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之前,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印度紧随其后屈居第二,转眼印度现在已经突破了14亿人口的大关,超越中国成为了人口第一大国,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本身经济实力并不强,和中国相比更是没有那么多生存资源,印度要怎么做才能养活这14亿的人呢?
印度在国际上混了这么多年,经验也不是白拿的,首先,印度的总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和中国的总面积相比,也只占到了三分之一,国土面积的稀缺导致印度的人口非常密集,生活区域也同样拥挤,所以经常能看到印度的道路上充斥着大量的人群。
当然中国的人口也大多集中在中东部,但中国的优势在于国土面积足够大,相应的是资源也更加丰富,尽管如此,中国也还是缺少大量的矿产资源,庞大的需求量就要求中国从外进口一些石油、大豆类资源,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先不说印度的其他矿产资源,就光说粮食、化肥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印度是非常有限的,按理说是很难承受得住巨大的消耗量。
再加上印度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想带动人口实现现代化,这听起来是非常不可思议几乎无法做到的事,所以问题就出在印度怎么靠有限的资源去养活14亿人?
再者,印度耕地面积虽然比中国的耕地面积高,但印度的整体粮食产量是非常少的,以中国年产值的举例,大约是6.7亿吨,然而印度却只有中国的一半,也就是3亿吨左右,这也就反弹到印度所缺少的粮食、化肥、种植技术和淡水的资源上,所以印度如果想要让14亿人吃的饱,就必须要从以上四个资源入手实现突破。
别看印度是出了名的农业大国,但对于耕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就目前印度农民所具备的种植技术而言是有很大漏洞的,比如缺少系统性的农业知识学习,以及对农作物的科学管理,这也是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并不高的主因之一,所以印度必须要突破技术瓶颈,否则放着那么多的耕地面积就是纯浪费了。
当然印度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政府方面更是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期望能通过技术研发实现最终的突破,提高粮食的产量,现在虽然进步不是很明显,但增速稳定,且如果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上更进一步,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另外,印度想要实现现代化,就必定会走上和中国过去类似的道路,即经历大规模城镇化。现在印度大部分的人都在做农业生产,假如将这部分人转移出去,那么在人均仅200公斤的约束下,国家社会安全的弹性很小,同时生活也无法获得保障。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经历农业发展的阶段,而且粮食是人之根本,土地是财富的基础,尤其对于大国而言更需要发展农业,然而印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进行过土改,对于粮食生产而言,土改就是硬约束,基础生产资料必须要得到提升,未来生产关系也将是最大的约束,分配利益给各个地主也是关键,否则引起地主不满,一样会发动地主们的“反抗”。
不过这个问题深入根基后,印度政府会发现根本无解,所以基本上土改这件事还是很难去解决的。印度的消费力一直不高,和中国不同,肉类的消费很高,印度吃素菜的人会占大多数,因而人均的肉类消费很低,也正因为如此,农业资源现在也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过印度人在漫长的“挨饿”历史中也学会了自食其力,从印度美食的发展史中也能看得出,尽管印度的粮食资源有限,也依然能靠智慧活下去。
不过在印度的发展史中,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没少用一些坑蒙拐骗的手段,尤其对外资企业,更是毫不留情地挖坑,近日印度的一家法院就驳回小米公司对印度无故扣押其在印度银行存的555亿卢比的申诉,这笔钱基本上是有去无回了。
印度的“坑骗手段”引起了中国方面的不满,但印度这样做也不是头一次了,不仅如此,对其他企业也是如此,当初以优异的条件和补贴吸引大量外资涌入,实际却不断地通过法律手段压榨外资企业,从中捞好处,印度和英美做事的方式越来越相似,这也算是印度给中国上的一课。
千万不能完全信任别国,即便他们的态度有多好,都有可能突然翻脸,就比如菲律宾一样,前脚访华时承诺的很好,后脚却和美国建立合作,扰乱南海地区的和平,何况中印双方还有分歧在,边境也曾爆发过多次冲突。
当然,印度的做法还是要比菲律宾、美国等国“高级”一些的,毕竟在他们想方设法勾起战火好从中获利的时候,印度想的却是利用法律的手段来敛财,既不参与斗争不用引发战火,又很“合法”,谁让这些企业“倒霉”身处印度的地盘,所以也只能忍气吞声咽下这口气。
小米这次也算是吃了个大亏,虽然他们也想通过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可印度毕竟是印度,比英国还要狡猾,甚至比美国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米想通过申诉拿到那笔钱几乎不可能。
所以印度在给中国上了一课的同时,也是给了中国企业狠狠一个警醒。别总是看着国外的机会多,钱好赚,殊不知的是,很多国家并不是真心想要招揽外资,大部分还是以发展本国企业为主,毕竟谁不想壮大自己的实力呢,不然依赖着外资来为自己挣钱,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双向选择后的结果。
不过也有企业表现的很理智,比如不久前的荣耀就果断地从印度市场退出,其实这时候荣耀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例子了,但偏偏有的企业太自信,不相信什么所谓的印度会坑骗自己,结果就是经历“合法”扣钱等手段,钱没赚多少,反而亏了不少。
此前上海电气也曾见识过印度的厉害,他们前往印度进行了一次针对发电厂建设订单的投资,金额是13亿美元,想建设一个燃煤电站,然而离谱的是十多年过去,还没有收到过工程款,大概印度的想法就是“既然你们不主动提,那就当事情没发生过”,其口碑也算是跌的不能再低了。
等到上海电气去索要的时候,反而被对方起诉并要求赔偿21亿左右的人民币,就这些种种案例还无法阻止中国的企业上赶着给印度送钱,比如广汽打算到印度投资电动汽车,只能说如果他们还想一意孤行,那就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少被坑点。
印度之所以这么不靠谱,一方面是他们自己缺钱,想用“聪明”的手段来多拿点钱,另一方面,印度的梦想一直都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工厂,和中国也是实打实的竞争对手,不必妄想印度会对中国企业有多友好,况且在印度出台的一些政策里,还有针对从中国来的外资企业的补贴优惠。
别说印度会坑中国了,就连俄罗斯他们也是照坑不误,就比如现在各国之间都流行“去美元化”,起初是由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带头掀起的流行之风,也是俄罗斯强烈呼吁各国参与其中,这背后的主因都是因为美国对其进行的经济制裁,美元不能用,俄罗斯在做贸易交易的时候就犯难了。
比如印度和俄罗斯的石油交易,印度要求俄罗斯提供卢比,但在俄罗斯看来,卢比是没多大用处的,在国际上能兑换的渠道太少,况且印度国内也没有俄罗斯核心需求的产品,但对于印度而言就说不是了,印度以低价购入石油,加工之后再将其高价卖出,那么就是用卢比换美元,足够印度狠狠赚一笔的,所以印度一点也不“傻”,相反印度的狡猾程度超乎想象,所以对俄罗斯而言,也算是上了一课。
从根本上来说,印度可算是凭借自己的本领得罪了一大圈国家,但印度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钱,现在印度人口上升,资源的缺少、贫富间的差距都使印度压力倍增。
上文中综合讲述了印度的现状以及他们所遇到的一些困境,回看印度的发展史,乍一看很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在拥有大量的劳动力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将其利用起来,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来推动国家的农业发展,当然这还只能是够印度人的温饱,如果想快速进入现代化社会,就必然要从各类资源和农贸入手,提升国民的消费力,促动内需。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