篯铿
篯铿(公元前2250-公元前2105年)就是彭祖,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人,生于帝尧二十三年农历三月初三,死于帝禹二十年农历六月十二,享年145岁。为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后世便尊称其为彭祖。是颛顼的六世孙、黄帝的九世孙。篯铿继承父亲陆终的氏族部落长职务后,注重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形成强大的篯氏部落。帝尧四十八年(公元前2225年),尧封篯铿居彭城,为大彭国。帝禹元年(公元前2124年),禹登帝位,时篯铿已126岁,但仍不觉得其衰老,并能主持和参加部落内的各种活动。
野史有云,他进献雉羹给尧,尧便把彭城封给他,所以后世称他为彭祖,舜的时候,他从师尹寿子,学得真道,遂隐居武夷山。也有说他向天帝进献稚羹,天帝高兴了便赐他长生。
篯铿,是彭姓、钱姓、韦姓族人共同的祖先,今人曰之“彭祖”,即大彭氏国始祖,因受封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建立大彭氏国而被后人尊称为彭祖。庄子《逍遥游》有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所说的彭祖即篯铿。
篯铿是颛顼的玄孙(黄帝的第八代孙)。篯铿这个氏族是上古时代一个有代表性的著名长寿家族。
钱让
东汉征东大将军
钱让(89-151),字德高,东汉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此幅画像取自清代嘉庆年间修《吴越钱氏宗谱》。为汉代官吏。阳嘉初举孝廉。历仕历阳、章安县令、黄门选部侍郎、广陵太守、征东大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封富春侯。
谱载:钱让,即钱逊,字德高。钱冲子,即下邳乌程长钱林七世孙,是为江东一代祖。公雅貌殊众,重瞳美髯,语含钟声,手垂逾膝。博学豪迈,豁达善谋。初从东郡都督,及汉察孝廉,除历阳、章安二县长。时吴郡薛府君固为执法所枉,徵诣廷尉。公因岁朝贺,大呼称固之冤。汉顺帝刘保命虎贲羽林剑戟夹其两腋,左右弯弓向身,问所言枉状,而公直言其由,神色不变。天子即原固罪。公卿大夫,莫不叹息。太尉赵峻辟公为西掾,迁黄门选部侍郎。时九江猾寇周生范容作乱,荡覆淮泗徐扬。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有诏以公忠诚亮直,必能盖节,拜广陵太守、征东大将军持节、都督江左六州诸军事,后出任徐、兖二州刺史。公沈谋内张,羽翼外舒。行阵才接,凶徒瓦解。斩贼帅徐凤、谢安等於阵,范容周生,相缚款首。於是汉桓帝刘志旌其成功,封富春侯,食邑五千户,佩以金紫。嘉平元年(公元151年)三月十六日薨,春秋六十有三,谥曰哀。夫人东海徐氏,生三子,曰承曰京曰晟。後娶夫人安定皇甫氏,生一子。葬长兴县平望乡西北梓山。奉朝命绘公遗像於郡祠。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
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钱起,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钱起长于五言,词彩清丽,音律和谐。因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对此,钱起很不满意,傲然说道:“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但是,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钱起诗作的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音律谐婉,时有佳句。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少数作品感时伤乱,同情农民疾苦。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有《钱考功集》,集中五绝《江行无题一百首》及若干篇章,为其曾孙钱珝所作。
钱镠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 ,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 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钱镠生于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现称功臣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而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
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对图谶、纬书也有所涉猎,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在泰州如皋贩盐时为当地架桥:“时皋邑之盐上而丰,(钱)留遂至,由挑(铁扁担)而贩….运天目山之竹,架邑中盐河之上,缓涉河之不便……(即早期的钱家桥)”。
钱惟演
钱惟演(977年-1034年9月3日),字希圣,杭州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外戚、文学家,秦国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
