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大特写:敬老院的78位老年人:云开日出,大家回家了,

大特写:敬老院的78位老年人:云开日出,大家回家了,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27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我把活着喜欢过了

◎田芳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织田信长曾说过“人生五十年”。时移事迁,织田信长一定想不到,现在日本人的寿命比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延长了将近一倍。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开资料,2017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7.26岁,男性平均寿命为81.09岁,日本人口的40%以上年龄将达到75岁以上。10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在2018年达到69785人,比前一年增加了2014人,自1971年开始有记录以来,持续48年刷新着过去的最高纪录。日本政府于2017年9月8日设立了“人生100年时代构想推进室”,由此日本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人生百年”时代。

生活在这个超高龄时代里的日本老人们现状如何?也许从最近网上爆红的银发川柳(即老年人川柳,川柳是日本传统幽默讽刺短诗)中能窥见一斑。这些川柳来自日本全国付费养老院协会自18年前起开始举办的川柳大赛,一首首调侃衰老、饶有趣味的川柳把平日所见所闻用五·七·五(5个假名、7个假名、5个假名)的形式自由表达出来。这些短小精悍的“金句”触及了银发族们的生活现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笑过后又会泪目。

五木宽之在他的著书《白秋期》里这样划分人生:青春,朱夏,白秋,玄冬。生命如四季交替,来来去去,没有单曲循环。伴随着高龄时代的到来,以前人们从未遇到过的各种难题也随之而来。日本的银发老者们正在用几分诙谐、几分无奈、几分心酸和几分勇气去试探着面对往后余生,正如他们挥笔写下银发川柳一样。

作家佐野洋子在她的随笔集里不无幽默地写道:“我在咖啡店边吃早餐边琢磨,在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初次的长寿社会中,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着怎样活的模式,就连吃什么样的早餐,也有待开发。”

退 而 不 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别这样

我只是睡个懒觉

不用摸我脉搏

(川柳作者:くずれ荘の管理人)

近期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日本2017年非正式员工数量高达2311万人,创下前所未有的纪录。从这项数据可以判断出日本银发族退休后继续工作的人数量在增多,这和政府推迟了年金的发放不无关系。

日本的年金分两种,一种是国民年金,法律规定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国民年金。每月向国民年金保险机构支付1.5万日元(约900元人民币),老后每月可领取5.5万日元的年金。第二种是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在日本公司就职的正式员工有义务交纳厚生年金,公务员则需加入共济年金。个体经营者和公司员工、公务员的配偶们,属于既无加入厚生、共济年金的义务,也不享受该年金制度保障的人群,但可以享有国民年金。

由于第二种年金的发放推迟到了65岁,最新政策是70岁领取(拿年金的年龄越晚,得到的年金数额越多),于是许多60岁退休的银发族过上了退而不休的生活:他们可以接受工资减到以前工资的三分之一的条件重回公司工作,也可以打工度过从退休到领取年金的5年收入空白期。

出租车司机、机场疏导员、大楼警卫员、超市收银员、便利店店员等各行各业都活跃着银发老者,他们把自己收拾干净,穿戴整齐,个个儿虔敬认真,不苟言笑。很多高龄就职者不全是为钱而来,有为交友的,也有为出来透气的,还有习惯了上班的作息时间,在家呆不住的。

老相识伊古田女士在一所国立高中当校长兼教语文,退休后不甘清闲,自学考取了日语教师资格(在语言学校教日语必须有此资格),进了一家日语学校教日语,一周三天的课,备课和改作业都很辛苦。开始我以为她为了收入,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家境不错,年金金额也很高。“站了一辈子讲台,离不开。再说,学生们都很可爱啊,”她总是微笑着对我说。对于她,这一笑,好像所有的辛苦都抵消了似的。

另外一个朋友佐藤女士,现在在海关工作,下个月就要退休了。问她将来的打算,她说特别想重回学校学习,但是新的工作已经找到,还是工作优先,学习的事慢慢找机会。她丈夫比她早一步退休,利用自家一户建的楼下空间开了一家咖啡店,问佐藤为什么不去搭把手,她秒答说,不想和丈夫一起干活儿,呆在一起会腻啊。语气里有一种独立女性的自豪,真好。

熟 年 离 婚

——元气奶奶的断舍离

开始了断舍离的妻子

把目光投向了我

(川柳作者:石泽幸弘)

在日本,你会发现到处是元气满满的老太太。特别是上下班高峰以外的时间段,在咖啡店、商场、电车里,往往会和人数不等的老太太群体相遇。她们的特点是:浓妆、嗓门大、着衣鲜艳、首饰配备齐全、爱用名牌包包、扎堆、聊天儿内容充满生活气息,一旦开口便滔滔不绝。这样的群体里鲜有老头儿,老头儿基本上沉默寡言、十之六七喜穿优衣库、登运动鞋、形单影只、表情有几分落寞。

