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区盘福路朱紫街87号,原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古老大屋,它的主人正是鼎鼎大名的国画大师、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过去这里曾是他授徒讲学之所,如今成为了高剑父纪念馆。
这里平时都会举办岭南画派画家的展览,许多来往参观的人带着崇敬的心情,一幅幅认真的欣赏着画家们留下的笔墨。
曲线救国——让艺术为时代服务
1879年,高剑父出生于珠江边的小村镇,番禺南村员岗乡。家中的祖父高瑞彩,父亲高保样均擅医学、武术,亦能书画。而谁也没有想到,改变岭南画坛的两个关键人物就是兄弟六人中,排行四,五的兄弟高剑父、高奇峰。
1906年,高剑父在师兄伍德彝等人的资助下,东赴日本留学,第二年他将深受其艺术主张影响的弟弟高奇峰一起带往日本学习。
在留学期间,他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后来又受孙中山的委托,回到广州,创办了广东同盟会。以艺术掩护自己的身份,以艺术为革命筹措资金的方式,开始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二人意识到要改变一个民族命运,一定要改变全民的审美, 他们开始摸索一条艺术救国的道路。
兄弟二人与陈树人在上海创办审美书馆,并主编《真相画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唤醒人的觉悟。这也是岭南画派的理念和其他画派的不同之处——突出现实关怀。
1923年,高剑父在广州创办了名震全国的春睡画院。1929年其弟高奇峰也在广州二沙岛自建“天风楼”收授弟子。这便是新国画运动的发源地。也是广州早期新型的私办美术教育机构。
开宗立派——岭南画派三大师各不同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简称二高一陈,当时也称岭南三杰。高剑父是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在当时,广州能够以岭南画派,在画坛成为三足鼎立的一足,跟高剑父的关系非常大。
作为岭南画派的奠基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将东洋画中对于环境的渲染、意境的表达连同技法的创新结合在中国画的改造中,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以来较为稳定的风格。
岭南画派是一个艺术思想一致的画派,而不是绘画题材相同,艺术风格整齐划一的小群体,它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三人的题材、画风就各不相同,特别是后期,二高的差别也日益明显。
高剑父的山水气势磅礴,于秀逸中见刚劲。所作朝阳夕照、风雨晦暝、烟霞云雾之景,生动再现了南国山川的秀丽多姿。而他的弟弟高奇峰的作品雄深俊秀,特长渲染赋彩,创“泼色”之法。
责无旁贷——后半生全心扎根美术教育
1933年,高奇峰在上海病逝,民国政府对他进行了国葬。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亲自为他的墓碑题写了画圣高奇峰之墓,称他为画圣。
高奇峰在艺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英年早逝,这是岭南画派的巨大损失,更是高剑父难以承受的巨痛,岭南画派的传授就落在高剑父一人肩上。
正当高剑父艺术事业蒸蒸日上,新国画的理念渐深入人心,岭南画派的影响日益扩大时。 全面抗战爆发了,日军铁蹄长驱直入,战机和炮火不断的轰炸城市、收容所、图书馆、大学等文化机关。他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侵略者的暴行,创作了《东战场烈焰》。
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春睡画院的旧址遭到了破坏,高剑父带领学生前往澳门,继续主持“春睡画院”,并组织师生举办抗战画展。1946 年返回广州,创办南中美术院。
可以说高剑父的后半生都是扎根在美术教育中,并与其弟子黎雄才、关山月、杨之光等中国绘画的大家一起培养岭南画派人才。
大学者季羡林先生曾说:“在近代中国,在各方面真具有创新精神者,实以粤人能领袖群伦,岭南画派至今誉满寰宇,此非羡林一人私言,乃天下之万言也。”
作为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一直坚持“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思想,用画笔打破中国画以往的格局。他们一直在推广艺术革新、艺术救国、艺术要为时代服务的主张。他们不仅是一代名师,更是中国美术改革的启蒙人和一代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