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及军事人物。
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蒋介石受国父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在孙中山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其从政生涯横跨多个重要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宁海人(今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始终不屈,被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祖籍浙江镇海(今宁波市北仑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军第一师副师长,第二十二师师长,第一军军长等职,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了淞沪八一三抗战,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军第十七军团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西北、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参谋长等职,率部进攻中原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遭严重打击,被迫率残部逃到四川。1949年12月,所部70万人又在西南战役中被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所歼灭。1950年4月西昌战役中所部10余万被全歼后只身逃往台湾,担任战略顾问,1962年2月14日在台北病逝。
俞济时(1904年6月14日—1990年1月25日),字良桢,浙江奉化人,中华民国军人。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团第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营长、团长,警卫第一旅旅长,警卫第一师师长等职。1932年被委任为第八十八师师长,旋即参加上海一·二八抗战。自2月20日至22日多次挫败日军的猖狂进攻,激战中腹部曾受重伤。抗日战争爆发后,升任第七十四军军长,奉命开赴上海,在北申泾、大象一线布防,旋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春率部开赴江苏丰县韩道口,参加徐州会战。7月间升任第三十六军团军团长,奉命转移至江西马回岭防线参战,所部曾在万家岭击溃日军1个旅,挫败了敌人妄图直扑南昌的阴谋,11月初奉命率部开赴湘阴、长沙一带整训,兼任长湘警备司令。1939年4月上旬奉命率所辖之第51、57、58师3个师及第四十九军王铁汉1个师奔赴高安作战。同年10月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十六军军长及浙江沿海军事总指挥。
1942年改任蒋介石的侍卫长。1945年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局长。1948年5月任总统府第三局中将局长,1949年2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后去台湾。1956年卸侍卫长之职,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政策顾问。1990年1月25日因急性胆囊炎不治而去世。
乐显扬(1630年—1688年),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为北京同仁堂创始人。
乐显扬是乐家第四代传人,早期也是铃医,后来清初乐显扬在皇宫太医院出任出纳文书的吏目,收集大量的宫廷秘方、古方、民间验方及祖传秘方,康熙八年(1669年)乐显扬始创同仁堂,位于西打磨厂,同仁堂的由来是乐显扬认为“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乐显扬去世。
陈布雷(1890年11月15日—1948年11月13日),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浙江慈溪人。近代政治家。
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同年在上海《天铎报》作记者,以“布雷”笔名写作评论。同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他写的《谈鄂》十论,按日刊布,响应革命。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韦氏大学字典》,后任《商报》主编。后为《国闻周刊》主要撰稿人。1927年加入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时事新报》主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兼任复旦大学中国国文科新闻组(新闻系前身)教授,主讲《社论作法》。1935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支持亲属奔赴抗日前线,设法掩护民主人士。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申报》顾问兼常务董事。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身亡,终年58岁。著有《畏垒评论集》、《陈布雷回忆录》、《陈布雷文集》。
蒋梦麟(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景星学社社员。
蒋梦麟曾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1949年去台湾。1964年6月19日,蒋梦麟因肝癌病逝于台湾台北,终年78岁。
蒋梦麟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在教育主张上,蒋梦麟认为教育的长远之计在于“取中国之国粹,调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标准,立问题”,以培养“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目标。主要著作包括自传体作品《西潮》、《新潮》、《谈学问》、《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等。
翁文灏(1889年7月26日—1971年1月27日),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
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3年回国。是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
担任过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的校董。曾以名学者之身份在国民政府内任事,在抗战期间主管矿务资源与其生产。翁文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者从政派”中官位最高、经历最曲折者,作为一名杰出的地质学家,翁氏本是一粹然学者,时乎运乎,却一度做到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高位,晚年又翩然海外来归,以政协委员终老。
翁心源(1912年5月—1970年4月22日),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中国石油工程师,尤擅长管道设计,有“中国输油第一人”之称。
他是地质学家翁文灏的长子,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部总工程师。抗日战争时期曾编写有印度至中国陆上管道设计的方案(全英文),用于石油运输,但并没有建成。曾被资源委员会遣派,赴美国考察石油工业。是中国石油公司上海炼油厂建厂委员会委员,并任副主任委员。曾主持设计和建设了我国第一条输油管线和油库系列。指导我国第一条长输输油管线和输气管道穿越长江等大型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为开创我国输油、输气管线工程建设献出毕生的精力。1970年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教;1934年起,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于北京病逝。
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童第周、叶毓芬二人被誉为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2008年11月1日),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
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1999年国际编号354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
谈家桢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七十余年,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发现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20世纪5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他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
