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摩尔庄园六角龙在哪钓,摩尔庄园六角龙飘飘窝怎么获得

摩尔庄园六角龙在哪钓,摩尔庄园六角龙飘飘窝怎么获得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1-05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5G手机专题报告:快充、无线充电与热管理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1、手机电池发展遇瓶颈,5G 时代亟需“能量支持”

1.1 手机续航升级并非一路顺利

每一代手机升级并不一定能提升续航能力。智能手机的发展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一起出现的。从过去的 1G 时代到目前的 5G 时代,智能手机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网速与通话清晰度的提升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更大更清晰的屏幕让电影与电视剧爱好者可以无时无刻享受到影视的乐趣;更快更强的手机处理器让游戏爱好者随时随地沉浸在游戏的愉悦中。智能手机在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工具,人们对于手机的要求与期待也随之增高,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手机的续航时间。对此,手机厂商也一直不断地努力,但是,并不是每一代手机的升级就能提升手机的续航时间。根据 Washington Post GadgetLab 的数据显示(灰色机型代表 2017 年发布,蓝色则代表 2018 年发布),2018 年多个机型续航能力并没有超过 2017 年的。例如,2018 年苹果发布的 iphone xs 在续航时间就少于 2017 年发布 iPhone 8 系列;Google 在 2018 年发布 Pixel 3 的续航时间同样也少于 2017 年自家发布 Pixel 2 系列。目前各大手机品牌的手机续航时间都能维持 8小时以上,足以应对手机轻中度使用。

1.2 5G 将会对手机将会对手机的续航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5G 手机将会采用 Massive MIMO 的技术以增强手机对信号的接收。目前,大部分的 5G 手机采用的是 4*4 MIMO 技术,每一根天线下方都接上相应的功率放大器以强化信号。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手机内部所含有的 5G 天线将会达到 8 根。届时,手机用于信号接收的耗能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第二,4G 时代的移动网络速率是 100Mps,5G 时代的网络速率是 1Gbps,5G 的网络速率是4G 时代的 10 倍。这意味着,手机内部的基带芯片以及应用处理器要在同一时间处理过去 10 倍的数据。处理器的功耗随着数据量的提升也会一起增加。

第三,5G 网络基站在 2020 年将会开始大规模建设。但是,我国幅员辽阔,5G 网络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在全国大多数地方,5G 网络覆盖率还是处于较低的情况。5G手机由于首选网络是 5G 网络,因此,在 5G 网络覆盖率较低的情况下,5G 手机将会频繁启动信号搜索功能,增加了手机的耗能。

第四,2019 年,高通虽然发布了 SOC 版的 5G 芯片 765 和 765G, 但是在高端的应用处理上,高通依然采用外挂基带芯片 X55 的方案。基带外挂分离,相关的电路与电源芯片也要增加,手机内部功耗增加。

第五,万物互联,手机连接海量设备。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进步促使手机周边配件出现共振。以 Airpods 为代表的 TWS 耳机由于其独特的外观以及非常方便的使用方式,销售情况相当火热。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2019 年苹果 AirPods 销量近 6000 万。作为一个类别,TWS 耳机销量在 2019 年增长 200%。2020 年有望保持强劲的销售情况。除了 TWS 耳机,还有具备辅助消费者监控身体情况的智慧手表与智慧手环也出现销售火热的情况。根据 Canalys 数据显示,2019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环出货量达到 4550 万件,同比大幅增长 65%。其中大中华地区同比增速达到 60%,市场份额占比全球的 40.2%。在信息化时代,随着消费者对信息消费需求及要求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智能设备伴随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万物互联,将会以手机作为中心点展开。手机作为信息数据的连接体与汇聚体,将会产生更多的能耗。

1.3 手机电量增加遭遇瓶颈

智能手机内置的锂电池是由正极材料、电解质、隔离膜和负极材料构成。想要增加手机的续航能力,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种方法是增大电池容量。

发展能量密度困难,进展缓慢。能量密度几乎是所有电池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当设计的能量密度提高时,电芯则必须选择而更薄的隔膜、材料也需要使用在极限压实和面密度下。一方面,极限设计会让电芯的吸液更加困难,从而影响电芯的循环性能;另一方面,更薄的隔膜铝塑膜、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也意味着更差的安全性能。所以能量密度与电芯性能如跷跷板的两端,电池生产商需要在这两方面之间寻找平衡。此外,能量密度与锂电池本身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目前还没有更经济的可以显著提升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在锂元素不变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只有不断更换电解液和正极材料才能勉强将电池的续航提高,每年进步的幅度只有 3%左右。然而,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目每隔大约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手机电池续航以每年 3%左右的增长速度面对如此快的手机性能增长速度,显得如此的渺小。所以,即使手机电池续航不断进步,用户依然会时常感觉手机续航的“力不从心”。

重量与空间逼近极限,增大容量倍受制约。面对增加电池能量密度受阻后,手机厂商选择增大手机电池容量。近年来,手机厂商们对于电池容量也显得非常“大方”。3000 多毫安的电池容量从过去的大电量已经“沦落”为小电量。最近,各大手机厂商的旗舰级手机基本都打破了 4000 毫安时的分水岭。那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手机厂商可以无休止地增加电池容量呢?例如直接加入 5000 毫安时或 10000 毫安时的电池?