自幼好学,随父归宋,历任右屯卫将军、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直秘阁、吏部司封郎中、知制诰、给事中、知审官院,预修《册府元龟》,历任司封郎中、知制诰、给事中、知审官院。 大中祥符年间,历任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知贡举、给事中、枢密副使、太子宾客、工部尚书。 宋仁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依附于奸相丁谓,参与排挤寇准,将妹妹嫁给了国舅刘美,外任镇国军使、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许州通判、同平章事、武胜军节度使、河南府通判、泰宁军节度使、 景灵宫使,支持庄献太后、庄懿太后并配真宗庙室,累任崇信军节度使,返回河南。景祐元年(1034年9月3日),钱惟演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获赠侍中,谥号为“思”,累赠太师、中书令、英国公,改谥“文僖”。
钱惟演博学能文,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为“西昆体”骨干诗人,喜欢招徕文士,奖掖后进,对欧阳修、梅尧臣等人颇有提携之恩。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博学能文
钱惟演为吴越王钱俶第七子。他自少好学,曾赋《远出》诗,有“高为天一柱,秀作海山峰”句。年幼时充任牙门将。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随钱俶降宋,被授为右屯卫将军,曾任右神武军将军。
钱惟演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应试学士院时,以笏起草诏令,挥笔而成,深得宋真宗赞赏。
钱遹
钱遹(1050—1121),字德循,浦江通化迪塘(今属兰溪)人。他这个尚书,为百姓造桥筑湖,浦江、兰溪一带的“通化三湖”就是他来完成修建的。北宋元符元年(1098~1100),工部尚书钱遹还在浦江县城之南浦阳江上兴建一座石桥,名大南桥,为两地百姓留下了世代传颂的事迹。
钱遹(yù),北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历任洪、信、常、真等州地方官,兴利除害,严正不阿。每遇疑狱,敢与上司严辞争辩,定要求个水落石出才罢休。原越州州吏阿承太守旨意,延宕案件,从中渔利,积案常至数百件。钱遹任越州通判仅数日,疑狱判断一空。不久升任太守,奸吏敛迹。升校书郎,擢殿中侍御史。继出为提举湖北常平。崇宁元年(1102),为都官员外郎,上书弹劾曾布“援元祐奸党,挤绍圣忠贤”,升任侍御史,两月后进御史中丞;又上书论元符末年大臣乞复孟后而废刘后之事不当,均获奏准。二年,升工部尚书兼侍读。被劾出知滁、宣、秀、越等州。久之,复工部尚书,改述古殿直学士。大观四年(1110)升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家居10余年,倡导修建东湖塘、椒湖塘和西湖塘,可溉田15里。宣和三年(1121),因避乱至兰溪,被方腊义军所杀。诏赠大中大夫。平生博通众学,晚年尤精于历算。
钱乙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3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
钱乙,字仲阳。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
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氏专业儿科四十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1114年,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理论、医案和验方加以整理,编成了《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钱乙是北宋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六味地黄丸为补阴代表方,原名地黄圆(丸),最早见于北宋钱乙之《小儿药证直诀》。
钱选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诗,善书画。画学极杂:山水师从赵令穰;人物师从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他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
1239年生,1301年逝世,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初与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等称为“吴兴八俊”。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花鸟画家。钱选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家有习懒斋。
钱选,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元初吴兴有八俊之号,以孟頫被芦登朝,诸化皆相附取宦达,独(钱)选龃龉不合,流连诗画以终其身。山水师赵令穰,人物师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尤善作折枝,其得意者赋诗其上。性嗜酒,酒不醉不能画,然绝醉亦不可画。惟将醉醺醺然心手调和时,是其画趣,画成亦不暇计较,往往为好事者持去。今人有图记精明,又旁附缪诗猥札者,盖赝本,非亲作,设亲人亦非和意笔也。工临仿,尝借人白鹰图,夜临摹装池,翌日以临本归之,主人弗觉。湖之人经选指授,类皆以能画称。赵孟頫早岁尝从之问画法。(钱)选多写人物、花鸟,故所图山水当世罕传。小楷亦有法,但未能脱去宋季衰蹇之气。善摹印,有《钱氏印谱》。上海博物馆藏有《蹴鞠图》。钱选与赵孟頫同乡并同享盛名。与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有诗文集,现早已散失,《元诗选二集》中收存有他的诗20余首,流存下来,名为《习懒斋稿》。
