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风/文
听说《今古传奇·武侠版》停刊了,心里有一点点难过。虽然很多年不看,可偶尔还是会通过公众号,关注一下他们的动态,想想自己仗剑江湖的梦想。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杂志大约是2004-2005年,初三或高一的样子。那时我借同学家的老书,或者买10块钱三本的盗版,已经把古龙、金庸、梁羽生等人的名作看得差不多了。
恰好在闹书荒时,从家门口一个旧书摊发现了一些《武侠版》过刊,似乎两块钱一本。顺便一提,我第一次买到《炎黄春秋》也是在同一个书摊,那时封面还不是后来标志性的纯色。
买回去看完,那些小说,尤其时未寒《碎空刀》和凤歌《铁血天骄》的清新感、现代感,给我留下极深印象。这两篇小说分别是所谓“大陆新武侠”代表作“明将军系列”和“山海经系列”的先声。
2005年起,我定期在报刊亭购买《武侠版》,并用一个“中二”的网名——“绝世天骄”,注册了他们的官方论坛“侠客社区”。从此和同学去网吧,别人打游戏,我则翻论坛。
侠友“太极张三丰”“孤独尤迪安”“风尘叹”等都是博闻强识,与他们讨论过很多话题,比如梁萧以汉人身份帮助蒙古攻宋的是与非,武侠小说情节是否要遵循历史等等,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知道了“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忘记是出于什么契机,我结合小说情节和历史典故,给《武侠版》副刊栏目“沧海一粟”写了《<沧海>宝物纵横谈》(上、下)和《看<沧海>,学兵法》,发表在2007年第6—8期。稿费加在一起可能有五六百,别说在十几年前,放在今天也是一笔不少的钱,可惜忘了是怎么花的。
2008年,已经是高三下学期,我还是很不思进取,一面看《武侠版》,一面逛侠客社区,并参加了杂志举办的“重述传奇”征文。这个活动面向中学生,要求将编辑部给出的古代故事改编成现代小说。
我改写清人作品《云娘》,编造语文老师的评语,投稿参赛,没想到被登了出来。记得编辑对原稿改动较大,我还挺生气。现在当然明白,肯定是我写的太稚嫩,不润色一下没法见读者。
那些年《武侠版》除挖掘了凤歌、时未寒、小椴、沧月、步非烟等大陆新武侠作者,还首发了黄易的《边荒传说》、温瑞安的《少年无情》(这两部书受盗版影响,都只连载了一部分),刊登了号称古龙早期作品的《剑气书香》。尤其有意思的是,以《九阴九阳》闻名的“金庸新”使用“阳朔”的笔名,在《武侠版》发表过一个中篇《十万雄师斩阎罗》,让人以为他是要重出江湖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者还有杨叛,他擅写小人物,在《武侠版》发表的作品不多,且大都很短,有一篇《小兵物语》特别巧妙,以一个守城小兵的视角,道尽了战争中普通人的勇敢与卑微。
就这么看着看着,高考结束了,似乎是老编辑李逾求在侠客社区发来私信,询问我考上了什么学校,考上名校的侠友会获得杂志给予的奖励。我只上了个普通大学,当然无缘受奖。
与高中相比,大学能做得事自然多了很多,想要看的书也不一样了。印象里上大学之后就再没有买过《武侠版》,家里存下的一箱子过刊,除了我发过小文的那几本,也都卖了废品。
这个时候,更加通俗易读的网络小说抢占市场,手机阅读开始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文风严肃,又以纸质呈现的《武侠版》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在木剑客、凤歌之后,李逾求、傲月寒陆续当过主编,他们做了很多尝试,开过武侠写作班,卖过周边文创,都没能重振声势。
今天我上面提到的很多东西,《武侠版》没了;侠客社区和绝大多数中文论坛一样,在十年间历经人潮涌动和无人问津,终至关闭;“大陆新武侠”曾经风靡一时,如今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凤歌收官之作《灵飞经》口碑跌落;时未寒至今没能填完明将军的坑,不知是不是已然放弃。另外,《炎黄春秋》名存实亡,轩辕春秋文化论坛仅剩一口气。
几乎二十年过去了,青春记忆中的一切曾经出现,又全部消失。我不会惋惜武侠的没落,因为我早已失去对武侠的兴趣,再难认真读完一本武侠小说,但永远都会怀念年轻时看武侠的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