小米数字系列的电池容量从小米 1 的 1930 毫安时经过不断的进步到达小米 9 的 3300 毫安时。其中,小米 2 手机电池容量为 2000 毫安时,小米 3 为 3050 毫安时,电池容量增加近 50%。小米 2 到小米 3 电池容量的增加是在减少手机厚度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不可拆卸电池,并增加手机尺寸,增大手机内部空间,以放入更大容量的电池实现的。然而,到了小米 9,由于手机内部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例如 NFC,无线充电等,手机内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电池容量较小米 8 也出现了下降。

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在自 Note 2 增加 600 毫安时电量后,直到 Note 7 才再次出现较为激进的增加 500 毫安时电量。然而,这次激进的电量增加却导致 Note 7 出现了多起安全事故。其原因是 Note 7 在添加了多种新颖的设计与功能后,手机内部的空间已经非常紧凑。此时再加入大容量大电池,手机内部的空间已经不足以支持对电池的保护能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三星对其后的 S8 系列、Note8 以及 S9 系列在电池方面都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方式。直到在三星 Note9 才再次增大电量,但与此同时手机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了。

从小米和三星两大手机厂商的情况可以知道,手机功能的提升会增加手机内部元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手机内部的可使用空间。如果在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激进地增加电池容量,则会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可以采用增大手机尺寸以增加手机电池容量。小米手机中,小米 6和小米 8,以及三星手机中的三星 Note 8 和 Note 9,都是通过增大手机尺寸以及牺牲手机厚度以放入更大容量的电池。事实上不仅是小米和三星,就连一向对手机外观有着极高追求的苹果在追求更持久的手机续航时候也采用类似的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可以无休止地增加电池容量,因为通过增大手机内部空间的同时,不仅手机的尺寸在增大,手机重量也在增加。iPhone 小屏手机中,虽然 iPhone 11 的电池容量已经达到3110毫安时,但是其重量也达到了194g, 大屏手机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新的iPhone11 pro max 虽然对比 iPhone 8 plus 增加了近 50%的电量,但是手机重量也增加了 24g。手机的轻薄与便携性也大打折扣。

总结:当前手机的电池续航已经能支持轻中度使用一天。但是,在 5G 时代,由于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数据或者实现万物互联等多种原因,手机的耗能将会增加,手机的续航能力将会再次面临挑战。手机厂商为增强手机续航能力也采取向不同的方法。由于无法找到更具性价比的材料,仅通过调节电解液和正极材料无法快速地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受制于手机内部空间以及手机重量,考虑到安全问题,手机电池容量也无法无休止地增加。为应对 5G 时代手机的能耗问题,手机厂商需要考虑通过其他方式以延长手机的续航能力,以增加自家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解决手机续航方法之一:快充

2.1 增强功率实现快速充电

锂电池的充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恒流预充电、大电流恒流充电与恒压充电。当电压低于 3.0V 时,充电器会采用 100mA 电流对锂电池进行预充电,这个过程叫恒流预充电阶段,目的是慢慢恢复过放电的锂电池,是一种保护措施来的。

当锂电池电压高于 3.0V 时,就进入到第二阶段,大电流恒流充电阶段。由于锂电池经过第一阶段的预充,其状态已经比较稳定了。在第二阶段,充电电流就可以适当提高,根据不同的电池来说,这个电流的大小可以从 0.1C 到几 C 不等,其中 C 是指电池容量,如 2600mAh 的锂电池,0.1C 就是指 260mA 大小的电流。

锂电池充电的最后一个阶段为恒压充电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检测到锂电池电压等于 4.2V时,充电器则进入恒压充电模式,这个阶段充电电压恒定为 4.2V,充电电流则越来越小。当充电电流小于 100mA 时,就判断电池充满,切断充电电路。

快速充电是发生在第二阶段大电流恒流充电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手机先以小电流进行充电,直到电压恢复正常的水平。第一阶段发挥恢复性充电的作用。在第三阶段中,此时电池电压已经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手机的电量基本在 90%左右,手机将保持电池电压不变,逐渐减少充电电流值。如果此时维持较大的充电电流,锂离子容易在电池负极附近堆积、长大成数枝状的晶体,俗称枝晶;枝晶长大后会刺破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形成短路。因此为了电池的安全,在充电的后半段充电电流会很小。所以,要实现快充只能在第二阶段。