陈中伟(1929年1月1日—2004年3月23日),浙江宁波人,骨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54年陈中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并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1984年调入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骨科主任;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陈中伟长期从事骨科、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的实验研究、临床及教学工作。1963年,陈中伟首次为全断右手施行再植手术成功,开创再植外科;将显微外科技术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使断手指再植成功率由50%提高到90%。1973年,他为1例前臂屈肌严重缺血性挛缩病人施行带血神经游离胸大肌移位再植手术成功。1977年,他成功地进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及其他原因造成长段骨缺损;还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复合皮瓣移植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1996年,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手臂残端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研究”通过国家鉴定。1997年,他创用移植足拇再造手指控造的电子假手。据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网显示,陈中伟专著有《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等10本,发表论文130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
杨福家(1936年7月28日—2022年7月17日),祖籍浙江镇海,出生于上海 ,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建桥学院名誉院长。
1958年杨福家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担任复旦大学原子能系副主任;1963年至1965年担任丹麦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80年晋升为复旦大学物理学教授;1987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年至1999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1997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创会会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成为出任英国知名院校校长的第一名在籍中国人;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2022年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杨福家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在中国国内开创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
陆谷孙(1940年—2016年7月28日),祖籍浙江余姚,翻译家,英语文学研究专家。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外语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导。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陆谷孙主要从事英美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专于莎士比亚研究和英汉辞典编纂。主编《英汉大词典》,译有《幼狮》,撰有《逾越空间和时间的哈姆雷特》等论文40余篇。陆谷孙,曾多次应邀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担任主要口译,多次为上海市市长笔译讲演稿,并担任1990年赴中国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经济代表团首席翻译。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称号。1999年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由陆谷孙教授等人编写的《英汉大词典补编》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16年7月28日13时39分,陆谷孙先生在上海新华医院去世,享年76岁。
沈一贯(1531年—1615年),字肩吾,号蛟门,别号大圆居士,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朝大臣、诗人。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选庶吉士,参修《世宗实录》、《穆宗实录》。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历任翰林院编修、经筵日讲官、太子左中允、太子侍读、太子右谕德,迁吏部左侍郎、侍读学士、太子宾客。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迁南京礼部尚书、正史副总裁,迁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迁为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转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大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朝议“立储”,反对拥立朱常洵,力主册立朱常洛,集合浙籍京官组成“浙党”,竭力庇护楚王未曾谋反。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乙巳京察时,庇护党羽而触动公愤,告病退休。起为少师兼太子太保,再受弹劾,辞归家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去世,追赠太傅,谥文恭。著有《啄鸣集》、《易学》、《诗经注》、《叙嘉靖间倭入东南事》等。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南明儒将、诗人。
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朱以海,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李长祥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ào)岛(今浙江象山南)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于杭州遇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熊汝霖(?—1648年),字雨殷,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
崇祯四年进士,授福建同安知县,任内曾率兵渡海,在厦门击败荷兰殖民者。崇祯十四年升任户科给事中,时明王朝已近崩溃,朝政日益腐败。熊汝霖屡屡上书谏诤,猛烈抨击朝政。崇祯帝便借故将他降为福建按察司照磨——科举考试时验卷的小官员。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南明小朝廷再次起用熊汝霖,熊不计前嫌,愤然抗清。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后,1645年闰六月,熊汝霖联合孙嘉绩在余姚县城起兵反清,他认为“江面迎攻甚难,不如间道入内地为攻心策”,于是率领一千多人至海宁,招募兵员,万人响应,号称“熊军”。迎鲁王朱以海于绍兴,1645年因军功擢升兵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1648年被拥有重兵的郑彩所杀。康熙十九年,熊汝霖入祀余姚乡贤祠,春秋享祭。乾隆四十一年,清廷嘉其忠烈,赐谥忠节,入忠义祠供奉。
沈宸荃(1615年—1652年),字友荪,号彤庵,字友荪,号彤庵,浙江省宁波府慈谿县(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
九岁,应童子试,成为廪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十五岁登第三甲进士,授行人,历官福建。崇祯十五年(1642年)同考顺天乡试。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北京沦陷,崇祯皇帝自尽。明安宗立于南京,擢宸荃西道监察御史。在苏松兵备佥事任上,南京沦陷,安宗被俘,苏松所属各镇先后失守。沈宸荃同江上佥事冯元,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擢右佥都御史督师,进兵部左侍郎兼副都御史。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宸荃克复福州所属各县,欲挥师攻福州,遭郑彩阻。永历二年(1648年)进南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永历三年(1649年),清军克闽,宸荃迁师舟山。永历五年(1651年),清军集大兵分三路攻舟山,沈宸荃兵败。永历六年(1652年)正月初二,宸荃去福建途中,遭台风海难身亡。
康熙时清廷修《明史》,有人建议沈宸荃、张煌言不能以叛逆论,得康熙帝认可,遂将沈宸荃列传于明史。1776年,乾隆帝下江南,听闻前朝沈宸荃英雄事迹,亲临沈师桥寻访旧迹;乾隆帝遂追谥沈宸荃“忠节”。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欢迎网友们补充、建言献策~
丨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