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序列回响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序列回响

序列回响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序列回响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1-01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华大速度”:第一时间研制试剂盒、5天打造火眼实验室

华大基因已在9个城市建成“火眼”实验室。

2003年“非典”期间,华大在国内最早完成SARS病毒测序、最先研制出诊断试剂盒。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中,华大迅速破译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第一时间组织科研及生产力量研制PCR快速核酸检测试剂盒、最早被国家卫健委指定为第三方检验机构、首批获批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和检测试剂盒、5天打造出“火眼”实验室,再次展示“华大速度”。

3月5日,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朱岩梅告诉新京报记者,正因为20年的积累与始终不变的使命——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加上政府等各方的助力,华大基因才能厚积薄发,创造“华大速度”。

多年积累助推检测试剂盒研发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华大基因迅速意识到,提供准确、特异的检测试剂盒,对于疫情防控尤为重要。1月14日,华大基因官宣,下属子公司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感染防控事业部)第一时间研发成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收样3小时即可出具检测结果。1月24日,华大基因宣布向武汉市捐赠1万人份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我们的科学和技术平台工具,可以支撑我们高速高效地完成研发工作,而团队7×24小时的工作精神,保证了产品能快速生产。”朱岩梅说,对华大基因而言,技术上没有什么困难,研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技术已非常成熟。疫情发生前,华大基因就一直与一些医院的ICU、急诊等多科室合作,对不明发热的患者进行基因测序。早在2003年,华大基因已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精细图,与拥有多达30亿对碱基的人类基因相比,新冠病毒只有3万多对碱基,对于华大基因来说,破译其基因密码自然不在话下。

马不停蹄地准备文件、答辩等环节,在政府加速审批的助力下,华大基因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首批获批。在武汉华大,20多个人轮流倒班,每天可完成10万人份的试剂盒生产,大批量地发往各地。随着海外疫情的发展,截至目前,华大基因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陆续向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

近日,华大基因捐赠的检测试剂盒抵达日本,国内顶级基因专家、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在华大官方微博发声,称“没来得及在外包装上写什么诗句。我想,行动也算是优美的诗句,希望网友们别失望。我们坚信,中国、日本及全球国家在此刻的命运是共同体,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

朱岩梅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要给日本友人补充诗句,汪建也许会写“天下为公,命运共同”。因为不论是肿瘤、出生缺陷还是传染感染,都属于公共卫生范畴,华大基因坚持在做的,正是为公有利益。“我们选择研发项目和业务方向,不是先看利润高低,而是先解决那些涉及生死及公共卫生的疾病。基因科技造福人类,这是使命,20年不曾改变。”在朱岩梅看来,这次疫情,让包括华大基因在内的中国科技力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汪建的焦虑“火眼”实验室5天建成

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

1月25日,汪建费尽周折进入武汉。“汪老师非常关心这件事,如果暴发大规模疫情,我们的检测力量跟不上怎么办?他是带着问题去的武汉,要建一个高通量的病毒检测实验室。”朱岩梅说,当时在武汉,不管是武汉华大还是检测同行,都没有高通量病毒检测实验室,疫情一旦大规模暴发,检测力量跟不上,大量病人将无法得到及时快速的诊断。

“火眼”实验室的计划早已在汪建心中酝酿。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他曾写道,希望打开“天眼”,让所有待排查和有需求的人员尽快得到明确的检测结果,实现大人群的群防群控。

正值春节假期,去哪儿找上千平米的房子?如何建,找谁建?汪建很着急。他知道,要完成这些,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他在公众号上写文章,给政府部门提建议,提出精准检测与防病治病同等重要,倡议快速建成万例通量的检测中心。很快,政府与华大基因对接,帮助华大基因找到了2000平米的毛坯房,签合同等一系列繁琐的事情短短几天内搞定。

1月29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召集多个部门和武汉华大代表,就建设万人级检测实验室做出部署。当天下午,武汉东湖区政府提供场地支持,华大与建设单位中交二航局对接,完成实验室场地勘察。

