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双减政策以后孩子的学习只能靠自己:课前预习➕专心听课➕课后巩固“双减”政策出台,这套方法对成绩好的孩子来说,不存在问题,同一个老师讲课,成绩好的孩子一点就通老师讲一遍就听懂了,而基础差成绩差的孩子,老师讲一遍,他们只能听懂40%、50%、60%不等,不能补课了,他们和好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必须纠正孩子以往那种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的被动局面,让孩子向成绩优秀的学生那样专心致志听课,能够在课堂上提高听课效率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呢?就是因为他们的听课状态完全不一样,成绩差的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做小动作,分心走神,对老师讲课不感兴趣,听不进去,在底下睡觉和同学说话,课堂上不做笔记,他们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见下图
而成绩优秀的学生上课铃一响就进入了角色,举一个下图案例,这个女孩子成绩优秀,课堂上的思维和老师同步,专心听课,把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详细的做好笔记,同时在课堂上还要跟着老师学习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掌握了老师所讲的90%以上的内容,所以她的学习一直很好,考上了重点高中,985大学,很多学霸基本用不着补习班
由此可见要求孩子专心听课,就成为了家长重中之重的一个主要任务,要经常和老师联系,发现孩子在课堂上不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制止。
第二、从根本上纠正孩子的学习态度,才能配合老师讲课,才能做好课后巩固复习为什么孩子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课呢?就是因为
①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②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在学习上,而是在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上,所以听不进去
③没有养成听课的好习惯,不重视老师讲课
小学知识简单,有的孩子不听老师讲课,自己看课本也能看懂。但是到了初中以后,现在中考的录取比例只有50%,如果孩子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很多内容靠自学很难学懂,直接造成难题不会做,不能完成作业,那么能被分流到职高
所以家长要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把握课堂的主战场认真听课,回到家认真完成作业,对当天老师的讲课巩固复习,对难题刻苦钻研,做不出来的题要好好反思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找老师和同学或者上网课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的积极性不高,还不能补课,那么孩子的成绩会更差。
总之不能上补习班了,不排除有的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会给孩子请家教,对于收入比较低的家长只有寄希望于孩子努力学习了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都有的期盼,这一点永远不会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创设最好的教育环境是所有父母不变的追求。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次“双减”政策的出台,从大环境下做到了对校外培训机构,对补课教师,对惯用“题海战术”,加大作业的教师做了限制,但如果中高考政策不调整,不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不改进,还会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线下转线上”、“地上转地下”的境况:比如,网上卖什么学习诀窍、经验、提分秘诀等资料,会大量出现,家长会绞尽脑汁为孩子们保驾护航,寻找提分的方法。家长的焦虑仍然不可避免。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前两天我看到过这样一篇内容,说某发达国家教育模式就很好,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都要进行两次学生分流:即就业之路和升学之路,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趁早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一技之长,早点就业,减轻个人压力和家庭负担,而学习好的学生,智力超常的孩子则继续深造,升学考研什么的,向上发展,这样,经过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两次筛选,就可以将学生分开,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从而减少父母的焦虑,节省教育资源,做到有力用在刀刃上。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然后,对教师的评价和学校的评价,也进行实质性改观,这样的“双减”才能落到实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