及建立大明帝国的故事。
作为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诉求当然与地主阶级的利益相冲突。当曾经的蒙古勇士提不起弯刀,上不去战马,无法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时候,身在全国各地的大小地主们决定自己组建私人军队,与红巾军抗衡,为自己的利益而战。虽然这些地主私人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实力强弱不一,但是他们比元朝政府军更为强大,作战更为勇猛,这让红巾军不得不转变对地主阶级的态度、策略。
作为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地主阶级有着天然的阶级仇恨,但当朱元璋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更大的利益诉求的时候,他不得不选择妥协,为了大局而与地主阶级合作。朱元璋维持辖地的秩序,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相应地,地主阶级拥护朱元璋的新兴政权。从这一刻起,农民的困苦、农民的利益被搁置在一边,不再有人理睬。
朱元璋与地主阶级的合作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一批愿意合作的地主成为朱元璋的“人才”,依据他们各自的能力,出任各地的县令、知州知府、布政史,以至于位列朝阁。即便是没能做官的地主,因为其熟悉地方事务以及纳粮数额较大,也成为一地的粮长,管理本区的粮食收运事务。大明建国后,朱元璋规定,粮长要亲自押运粮食到南京,而他本人也要亲自接待全国各地的粮长,顺便考核粮长,如果满意,留在南京做官。就这样,旧的地主阶级顺利完成了转身,与新的政权融合在一起,在获得新政权的授权后,更加明目张胆地剥削农民。
从1358年(龙凤四年)夺取金华后,朱元璋将当地地主阶级的年轻子弟编入宿卫,名为御中军,以显示对当地地主的尊重与信任。大明建国后,朱元璋几次派人将全国多地大地主信息编纂成册,根据需要,将大地主召到南京,量才取用,个别地主能做到朝廷尚书级别的官。
顺便说一句,总有些不开眼的地主,拒绝与朱元璋合作。这个时候,朱元璋对地主阶级的仇恨就暴露无遗,要么以最残酷的手段将不合作的地主在肉体上消灭,要么是强迫将他们迁徙到他处,让这些地主与他们的宝贵土地资源分离,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凭借与地主阶级的合作,朱元璋的势力不断扩大,最后打败一切对手,建立大明帝国。1368年,大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立即着手,派人到全国重修丈量土地,将土地的具体详情编辑成册,因为像鱼鳞,所以被称为鱼鳞册。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全国郡县统计人口数量,是为黄册。这两项工作历时将近30年,成为一项伟大的创举,因为在这之前的数百年间,中国到底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可信的数字。
如果你认为朱元璋派人编纂鱼鳞册和黄册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伟大的创举,那就大错特错了。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统治能否持续,归根到底由税收决定。而土地是租税的依据,人口是徭役的依据。有了鱼鳞册和黄册,政府增加物力、人力有了依据,巩固了统治的经济基础,朱元璋的政权比之前任何一个政权都更加强大、集中、稳定和完备。
但是,朱元璋的大明政权,其实质还是一个地主阶级政权,其所做的一切,自然就是服务于地主阶级的。朱元璋本人,在成为大明皇帝的那一刻,就成为帝国的最大地主。与他打江山的那些老哥们,六国公二十八侯,一个个也都从农民变成了大地主。而负责帝国运转的,从粮长到丞相,无一不是地主,在他们的世界里,农民就是用来剥削的。
饱受盘剥的农民,只能再次选择抗争。洪武一朝,江南的农民起义数量特别多、地区特别广;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中,农民起义次数特别多,规模特别大,比其它朝代比起来特显突出。
从农民到地主,从被剥削到剥削,朱元璋随着身份的改变,彻底背叛了原有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