是的,日本银发族世代里有点儿阴盛阳衰。当银发族还是黑发族的时候,男人得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早出晚归,奔波在公司、客户、应酬会之间。清晨,妻子在做好大人孩子中午的便当、目送丈夫出勤后,转身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家务,拖地板、洗衣、购物、做饭。而丈夫下班后疲惫不堪,无暇顾及琐事,伺候丈夫吃饭、端茶倒水当然还是女人的工作。日语有个词叫单身赴任,就是公司随时会派遣职员去外地或外国工作,一走基本上是三年,而这三年中除了回来探亲以外,一般不和家眷生活在一起,照顾家庭和养儿育女的担子自然就落到妻子身上。人们给这种无论丈夫在不在身边,都是女人照顾孩子的现象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丧偶式育儿。

当丈夫干到退休年龄,儿女考上大学搬出老屋,每日辛苦操劳的主妇们突然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她们发现房间里少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却多了一个24小时都会在家里指手画脚的男人。年轻时起就缺乏交流的两个人,在晚年更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共处一个屋檐下,日子显得格外漫长。于是,选择在丈夫退休之后提出离婚的主妇多起来了,她们渴望拥有不再绕着厨房转的第二人生。这就是日本风行已久的熟年离婚。

如果结婚20年以上的离婚作为熟年离婚的话,据厚生劳动省统计,2017年共有216805对夫妇离婚,其中17%为熟年离婚。有律师事务所列出熟年离婚的12个理由,除了上述不愿和退休丈夫天天相守以外,另一要因源于2007年年金制度的修订。修订前,职业主妇们老后的年金是每月66000日元(约4000人民币),离婚后的生活费用捉襟见肘。而修订后,主妇们在离婚时可以将丈夫的厚生年金分走一半儿,即使离婚,经济上也无后顾之忧,这无疑给“积怨”已深的主妇们喂了一颗定心丸。退休后怕被妻子下一纸休书的丈夫们在家里的地位直接低到了尘埃里,元气奶奶们解下围裙,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去高级法国餐厅里吃罢豪华套餐,再到优雅的咖啡店消磨半个时辰,心清气爽,啊哈,守得云开见月明呀。

忘了谁说过,牙签这个词的日语汉字写作“妻用事”,意为“老婆,有事让你做”,不敢妄自推断是否有贬低女性的意思,但看到银发族里的元气奶奶们,这个词改成“夫用事”的日子怕是为时不远了吧。

高 龄 独 居

——隔着“味噌不会凉的距离”

保持最后的尊严

饭做好了

这是今天唯一的对话

来自电饭煲

(川柳作者:桑原真子)

日本内阁府在2016年12月面向全国独居高龄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有效回答数为1480人,男女比例1比2,年龄65-80岁),其中76.3%的独居者“愿意和现在一样一个人生活”,对独居生活有一定的满足感,希望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一直持续独居的想法在这些老人里占主流。

随着日本社会结构的改变,只有两代同住的核家族(只由夫妇和未婚子女构成的小家庭)急速增长,“樱桃小丸子”的三代同堂式家庭结构日渐式微。从日本俗语“味噌不会凉的距离”可以知道,在日本人心中比较理想的家庭模式是夫妇带孩子住,老人单住,但两家的距离别太远,最好在把刚出锅的饭菜端过去也不会凉的范围内,也就是5分钟左右。按日本房地产公司估算的走路1分钟约80米的话,应该是相距400米左右,互不相扰,有事又能马上到现场。

虽然现实中很多高龄者和孩子住的距离会让“味噌汤变凉”,但宁肯独住,也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的老人居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养老设施的增多,也让高龄者越独越勇,越独越潇洒,非但不帮下一辈看孩子,而且还各种“玩物丧志”,把爱好摆到生活的首位。今年103岁的笹本恒子71岁回归工作,96岁失恋,次年出版《好奇心旺盛的女孩今年97岁》,100岁获最佳着装奖,爱生活爱打扮爱吃肉爱喝酒的她在丧偶后一直独居。

画了畅销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的作家佐野洋子晚年罹患癌症,在北轻井泽度过了五年的山居岁月。虽然记忆力逐渐衰退,病痛缠身,友人过世的消息偶尔还会传来,但她始终是幽默诙谐,豁达开朗的。她在《没有神也没有佛》一书中这样写:“我们老了,也更接近死亡了,今后还要活下去就表示,周遭的人会像这样和我们永别。老,就是如此落寞的事,一个月前我还拍打着地板放声大哭,但现在我却看着电视里的愚蠢节目放声大笑。一边想着活着真是残酷的事,一边继续放声大笑。”

佐野洋子的前夫是今年85岁的日本国民诗人、《二十亿光年的孤独》的作者谷川俊太郎,他也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把活着喜欢过了……我把悲伤喜欢过了……我把欢笑喜欢过了……我把等待也喜欢过了……”喜欢过等待的人,无疑也喜欢过孤独吧。他在杂志访谈中说:“因为我和人的交往停留在很浅的程度,所以能够欣赏他们。”言外之意是距离产生美。很多独居老人,不论是和家人,还是和亲朋好友,始终保持了一线不添麻烦的距离,在选择独居和被家人照顾之间,隔着老人最后的尊严。