要实现快速充电就必须提高充电的功率,根据物理学公式,功率=电压×电流,提升充电功率有三种方式:电流不变,提升电压;电压不变,提高电流;电压、电流两者都提高。

1、高电压恒定电流模式:一般手机的充电过程是,先将 220V 电压降至 5V 充电器电压,5V 充电器电压再降到 4.2V 电池电压。整个充电过程中,如果增大电压,产生热能,所以充电时,充电器会发热,手机也会发热。而且这样功耗越大,对电池损害也是越大的。

2、低电压高电流模式: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电流,可以使用并联电路的方式进行分流,恒定电压下,进行并联分流之后每个电路所分担的压力越小,在手机中也进行同样处理的话,这个每条电路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小。

3、高电压高电流模式:这种方式同时增大电流与电压,这种方式是增大功率最好的办法,但增大电压的同时会产生更多的热能,这样其中所消耗的能量也是越多,并且电压与电流不是无限制的随意增大。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充技术:

1、高通 Quick Charge (QC 充电技术)

目前高通以及推出了 QC 4.0 快充技术。高通 Quick Charge 1.0 技术最高支持 10W 的充电功率。按照 10W 的充电功率,手机的充电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在 QC 1.0 的基础上,高通开发出 QC 2.0 技术。在 Quick Charge v2.0 中,设计了两种方案,即 A 类和 B 类。A 类可以提供输出 5V、9V、12V 三种电压。通过提高电压的方式,让电源适配器能够提供更多的电量给到手机终端。根据高通给出的数据,Quick Charge 2.0 A 级标准规定的最大充电电流为 2A,因此,QC 2.0 最高可以实现 24W 的充电功率。

但是 QC 2.0 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发热。QC 2.0 在以 9V/12V 电压快充时,电池两端电压与 DC/DC 转换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差值较大,因而功耗比较严重从而带来了手机发热的问题。因此高通开发出 QC 3.0 技术。QC 3.0 则支持 3.6v-12V 的波动电压,在 2A 电流下可以支持 24W 的功率,若采用 3A 电流,则可以提供 36W 的功率。QC 3.0 最大的改进,则是将“固定电压”管理机制替换为“INOV(最佳电压协商)”允许输入电压从 3.6V 起步,以 0.2V 为单位,结合实时的电池温度、转换效率、电量等因素进行微调,并在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内逐步提升或降低,改进了 QC2.0 时代的“非一即二”简单选择。在“INOV”管理机制的帮助下,QC 3.0 可大大降低 DC/DC 转换电路的损耗,从而缓解快充时的发热问题。根据高通的数据显示,QC3.0 充电效率比 QC1.0提高 1 倍,比 QC2.0 的提高了 38%,是普通充电技术的 4 倍,充电速度提升27%,发热降低 45%。能在大约 35 分钟内将一部典型的手机从零电量充电到80%

2016 年,高通发布 QC 4.0 技术。QC 4.0 再次提升功率至 28W,并且加入 USB PD 支持。取消了 12V 电压档, 5V 最大可输出 5.6A, 9V 最大可输出 3A,并且电压档继续细分以 20mV为一档。QC4.0 相较 QC3.0,新增了一项名为 Dual Charge 的技术,使充电速度可提升20%,效率则能提升 30%。此外,QC4.0 还对“INOV”算法进行了优化,能更准确地测量电压、电流和温度的同时,保护电池、系统、线缆和连接器。防止电池过度充电,并在每个充电周期调节电流。

2、OPPO VOOC 充电技术

OPPO 的 VOOC 充电技术最早诞生于 2014 年,VOOC 选择的是保持电压不变,通过加大电流的方式提升充电速度。OPPO 在 VOOC 充电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 Super VOOC 充电技术。Super VOOC 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串联双电芯的设计,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在适配器端输出的高电压加载到电芯上,每块电芯上的电压只有输出电压的一半。SuperVOOC 10V 5A 的充电器,相当于在分别用 5V 4A 左右的 VOOC 方案为手机的两块电池同时充电,直接的就把充电时间减半了。2019 年 10 月,oppo 发布搭载 Super VOOC 2.0 的Reno ACE。根据 OPPO 介绍,Super VOOC 2.0 最高可以实现 65W 的充电功率,可以在 30分钟之内,充满一台 4000mAh 电池的手机。