1月30日,华大基因完成实验室设计。1月31日,实验室开始施工。

5天时间,日夜施工建设,“火眼”实验室从无到有。2月5日,在汪建抵达武汉的10天后,“火眼”实验室正式开始试运行。汪建希望,“火眼”实验室可以成为“火神山”、“雷神山”及“方舱”等众多抗疫堡垒的前哨。

然而,新建的“火眼”最初的实际日检测量只有1000多人份。一边是来不及检测的样本,形成“堰塞湖”淤堵着;一边是不被熟知的“火眼”实验室检测能力未得到充分释放。焦虑的汪建又开始到处写信、写建议。很快,他的呼吁得到了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2月29日,全面开放的“火眼”实验室,实际日检测量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日均检测量万人份。

截至3月6日,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团队及其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累计接收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地区超过15.4万人份的检测样本。“没有汪老师,就没有火眼实验室,他功不可没。”朱岩梅说。

当“火眼”实验室充分运转起来时,武汉华大的员工们也更加忙碌了。300多名武汉华大员工,有一半投入到“火眼”实验室。由于医院大都是在快下班时才将样本汇总到实验室,接到样本时基本都是晚上六点到八点了。

“后半夜是我们检测员最忙的时候,零点以后的实验室热火朝天,等他们检测完天都亮了,白天还要陆续出报告,和医院交付。”灭活、信息核对录入、核酸提取、荧光PCR检测……这么多道工序,如此多的样本量,检测员们采用三班倒的工作制24小时不停歇。由于防护服紧缺,他们一进实验室就是8个小时不吃不喝。在朱岩梅眼里,他们是一群可爱又敬业的员工。“如果没有使命感,没有企业文化,这很难坚持下来。”

再次回想起武汉封城前的细节,朱岩梅依旧感动。当大家都在急着撤出武汉时,提前一天听到风声的华大基因病毒检测员们却都在急着往武汉跑。“当时警察提醒他们,进去就出不来了。他们说,我们就没打算出来。”

“火眼”实验室应成为公共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华大基因已在9个城市建成“火眼”实验室并承接样本检测工作,另外还有多地的“火眼”实验室也正在筹建中。有的是利用华大已有实验室进行改造,有的则是与合作伙伴合建,每所实验室的投入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不等。如武汉“火眼”实验室,仅硬件投入就造价约3000万元。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火眼”实验室的作用再次得以充分发挥。截至3月6日,华大基因在全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已完成超过41.8万人份,其中深圳已超过25.3万人份。朱岩梅说,在深圳,实验室的实际检测量反而超过了武汉,检测样本不仅仅来自医院,还有很多复工复产的企业。

华大基因还针对武汉一线的媒体记者开展公益行动,为他们检测筛查。同时,呼吁方舱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也尽早检测。“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人倒下。”朱岩梅说。

就目前疫情检测而言,汪建发文指出,应分三步实施。针对临床病人,应该让每一个疑似病人、发热待查病人都快速得到确诊和收治,让每一个被隔离的接触者都得到明确的排查结果;针对高危人群,应对所有一线工作者和可能接触者及时定期检测,及早发现潜在感染,精准与科学地判断隔离的必要性;针对希望了解感染风险的大众,可以通过自采样、集中送检,得到明确的筛查结果。也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汪建提出要改进检测设备,提高检测通量。

另外,这场疫情也让华大基因意识到,生命时代,实现“万命互联”,还需要更多新型的基础设施。基因库、高通量的病毒检测实验室……就如同发电厂、加油站、超算中心一样,都将搭建“生命之网”,应成为公共基础设施遍布各地。

“这次疫情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火眼’实验室应该遍布各地。”朱岩梅解释,人畜共患病已经占了近30年来人类新发传染病的75%,将来会成为常态。在疫情暴发时,高通量病毒检测实验室的作用已不用再赘述;在非疫情期间,它还可以检测动植物的传染病,如禽流感、猪流感、食品安全、微生物等,甚至能助力动物盗猎和儿童拐卖的追捕。如果将来这种实验室遍布全球,可以做到让病毒无处遁形。“我们可以借鉴高速公路的模式来运营,将这种实验室作为公共卫生的基础设施来建设,这需要政府的支持,公共资金的投入,华大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朱岩梅说。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何燕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