高龄者独居的另一面,是日本无缘社会(无血缘——没有家人、无地缘——没有邻里关系、无缘死——死了无人管)的阴影。介护难民、无家可归者、生活贫困、生前无人探问,死后无人祭拜,有关这样老人的报道也在日益增加中。据2016年厚生劳动省发表的《厚生劳动白皮书》显示,在日本男性中50岁前零婚姻的比例是22.8%。根据预测,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飙升至29%。少子高龄,年金发放的推迟和金额的不确定性,使很多中年人谈老色变,在未来的日本社会中,如何应对急速增长的老人群体,做到让人心安理得地老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迎 接 终 活

——早早料理后事

不给后人添麻烦

拍了遗像

说我笑过头了

不让用

(川柳作者:神谷泉)

日语里有找结婚对象的“婚活”,还有就职活动的“就活”,2012年起,又多了一个“终活”,它的意思指人们正视死亡,为了临终而做的规划活动,把自己百年后的事提前安排稳妥,不给孩子或亲戚朋友添麻烦。比如从内行那里讨教如何写遗嘱、处理身外物、设想葬礼形式和购买墓地等。

“终活”都有什么内容呢?曾在2018年出版过《夫妇终活》一书的演员中尾彬(77岁,没有孩子)是这样进行终活的:

1.留下东京的居所,把位于千叶县木更津的工作室和冲绳的别墅处理掉。

2.买墓地,立墓碑,并根据周围人的建议修改墓碑形状。

3.写出遗产清单,注明哪件东西留给谁。

4.把相册里的一万张照片按年代挑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照的各一张,其余处理掉。

5.厨房用品留下最必需的。

6.请神田古书店的营业员到家里,把书分门别类清理后运走。

“不能给别人添麻烦”这一理念,融入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渗透到“终活”里:把自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整理干净,给后人留下纯粹的怀念,而不给后人留下一丁点的麻烦。

周刊志《文艺春秋》这个春天专门为“终活”做了几期特辑,请来专家解答有关“终活”的问题。老人家们关心的问题摘选几条如下:

77岁男:家里120厘米的水槽里养着一只乌龟,毫无疑问会比我长寿,水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我该怎么处理它?

63岁男:我想知道多年不弹的钢琴怎么处理及处理费用。

66岁男:当公司职员时留下的大量文件,怎样才能安全扔掉?

75岁女:电脑和手机怎么处理?

81岁男:想“终活”,但年岁不饶人,老伴儿先我而去,无儿无女。想到我死后会给别人添麻烦,有点儿抑郁了。

65岁女:想拜托生前整理公司来帮着清理,市价是多少呢?

还有81岁老奶奶这样说:“活了81年,想整理这一生真的不容易。但从小父母就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我一定自己动手。大概会整理得非常利落吧。”

生前整理协会的代表理事渡部亚矢对“终活”这样给出建议:

1.60岁时开始物品分类,把东西按重要、暂时保存、准备处理三类分开,暂时保管的物品若半年以上没有使用过即可进行处理。另外戒掉囤积物品的习惯。

2.70岁时开始对衣类进行处理、不再驾驶并卖掉汽车、高价的东西请博物馆或美术馆收藏。

3.80岁时写好遗书或终点笔记(笔记中写清楚遗产分配,各种资产负债情况,在不测时希望家人和谁取得联系,家人或医护人员可遵照本人意愿安排或放弃延命治疗等)、确保一间六个榻榻米大的空房以备介护时使用、在纸上写出手机密码和印章一起保存(死后家人可以迅速和手机通讯录里的友人取得联系)。

“终活”业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多旅行社还推出了终活旅行,带老人们去墓地、骨灰安置室参观,拍摄遗像,甚至还有入棺、海葬的现场体验。

我的恩师、已故的中山时子女士,一生致力于中文教学,曾把满汉全席通过NHK电视台介绍给日本观众,在世时组织老舍、红楼梦研究会,免费开设汉语教学班,是一个无比热爱中国文化的日本著名汉学家。她在去世之前开始了“终活”,看着她愚公移山,把海量藏书分类清理出来,捐献给了图书馆。最后几年她不再花钱添置东西,特别是衣服。有一次,她对我说,不要的衣服别扔,拿来给我穿(那时我正借着搬家断舍离),我以为她在开玩笑,顺嘴应了一声。未曾想,再去拜访她老人家的时候,劈头第一句话就是:“衣服带来了吗?”这么大腕的学者竟然“捡剩”,真让我诚惶诚恐了。

她在2016年1月22日离世,那个新年,她穿的就是我淘汰不穿的一件半旧开衫毛衣。遗像是她事先选好的心仪之照,照片中的她大概刚刚人到中年,穿着一件蓝色中国旗袍,笑得很灿烂。

“终活”,就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把一生的羁绊逐一解开,把爱留给心心念念的人。也许,“终活”是想告诉后来者,生命如何结束永远比生命怎样开始更重要。庄严地迎接死亡,是了却心愿,更是对自己一生的礼赞。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