由于 Reno Ace 的充放电过程相比一般手机来说是要更加复杂的,这也意味着在充电时需要更多的电源芯片来进行管理。为此 Reno Ace 在整个充电管理过程中使用了 5 颗定制芯片,包括 VCU 智能控制芯片、AC/DC 控制电流与电压、MCU 充电管理芯片、BMS 电池管理芯片和定制协议芯片,从适配器到充电线再到手机,三者共同形成了 SuperVOOC 2.0的充电协议闭环。除了 Super VOOC 2.0 外,OPPO 还有最新升级的 VOOC4.0 技术,在 30分钟可将 4000mAh 电池充到 67%, 73 分钟可充满。相比前代技术,充电时间上缩短了 12%。同时,进一步优化了 VFC 算法,缩短了最后 10%电量所需的充电时间。此外,VOOC 4.0通过定制的 30W 高功率版适配器,以及使用 3C 电芯降低整个充电系统硬件的内阻。

2.2 PD 协议脱颖而出,加速快充推广

快充方案百花齐放,但各自为政。当快充的原理被深入探索后,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手机芯片方案供应商都提出了自家的快充方案,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各品牌手机都添加了部分具有特色的技术或功能。这些技术和功能可能导致手机内部具有一些特殊的元器件。这些特殊的元器件能够承受的电压电流不一样,为保证自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手机厂商开发出适用于自身的快充方案。另一方面是,手机厂商或通过建立独家的快充技术,增强用户体验感,树立自身品牌竞争力。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快充方案,而且这些快充方案仅能适用于自家的品牌或方案,使用别家的快充充电器可能最终只表现出普通充电的速度。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 112.2 部/百人,这意味着在部分发达地区,部分消费者配备了两部手机。当这两部手机来源于不同品牌时,用户出门远行可能就需要携带两个充电适配器,以实现对两部手机的快充,而这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PD 协议有望统一标准,加速快充推广。PD 充电协议是由 USB-IF 组织制定的功率传输协议, USB-PD 透过 USB 电缆和连接器增加电力输送,扩展 USB 应用中的电缆总线供电能力。 USB-PD 快充协议是以 Type-C 接口输出的。 Type-C 接口默认最大支持 15W (5V/3A),在实现了 USB-PD 协议以后,可实现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能够使输出功率最大支持到100W (20V/5A),并可以自由的改变电力的输送方向。由于目前手机快充市场混乱, USB-PB既可以提高高功率充电,也能通过 PPS 规范实现对电压的的精准调节,所以为了统一快充市场,增强安卓手机的用户体验,谷歌宣布 Android7.0 以上的手机搭载的快充协议必须支持 PD 协议。目前,在 USB-IF 发布的 PPS(快速充电技术规范)里,USB-PD3.0协议已经包含了高通 QC3.0 与 4.0,华为的 SCP 与 FCP, MTK 的 PE3.0 与 PE2.0,还有 OPPO的 VOOC。

不仅是安卓阵营,苹果也采用了 USB-PD 快充协议。早在 2017 年苹果发布的 iPhone 8系列中就已经加入了 USB-PD 2.0 快充协议,但是快充的电源适配器需要额外购买。2019年 9 月 11 日,苹果正式发布 2019 年的三款全新的 iPhone 手机:iPhone 11、iPhone 11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三款手机均支持 18W USB PD 快充,其中 iPhone 11 Pro 系列的两款机型更是标配了 USB-C 接口的 18W PD 充电器和 USB-C to Lightning 快充数据线。根据数据显示,使用 Apple 苹果 单口 30W PD A1882 充电器为 iPhone 11 Pro Max充电,开启 PD 快充,电压 8.91V,电流 2.52A,功率可达到 22.51W。传统的 5V/1A 在30 分钟内大约只能为达到 15%左右。USB-PD 快充能在 2 个小时左右充满电,但是如果使用普通的 5V/1A,时间大概需要 3 个小时左右。

虽然各机型配备的 USB-PD 快充协议推进速度不同,高端机型可能配备 USB-PD 3.1 快充协议,低端机型适配 USB-2.0 快充协议,但是 USB-PD 协议的推广,可以降低用户携带数个电源适配器的烦恼,甚至在忘记携带充电器并且手机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轻松获得快充电源适配器,解决解决手机续航问题。

2.3 氮化镓,小型快充电源适配器的关键

随着功率的增加,充电器的重量和体积会相应的增加,大大降低了充电器的便携性。如何将充电设备小型化并且小型充电器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成了业界关注的问题。 2019 年9 月,OPPO 正式发布最大充电功率为 65W 的 SuperVOOC 2.0,以及最大充电功率为 30W的无线 VOOC 闪充和 VOOC 4.0。SuperVOOC 2.0 配备的适配器中,使用了新型半导体材料氮化镓,OPPO 成为国内首家将氮化镓充电器作为原装配置的手机厂家。

氮化镓的三个特点:开关频率高、禁断宽度大、更低的导通电阻。

开关频率是指充电头内部晶闸管,可控硅等电子元件,每秒可以完全导通、断开的次数。变压器恰好是充电器中体积最大的元器件之一,占据了内部相当大的空间。开关的频率高可使用体积更小的变压器。使用氮化镓作为变压元件,变压器和电容的体积减少,有助于减少充电头的体积和重量。