孝庄钱皇后
钱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皇后)一般指孝庄钱皇后
孝庄睿皇后钱氏(1426年-1468年),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中府都督同知钱贵之女。
正统七年(1442年),得到张太后青睐,册立为皇后,没有生下子女。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钱皇后耗尽资财,日夜哭泣,导致腿部和眼睛受损。明代宗即位后,尊为太上皇后。英宗回归北京后,一起幽禁于南宫,彼此相依为命。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策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重新册封钱皇后。明宪宗即位后,作为嫡母,尊号为慈懿皇太后。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病逝,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陪葬于裕陵。
钱氏出身明朝的靖难功臣世家。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成祖忠心耿耿。祖父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多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直到女儿被选为皇后,钱贵才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
钱福
钱福(1461—1504)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之后。
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其著作的《明日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集》。
钱福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自幼天资聪敏,才思 <1> 过人,七岁即能作文。少年时即为名秀才,与同县顾清、沈悦齐名,人称“三杰”。曾游小赤壁,对客放歌:“六丁拔出天地骨,一柱镇压东江东。”那时的人都认为这是奇句。
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
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名及第(状元),廷对策三千余言,词理精当,不用草稿。任职翰林院修撰,更致力于诗文,雄视当世;才高气奇,数千言立就,词锋所向,无人可与抗衡。又工八股文,王夫之称与王鏊齐名,曰“钱王两大家”。性坦率,喜饮酒,每饮至醉,往往言语伤人,因而不为同列所喜,致招谤议。
弘治六年(1493)任会试同考。后即托病告归,不再出仕。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去世,终年四十四岁。
钱泮
钱泮(pàn)(1493-1555)明代官吏。字鸣声,一字鸣教,号云江,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曾任侯官、慈溪知县,刑部主事,员外郎中,顺庆(今四川南充市)知府,后升云江陕西副使,备兵汉中。在汉中任职期间,遇到灾荒,便开仓赈饥,救扶百姓。任江西参政时,父丧,遂回河阳守孝。
时倭寇屡犯,百姓深受其苦。钱泮遂组织族人及村中青壮年,操练武艺,自发抗倭。常熟县令王鈇,时常来河阳,和钱泮把酒谈兵。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从苏州劫夺关税巨万,抢夺民船载之,企图从尚湖进让塘入海。王鈇从常熟率军追赶。钱泮忿倭,燃其父柩,力赞鈇战。用数十小船,从水路追至让塘,不幸中伏。钱泮身中数枪,仍坚持战斗,杀寇3人,壮烈牺牲。王鈇力战身亡。百姓为之建祠纪念。与钱泮一起牺牲的有钱铸、钱班、钱锡及徐詧、宋涛等人。文徵明为钱泮做墓志铭。
钱德洪 (明代思想家)
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字洪甫,因避先世讳,以字行。号绪山。尝读《易》于灵绪山中,人称绪山先生。明朝中后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浙江余姚(现由宁波市代管)人。王阳明的学生,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于同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龙溪齐名。
早年以授徒为业。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省亲归姚,德洪率侄子门生74人迎请于中天阁,拜王阳明为师,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於同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龙溪齐名。 请授“良知”之学,四方知,来学者甚众,德洪成为王阳明的主要教学助手,王阳明奉旨出征广西,德洪主持中天阁讲席,人称为“王学教授师”。嘉靖十一年 (1532年)中进士后,在京任职,二十年,因抗旨入狱,在狱中仍学《易》不辍。出狱后,于苏、浙、皖、赣、粤各地讲学,传播阳明学说,培养了大批王学中坚。年70,始家居著述。79岁病逝。
