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的前面是占了重要地位的人物之一。甚至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被推举为盟主。这足以见得在群雄逐鹿的年代袁绍的江湖地位。可就是这样一位前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为什么被当时名气与地位都不如他的曹操打败呢?
三国志中记载,袁绍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人。高祖父袁安,任汉司徒。自袁安以下四代人都居三公之位,从此名声大震。袁绍外貌英俊威严,能够礼贤下士,因此很多士人都跟随他。这里提一句曹操与袁绍少年时代就有交往,也算是老熟人呢。这里可以看出,袁绍的起点要比好多诸侯都高很多,因为家世卓越,自己又礼贤下士,当时有很多人才追随他。可惜起点高,并不一定笑到最后。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袁绍失败的原因。我就算关公门前耍大刀来浅浅的分析一下,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加以指正与补充。
第一点呢,袁绍手下虽然人才众多,袁绍却并不能够真正地听人劝谏。不能够采纳良策以致于错失很多机会。当初汉献帝在河东郡的时候,袁绍曾经派郭图为使者去朝见汉献帝,郭图回来以后劝袁绍把汉献帝迎接到邺城,袁绍没有采纳其建议。而汉献帝被曹操迎接到许县,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大家都知道的。第二次好机会呢就是田丰曾建议袁绍在曹操攻打刘备的时候,趁其后方空虚,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但是袁绍呢因为儿子有病,就拒绝了田丰。这也可以看出袁绍实际上还是有一点妇人之仁的。虽然说刘备在逃跑的时候三番两次的丢了妻儿,但也证明其心志坚定。结局当然是刘备成了三足鼎立其一,袁绍则痛失好局。
第二点,袁绍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任人唯贤,使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官渡大战的时候袁绍手里是握着多张王牌,可谓是文臣武将应有尽有。文有田丰,荀谌,许攸,沮授。武有颜良,文丑。就这样的开局还被曹操打败,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了,最终愤恨而终。从使用颜良,文丑这两名武将的身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手底下人的优缺点。
三国志中记载,袁绍进军到黎阳县,派颜良到白马攻打刘延。这时候沮授又来劝谏来了。说颜良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其人心胸狭窄,性情急躁不能独挡一面。当然袁绍又没有听,曹操救援刘延,派张辽与关羽为先锋,关羽斩杀了颜良。后来文丑也被曹军所杀。就这两位号称勇冠三军的颜良文丑还没发挥什么作用就被杀了。这时候曹操回到官渡。沮授又建议袁绍论持久战,但这时候袁绍还是没有听劝。后来又劝袁绍保护好粮食,当然还是没有听劝。
许攸大家都知道,后来干脆投奔了曹操,成了官渡之战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建议曹操去偷袭对方军粮所在地乌巢,成功了。沮授被曹操给抓了。而袁绍重要的谋士之一田丰呢,还被袁绍给关起来了。手下一大堆人才,就这么的被袁绍给糟蹋了。
第三呢,就是袁绍没有远见,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却刚愎自用。前面说的手下谋臣的劝谏根本没有好好听过。这一点曹操就做的很好。曹操的地盘混到最大,还当了魏王。
第四点,袁绍心胸狭窄。出征之前田丰是不建议袁绍出兵的,袁绍不听也就算了,还把田丰给关起来了,大概意思就是田丰影响部队的士气,或者拖后腿。然而袁绍失败以后,有人对田丰说,您当初说对了,以后一定会得到重用。田丰则说,如果我军取得胜利,我倒一定能够活命,现在大军失败,我恐怕也要死了。袁绍怕被取笑,就把田丰给杀了。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袁绍表面长人模狗样的,但实际上度量却不如外貌那么伟岸。
还有呢,就是他喜爱幼子,想让幼子接班。从而导致两个儿子之间有矛盾。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嫡长子继承制,而袁绍因为喜欢袁尚而破坏了这一制度。这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综上所述,即使是四世三公,拥有最好的开局,但能力不够也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容不了人这一点很重要呀!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离不开管仲的辅佐,要知道当初管仲还射过齐桓公一剑呢,但是他却能够不计前嫌。足以见得成大事者容人之量很重要,格局很重要!听人劝吃饱饭,而袁绍则刚愎自用,当然离成功越来越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