禁带宽度直接决定电子器件的耐压和最高工作温度,禁带宽度越大,器件能够承载的电压和温度越高,击穿电压也会越高,功率越高。

更低的导通电阻,直接表现为导电时的发热量。导通电阻越低,发热量越低。

OPPO SuperVOOC 2.0 充电器主控芯片来自 PI,型号 SC1923C,是 OPPO 向 PI 定制的料号。该芯片内置 GaN 功率器件,属于 PI 的 PowiGaN 系列,也是 PI 推出的首款 GaN 电源产品。受益于氮化镓功率器件高频率低损耗的优势,提升了充电效率、降低了发热,有效缩短充电时间的同时,进一步缩小适配器的体积和重量,更加便于携带。虽然氮化镓充电器具备小巧、高效、发热低等优势,但是由于技术、良率等问题,氮化镓快速充电器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不仅 OPPO 发布了氮化镓充电器,部分第三方供应商也发布了自家的氮化镓快速充电器。在 USB-PD 快充协议不断推广的环境下,随着氮化镓技术的不断成熟,高效、小巧、散热低、具备良好便携性能的快冲适配器将会快速普及,解决 5G 时代的手机续航问题。

3、解决手机续航方法之二:无线充电

3.1 目前存在三种无线充电方式,电磁感应成手机领域的主角

1、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该技术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这个充电系统主要由两个线圈组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首先,给初级线圈通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在次级线圈中会产生一定的电流,因此能量就从传输端转移到了接收端。将这个原理应用到手机上,则是充电底座内存在一个初级线圈,手机终端内置次级线圈。当手机与充电座靠近,基于电磁感应,在手机接收线圈就会中产生一定的电流,就可以在没有充电线的状态下对手机进行充电了。但是,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着缺陷:传输距离短。目前,这种技术的有效充电距离只有 10nm。

2、磁场共振无线充电。使用这种充电需要两个装置: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并且这两个装置需调整到相同频率。两个线圈作为共振器,发射端以 10MHz 频率振动向周围发散出电磁场,而接受端需要同样以 10MHz 频率振动,才能实现能量传输。磁振器是由小电容并联或串联而成的大电感线圈组成。相比于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更长、供电效率更高,并且支持一对多的供电方式。该技术最大难点在于:如何使两个电路获得相同的频率,调频是这项技术中最难的一步。

3、无线电波输电。该技术是将电磁波转换为电流,再通过电路传输电流。无线电波输电系统主要由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微波发射装置发射无线电波,微波接收装置捕捉无线电波能量,并随负载做出调整,得到稳定的直流电。理论上,这种无线充电方式传输距离可达 10 米以上;而且也可以实现自动随时随地充电。然而,该技术的充电传输效率较低。

电磁感应技术是目前主流无线充电方案。按工作原理进行划分,目前无线充电主要包括两大技术分支,一是以 Qi 标准为代表的电磁感应技术,另一个是以 Airfuel 为标准的磁共振技术。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技术通常用于小功率效率充电,充电效率在 70%至90%左右,常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小家电等低功耗便携式设备。该设备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如传输距离较短,位置要求严格,使用的两个充电产品线圈距离一般保持在 10nm 左右,设备接收端必须与发射端紧密接触才可完成充电过程。相比之下,磁场共振方案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能量的有效传递,从而具有更高的空间自由度,无需使线圈间位置完全吻合即可实现较为高效的供电。从原理上看,磁共振技术是更好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Qi 也将其纳入到标准当中。但是,磁场共振的使用效率相对电磁感应较低,而且,生产成本高,设备体积较大。所以磁场共振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无线充电设备仍采用电磁感应技术。

3.2 万物互联拓宽应用场景,无线充电市场空间广阔

万物互联时代下,无线充电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能支持高达100万个/平方千米的连接数密度,有效支持海量设备接入,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一组通信标准。万物互联时代下用电设备数量实现数倍增长,不同设备采用不同标准的充电接口,为这些装置供电将成为一大挑战。无线充电采用统一的充电标准,具备方便、安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同一无线充电底座能同时为不同设备充电,省去携带多种充电线材的麻烦;随放随充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设备的碎片化充电,用户能在办公室、咖啡馆、机场、快餐店等场所轻松方便地获得电力支持。据了解,部分麦当劳、星巴克已在门店提提供无线充电服务,宜家也开始布局无线充电家具,无线充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无线充电具备多重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与传统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在安全性。灵活性和通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空间巨大。Yole Development预计到2024年,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每年出货量将超过12亿台;IHS认为全球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市场调研机构Market Watch则指出,未来5年无线充电IC市场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1%,预计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为21亿美元,到2024年将达到52亿美元。