德洪为学注重“为善去恶”的修炼功夫,对“天泉四句教”有独到见解。
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后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钱谦益的评价富于争议,尤其是降清、仕清之举成为其道德症结,清乾隆帝将之视作失节者,删禁其著作;但也有学者指出,入清后钱谦益仍多次私下策反降清武将、暗中资助郑成功反清等等。若就文学地位而言,则钱谦益仍应得到肯定。
钱一本
钱一本(1546年-1617年),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字国端 ,号启新,明朝学者,武进人。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庐陵知县,征授御史。入台即发原任江西巡按祝大舟贪墨状,大舟至遣戍。已,请从祀曹端、陈真晟、罗伦、罗洪先于文庙。出自广西。万历十一年进士,任庐陵知县,授福建道御史,曾劾江西巡按祝大舟,又劾张居正假圣旨以塞言路,因上《论相》《建储》二疏论政弊,触怒神宗,被削职为民。归筑经正堂,潜心六经及濂洛诸书,尤精于《易》,学者称启新先生。其学忌谈本体,以工夫为主。与顾宪成为东林书院讲席,为“东林八君子”之一。天启初追赠太仆寺卿。著有《像象管见》九卷、《像抄》六卷、《续像抄》二卷、《四圣一心录》六卷、《范衍》及《遯世编》等。
钱世桢
钱世桢;性别:男,字士孙,号三持,出生于1561年 ,明代嘉定县东钱宅人(今属上海宝山区罗店镇),明朝名将。1582年由诸生改武举,1589年武进士及第,后授苏州卫前所镇抚,升浙江运粮把总,二十年朝鲜有事以文武能臣随征,浙江坐营游击二十二年防倭海上,历任江南金山、常镇参将。约1642年 嘉定粮荒,世桢逝世离开人间。
钱世桢(祯)(约1561~约1642)字士孙,号三持,明代嘉定县东钱宅人(今属上海宝山区罗店镇)。世桢文武才,为文操笔立就。七八岁能骑马上高坡,与材官、武士习击刺进退之法,尤好盘马射箭。与同里名流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及孙履和、履正兄弟交,年轻时同畅游钱塘、北至燕云较射,虽降虏、贱仆不计,每起必先较弓而后他事。
明朝万历年间中武进士。历任蓟镇参将、苏州卫镇抚、浙江总运、东征游击等职。时有徐光启对其的评价见《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臣看得天津署游击事钱世桢、京营参将王光有熟谙兵机,经历世务,驱之行阵,不在虓阚搏之科;俾以训齐,实有驾轻就熟之用。”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朝鲜遭倭寇侵犯,向明朝廷告急求援,世桢被荐授为东征游击,见:统领山东秋班经略标下御倭防海游击将军 钱世祯 领马兵一千名(李光涛《朝鲜壬辰倭祸史料》第一册二,页9),兵进鸭绿江驻屯义洲。
1593年,随提督李如松率部攻下平壤,北过大同江,席卷22个州,追倭至开城,斩1员倭将,立下大功。但当李如松问他所斩倭将姓名时,不能答,因此功劳被埋没,仅任浙江游击,后升冀州参将,世桢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战场上骁勇善战,舍己报国, 後因触犯上司被罢官,年八十余卒于家,葬于家乡。平生著《东征实纪》(东征纪略)、《射评》(唐时升,侯黄两忠节并序)。
钱肃乐
钱肃乐(1606-1648),明末官员、抗清英雄。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汉族,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崇祯十年进士,历官太仓知州、刑部员外郎,寻以忧归,清兵下杭州,倡议起兵,应者数万人,遣使请鲁王监国,任右佥都御史、进东阁大学士,卒于舟中。有《正气堂集》。
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授太仓知州,严惩豪奴黠吏,考绩列江南第一,迁刑部员外郎。
弘光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闰六月,清兵入浙,宁波府官员欲降。鄞县贡生董志宁首倡谋义,聚诸生于学宫,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火鼎)、毛聚奎和之,遍谒诸乡老而莫敢应,即所云“六狂生”。肃乐至城,遂定谋发使,于闰六月十二日集绅士于府城隍庙,百姓聚观者数千人,欢声动地。有布衣戴尔惠者大呼日:“何不竟奉钱公起事!”观者齐应,遂拥入巡按署中领导抗清,遣张煌言赴台州,请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七月会师西兴,鲁王授以太仆寺少卿、右佥都御史,驻守萧山瓜沥。后因兵饷无继,马士英、阮大铖等复相倾轧,江防兵败。
监国鲁元年(隆武二年,1646年),领兵出走温州,旋入翁洲(今定海)。时唐王立闽中,遣使召他,即由海道赴闽。不久浙、闽皆破,鲁王浮海。他偕诸弟辗转至福清、文石间。次年朝鲁王于福建琅江,授兵部尚书,兵复振,连下兴化、福清、连江、长乐、罗源等30余城。时郑彩专权,沉大学士熊汝霖、义兴侯郑遵谦于海,他睹此忧忿交加。
监国鲁三年(永历二年,1648年),连江失守,病中闻败讯以头触枕,但求速死,未几卒于琅江,安葬于福建省福清县的黄蘖山麓,大明监国鲁王政权赐太保,谥忠介。
钱陈群
钱陈群(1686─1774年),字主敬,号香树,又号集斋、柘南居士,浙江嘉兴人,祖籍浙江海盐,清朝重要大臣。
清康熙六十年(1721)中进士,雍正、乾隆时久直南书房,充经筵讲官,官至刑部侍郎、加尚书衔。卒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端。
