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已经结束,王曼昱击败孙颖莎夺得女单冠军。针对孙颖莎在本次半决赛和决赛中的表现,张怡宁昆凌罕见晒儿子正脸照、邓亚萍两位大魔王也是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两人给出的评价大不相同,邓亚萍认为孙颖莎正手的稳定性不够,张怡宁则是表扬了孙颖莎的进攻,认为她的前三板有了提升。
两位大魔王为什么对于孙颖莎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孙颖莎在比赛中的对手不同,比赛的场次不同。半决赛打的是王艺迪,决赛打的是王曼昱。王艺迪的技术相对来讲比较的粗糙,凶猛有余,但是缺少控制和灵活,正手存在不小的短板。孙颖莎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前三板和正手的优势,轻松控制住了比赛的局势,顺利击败了王艺迪。
决赛打王曼昱是一场硬仗。王曼昱的技术实力以及稳定性可不是王艺迪所能比拟的。孙颖莎的前三板进攻打不死王曼昱,而王曼昱的稳定性也要比孙颖莎更高。
张怡宁解说的是半决赛,孙颖莎打得确实好,当然是夸奖为主。邓亚萍解说的是决赛,孙颖莎确实是打不穿王曼昱,自己在正手的稳定性不够。不同比赛自然是不同分析,两位大魔王讲的都是正确的。
决赛输给王曼昱,孙颖莎的问题在哪里?
相信很多球迷都看了比赛的转播,王曼昱和孙颖莎都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准。只不过王曼昱更稳定,所以,她赢下了比赛。
孙颖莎强在正手,强在前三板,如果能够利用发球和接发球把王曼昱打退台,孙颖莎就能占据主动。王曼昱强在反手以及多拍相持的稳定性,王曼昱的策略也很简单,主动进入相持,压着孙颖莎的中间位和反手,伺机打正手变直线。
从比赛来看,孙颖莎确实是拼尽了全力,她很想赢,发挥得也很好。但王曼昱真的是太稳定,太能抗,孙颖莎的进攻打不死王曼昱,王曼昱在相持中的优势明显。没了陈梦,又来了王曼昱,两人都是相持能力强的球员。孙颖莎想要完成蜕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稳定性,现阶段的失误比较多,得势不得分。
恭喜王曼昱,希望孙颖莎能够好好总结,为两位小魔王点赞!
(我是小哥,关注我,我们一起来聊球!)
可以交流,但很难像今天这样正常交流。先说口语,这是最大的障碍。明、清以前,在白话文还没有大行其道的时候,语言环境是非常杂乱的。包括明清两代在内,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官方语言,也就是“官话”,此外,就是民间百姓们各地不同的方言俚语。
《论语· 述而第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汉代官话为“洛语”。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东晋迁都建康(南京),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称吴音。
隋朝统一中国,编《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
唐代,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洛阳雅言”出现,从口语角度讲,它的影响是最大的,时间跨度长,而且这种语音影响到了周边国家,比如盲肠半岛、东边的辐射蛆岛,以及南方的某些东南亚国家。
宋代称“正音”、“雅音”,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
元朝颁布《中原音韵》,官方语言是蒙古语,后以元大都的汉语语音为标准音,称为“天下通语”。
明朝初颁布《洪武正韵》,以中原雅音为正,以南京音为基础,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
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仍为汉语主要标准语。康熙年间,颁布《康熙字典》,雍正年间,颁布《圣谕广训》,设立正音馆,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1909年,清朝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即清末的国语官话。
事实上,所谓的“官话雅言”,在我们今天来看,也属于某种地方话,而且相对于今天的地方话,古代语言更加晦涩。所以,清雍正以前,想跟古人好好用口语交流,难了。
至于那些真正的古代地方话,则更加不成熟,而且是大部分地方话都不太成熟,副词非常少,所以你想表达的内容对方未必听得懂,而对方想表达的内容,你只能理解一部分。
古代的书面用语与口语差异很大,书面用语倒勉强接近现代普通话。实际上,如果我们今天穿越回古代,书面用语将是交流的第一选择。为什么?
因为书面用语不会夹杂多余的口音,也很少见习俗音。看字,比听声音更加直观。
比如说,我们今天说“女娲”,但实际在古代是读“女huá”;项羽,读“háng羽”;又或者你说诗词,李白,读“李bó”,将进酒读“qiāng进酒”。
你不要以为你按照古代典献上的读音就能读对古语,古人的日常读音,跟典献的出入很大。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今天的很多读音,只是借了古音的名,实际上发音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你盯着那些古代音韵,没用。
写成A读成B,或者写成B读成A,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我们今天的读音,很多是后改的。而比如“街”,过去读“gāi”,俊读作“zùn”,学读作“xiáo”等等,所以你拿今天的现代汉语去死抠古代典献上的音韵,完全是错误的。
因此,其实有很多古籍到今天还没能复原。比如古代有一次“会昌毁佛”,消灭了佛门支宗门派约30到40家,保守推断损毁经卷超过50万卷,残余经卷,只有字,但是过去是怎么读的,没人知道。又比如明代的《古今诵集》,收录魏晋至明代民间歌谣,原规模3900卷,现存世3卷半,但就这3卷半,现在也只能用现代普通话来读,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魏晋至明代民间对于每个字是怎么发音的。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都解不开这难题。
综上。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可以与古人交流,但是用口语肯定不行。用文字,勉强能正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