3.3 无线充电技术日趋成熟,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终端渗透情况:无线充电已成旗舰标配。三星是最早支持无线充电服务的手机厂商之一,从2015年推出的GalaxyS6开始全面推广无线充电,并在其之后发布的历代旗舰S、Note系列标配无线充电功能;苹果于2014年推出采用MagSafe磁吸方式进行无线充电的AppleWatch,并在2017年的新品发布会上首次推出支持无线充电的三款新品iPhoneX、iPhone8/8Plus,三款手机产品均搭载采用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最高支持7.5W无线充电,引发市场强烈关注;进入2018年,华为、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在Mate RS、Mate20Pro、mix2S、MIX3等旗舰机型上搭载无线充电技术,国外诺基亚、索尼、LG等终端厂商也相继采用无线充电方案,无线充电逐渐成为旗舰标配。

无线充电技术日趋成熟,充电功率大幅提升。无线充电具备诸多优势,但在推广之初存在充电功率较低、手机发热量较大等问题,因此推广受到一定阻碍,渗透率提升缓慢。进入2019年以来,各大手机推出的无线充电方案在充电功率上实现明显提升,已接近甚至超过主流的有线充电方案。以华为旗舰为例,其在去年下半年发布的Mate20Pro和今年上半年发布的P30Pro均搭载15W无线充电方案,而今年九月发布的Mate30系列手机将无线充电功率提升至27W,已超过主流有线充电方案;小米于今年2月发布的小米9应用了20W无线快充,在小米95G版无线充电功率更是将充电功率提升到30W,25分钟可充满4000mAh电池的50%,69分钟可充满100%,带动无线充电全面进入实用阶段。此外,小米9Pro还支持10W反向无线充电,可通过手机为其他手机、耳机、牙刷等电子产品充电,在旅行、出差时具备一定实用价值,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

随着游戏、视频等高功耗的应用普及以及5G时代的到来,对手机的续航及充电体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无线充电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为手机供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手机续航不足的痛点。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成各大手机厂商竞争焦点,今年以来各厂商推出的无线充电方案充电速率提升明显,部分机型无线充电速度与有线充电已不存在明显差距。我们认为,无线充电速度突破将加速该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将逐步从旗舰机型拓展到中低端机型,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甚至实现对有线充电的全面替代。

3.4 剖析无线充电产业链,挖掘无线充电产业机会

从产业链角度看,分为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无线充电主要分为五个环节: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及模组制造。发射端分芯片、线圈模组、方案设计。从各环节价值构成来看,方案设计和电源芯片环节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分别占据产业链价值量的30%和28%;磁性材料是物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环节,在整个无线充电成本中占比21%,占据物料成本的50%以上;传输线圈是产业链中的关键零部件,具有较高的客户定制化特征,目前国内少数公司具有定制化能力;模组制造环节技术门槛和价值占比相对较低,占产业链成本不超过10%,目前国内较多厂商都做到快速跟进。

电源芯片:发射端芯片设计案方面,国内外参与的厂商众多,以国外芯片厂商为主,主要有IDT、TI、ST、ADI、高通、博通、东芝、NXP/Freescale、安森美等企业为代表。国内厂商的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在发射端芯片市场上有较高的占有率,主要以中兴通讯、劲芯微电子、上海新捷、易冲无线等企业为代表。接收端对芯片的大小、控制和稳定性有很高要求,主要以IDT、高通、博通、ST、易冲无线、罗姆半导体为代表。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主要以IDT、三星、苹果、易冲无线等企业为代表。

磁性材料:磁性材料主要用于屏蔽功能,消除磁场对电池和其他零组件的影响。无线充电中的磁性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非晶和纳米晶三种。目前,国内铁氧体供应商有:横店东磁、天通股份、顺络电子、东山精密、领益智造,绵阳北斗(信维通信)等。国内非晶纳米晶供应商有安泰科技、合力泰等。国内纳米晶国内供应商:信维通信等。

传输线圈:充电线圈是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接收端沟通的桥梁,目前主流线圈包括铜线密绕线圈、FPC线圈和扁平线圈三种,其中铜线密绕线圈在充电功率、线圈损耗等方面具有优势。发射端线圈国内供应商:有励电子、泛亚电子有限公司、本磁电子、哈维斯化学(深圳)有限公司、东莞豪达电子有限公司、亿科技等。接收端线圈国内供应商:东山精密、顺络电子、信维通信等。

模组制造:无线充电发射端不受尺寸和材料的限制,制造壁垒和产品附加值较低,而智能手机轻薄化趋势对接收端模组的体积大小和电磁兼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接收端模组设计、制造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国内无线充电发射端模组:立讯精密、硕贝德、深圳微航磁电等。国内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供应商有:硕贝德、信维通信、立讯精密等。