钱陈群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又曾任经筵讲官,特得乾隆帝尊宠,倚为元老儒臣,称为故人。钱陈群病老归乡之后,还常寄诗相与唱和,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
钱载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
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著有《石斋诗文集》。诗宗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为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
钱大昕 (清代乾嘉学派大师)
钱大昕(1728年2月16日—1804年11月2日),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江苏太仓州嘉定县望仙桥河东宅(今属上海市嘉定区望新乡)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
钱大昕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向乾隆帝献赋被提督学政庄有恭选为一等。后在召试中被评为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学习行走。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月,中进士,经御试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其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馆纂修官、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期间还出任过会试同考官及山东、湖南、浙江、河南等地乡试考官。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父丧归里,从此引疾不仕。归田三十年,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二千余人。嘉庆九年(1804年),于苏州紫阳书院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钱大昕是18世纪中国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其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其治学范围广博精深,在史学、经学、小学、算学、校勘学及金石学等学术领域,均有建树和创见。有《十驾斋养新录》,后世以之与顾炎武《日知录》并称。一生著述甚富,后世辑为《潜研堂丛书》刊行。
钱沣
钱沣(1740年4月26日—1795年10月30日),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书法逼近平原,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有《南园集》。
钱沣幼时家境贫寒,偶然得到些残篇断简,便熟读深思,曾入昆明五华书院学习,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湖南学政、通政司副使、江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工楷书,学颜真卿,又参以欧阳询、褚遂良,笔力雄强,气格宏大,行书参米南宫笔意,峻拔多恣。后之学颜者,往往以他为宗,如清末翁同龢、近代谭延闿、谭泽闿兄弟等都是学钱沣而卓然成家者。钱沣又擅画马,神俊形肖,世争宝之。其诗文苍郁劲厚,正气盈然,著有《南园先生遗集》。
钱坫
钱坫
洪亮吉《北江诗话》说:钱坫工篆书,然自负不凡,尝刻一石章曰:“斯、冰之后,直至小生。”《喜晴诗轴》,纸本墨迹,篆书。凡7行,共66字。天津艺术博物馆藏。钱坫在篆书发展史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直到邓石如出现,才把篆书推向高潮,使之成为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篆书诗轴,其势开阔舒展,线条淳厚,富有弹性。钱坫此作品循规蹈矩,秀美雅致。其章法,与他所书的篆书不尽相同,章法密不透风,无行距、字距,这在清代和其他时代篆书中不甚多见。其结体又较整饬,下了不少功夫。他对于篆书下的功夫比孙星衍、洪亮吉更深。他从古铜器铭文中吸取了一些古朴苍厚的气味,故他的篆书颇有新意。通篇观之,气韵满而不塞,富有变化。
钱泳
钱泳(1759年2月25日——1844年10月11日) ,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诗词、篆、隶,精镌碑版,善于书画,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有缩临小汉碑,集各种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后扬州江人骥,得其残石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两,嵌之杭州诂经精舍之壁。惟诸碑中讹字甚多,泳未能一一正之。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卒年八十六(虚岁)。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