4、5G 时代,热管理迎来需求爆发期

4.1 热管理需求即将迎来爆发

元器件温度过高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设备运行中的热量会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试验证明,电子元器件温度每升高 2℃,其可靠性将下降 10%,温升 50℃的寿命只有温升 25℃的 1/6。以 GaN 器件为例,器件的温度每提升 20℃,器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下降一个数量级。由此可见,控制器件温度是保障器件可靠性必不可少的手段。

导热材料和器件用于解决电子设备的热管理问题,4G 手机以“导热片+导热界面材料为主”。导热材料和器件将热量有效地从发热元器件传递到散热片,主要作用是缓解系统内部由于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发热现象,保障系统元器件能够高效、稳定发挥,并延长元器件寿命。4G 手机散热方案以“导热片+导热界面材料”为主,其中导热片大多采用石墨片或石墨烯方案,通过贴近热源加大散热面积和效率,实现热量传递和转移;导热界面材料具有高导热性,主要用于填补两种材料接合或接触时产生的微空隙及表面凹凸不平的空洞,在电子元件和散热器件间建立有效的热传导通道,大幅降低传热接触热阻,提高器件散热性能。按种类划分,导热界面材料可分为导热硅脂、导热硅胶片和导热相变材料。

4.2 看 5G 时代热管理方案变化

5G 手机散热诉求提升,传统石墨片散热方案已无法满足。散热石墨膜(又称导热石墨膜,导热石墨片等)具备轻薄、耐高温、热传导效率高等优良特性,很好地替代了铜制和铝制散热器,从 2011 年开始应用于智能手机,并在 4G 时代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主流的导热片材料。5G 手机拥有更快网速和更高频谱利用率,平均功耗相比 4G 手机提升约 30%,手机发热量急剧增加,“石墨片+导热界面材料”的传统散热方案已无法满足终端散热需求。

热管/VC 已成为新型的手机散热解决方案,预计渗透率将持续提升。热管一般由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组成,其散热路径为: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界面材料传递到热管,热管将热量快速传导到铜箔处均匀散开,铜箔处热量进一步传导到散热石墨膜,并在平面方向将热量进行分散传导。均热板(Vapor Chamber)又叫平面热板,相比热管其传导方式从一维的线性传导升级为二维的平面传导,散热效率提高约 20%-30%。从应用范围来看,热管成熟时间较早且成本相对较低,早期较多用于服务器、笔记本、LED和大功率 IC 等领域,目前已延伸至部分中高端手机;VC 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量产能力较弱,目前应用局限于高端笔记本和中高端智能手机等领域。在消费电子超薄化、轻量化且性能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热管和 VC 有望充分发挥其导热性能优势,渗透率持续提升。

石墨烯膜有望成为散热方式新成分。2018年10月,华为在伦敦发布了Mate 20 系列手机,其中Mate 20 X 最受瞩目,因为华为在该手机中放出了多项的研 发成果。华为Mate20 X在散热投入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不仅在手机上全球第 一次使用了石墨烯散热,同时也是全球首款搭载真空腔均热板技术的手机。

石墨膜有望成为的理想替代材料。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 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拥有优异的导热性能,据了解,石墨烯散热能力高出普通铝合金四倍左右。石墨烯导热膜是以石墨烯为原料,采用多层石墨烯堆叠而成的高定向导热膜,包含保护膜、单面胶、石墨烯膜、双面胶和离型膜等,具有机械性能好、导热系数高,质量轻、材料薄、柔韧性好等特点,为当前电子产品散热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导热材料,成为石墨膜的理想替代材料。由于石墨烯在片层平面内是各项同性的,在平面内的热传导不会存在方向性。因此将石墨烯用于导热领域,开发新型的导热薄膜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然而,目前已有的剥离型石墨烯片小、缺陷多,其组装而成的宏观材料导热率和柔性都欠佳。因此,成本较高。

华为Mate20手机上使用的石墨烯导热膜产品,是以石墨烯为原料,采用多层 石墨烯堆叠而成的高定向导热膜,与市场其他同类散热材料相比,具有机械 性能好、导热系数高,质量轻、材料薄、柔韧性好等特点。根据华为官方实 测显示,1h游戏后,华为Mate 20X的正反面温度分别只有37.4℃、38.1℃, 明显低于三星Note 9和iPhone XS Max。自华为发布Mate 20 X后,部分手机 评测人员也对其散热能力进行了测评,根据相关反馈,散热效果良好。在收 到市场的肯定后,华为在2019年的Mate 30 pro中也再次采取了石墨烯方案, 表现出华为对该散热材料的看好。

5G手机将采用组合散热方案,手机散热系统增量空间显著。5G手机对手机散 热系统需求提升,目前已发布的5G手机型号除了采用石墨片/石墨烯等作为导 热片外,大多还搭载热管/VC等金属腔体,实现热量的快速转移。以OPPO近期 出品的Reno 3 Pro 为例,针对全机各个部件的散热需求,运用了不同的散热 材料,这些散热材料包括石墨片、导热凝脂、VC均热板等。首先,在Reno3 Pro 的90Hz高感曲面屏之下,覆盖有一层铜箔和双层石墨片,从而将屏幕与主板 产生的热量均匀地发散出去。其次,Reno3 Pro还通过导热凝胶将处理器附近 的热能传导至VC,再通过VC内的液体进行热传导和降温。再次,Reno3 Pro 还在中框及电池盖上覆盖了3层石墨片,进一步增强散热。最后,Reno3 Pro 在其他地塞下了不少散热铜箔、金属屏蔽盖,使得整机的散热更加均匀。

5G 时代,手机散热单机价值量有有望翻倍。5G 时代我们预计在 5G 时代“石墨片+热管”或“石墨片+VC”将成为手机标配,手机散热系统价值量将大幅提升。4G 时代单机石墨片价值量普遍在 2-3 元,5G 手机石墨片用量有望翻倍;而手机热管单价多在 5-10 元,手机 VC 价格约 10-20 元,手机散热系统均价提升空间显著。

4.3 梳理热管理产相关

台湾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原专营 NB 散热器设计、加工制造及贩售,后有鉴于电子系统散热需求日益蓬勃,于 1999 年 11 月起扩大营业并搬迁至台北五股,正式转型为专业全方位热流方案提供者。除主力 NB 产品外,同时延伸发展至非 NB 产品线的设计制造,包括服务器、主机板与绘图卡散热模块、一体成型计算机(AIO)、工作站、DVD 播放器的散热模块,在短短数年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笔记型计算机散热模块设计及制造厂,客户包含DELL、广达、仁宝、纬创、三星、和硕、英业达与鸿海,在稳定获利外也兼顾成长性。为直接服务广大中国大陆客户,分别于 2002 年 9 月设立双鸿电子科技工业(昆山)有限公司、2006 年 1 月设立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1 年 3 月设立霈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在 2012 年 3 月设立春鸿电子科技 (重庆)有限公司,以有效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及产品交货效率。

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 1997 年,专注于电磁兼容、屏蔽及导热领域,为智能电子设备在复杂且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和发热运行环境下可靠运行提供方案。中石科技的产品涵盖热管理材料、人工合成石墨材料、电磁屏蔽及 IP 密封材料、EMI 滤波器、信号滤波器等。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电子、高端装备制造、医疗电子等领域。公司客户迈锐、鸿富锦、昌硕、领胜、安洁科技和宝德等是世界知名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的供应商,DIC Co.,Ltd.、Interflex Co.,Ltd.是世界知名手机制造商三星公司的供应商,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均为国际知名的电信企业。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 2010,拥有 66 项石墨散热领域的技术专利,以世界领先的石墨散热技术,服务于国内外知名手机及平板电脑厂家。公司立足于消费电子市场,以散热材料、3D 玻璃、陶瓷背板等为发展方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全套的散热、背板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LED 灯等电子产品的散热。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三星、华为、VIVO、OPPO 等品牌智能终端。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于 1993 年创立。公司主要从事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导热材料及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能够为客户提供电磁屏蔽及导热应用解决方案。公司在亚洲、欧洲和美洲设立了十多个办事处,能为全球客户提供便捷专业的电磁屏蔽及导热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户包括世界 500强或行业内知名企业华为、中兴、诺基亚、思科、联想、微软和阿尔卡特-朗讯等以及行业内领先的 EMS 企业富士康、和硕、新美亚、捷普和伟创力等。

5、投资策略

对手机产业链维持推荐评级。从 4G 时代开始,手机厂一直在续航问题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通过增大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池容量。目前,多数厂商采取增大电池容量的方式以增强手机的续航。然而,在以轻薄为主流的今天,面对有限的手机内部空间手机厂商也不能无休止的增大。因此,手机需要采取其他方式增强续航能力,例如快充和无线充电。快充,目前市场存在多种方案。但是 PD 方案的出现,有利于推动快充普及。在快速充电器中以变压器为最重要元件。氮化镓的三个特点:开关频率高、禁断宽度大、更低的导通电阻。使用氮化镓可以生产出更轻便的快速充电器。无线充电是通过采用碎片化充电以提升充电的效率。目前无线充电的技术日趋完善,预期未来的渗透率有望上升。对于无线充电需要关注五大部分:电源线片、方案设计、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高性能与长续航将会使手机内部的热量积聚,因此对手机热管理体处理需求。5G 时代热管/均热板将会成为的主流。

……

(报告来源:东莞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