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实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修订稿)
刘 志 渝
我国实业教育勃兴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有其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和经济根源的。彼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短暂的发展高潮,它必然要反映到文化教育上来,必然会涉及对大批实业人才的需求。实业家张謇就说过职业教育从何时开始:“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倡,必须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张之洞也认为,要大力发展近代商业,必须“专习各国语言文字及讲求商务”,以培植为近代商业服务的人才。
民国以前的中国实业教育
19世纪末,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容闳为兴办实业提出建议,“大力兴办各种实业学校以造就实业人才”。他曾对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说,在上海江南制造局旁“立一兵工学校”,“授以机器工程上的理论与实验,以期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械及外国工程师。”曾听后,“极称许,不久遂得实行。”1898年,江南制造局附设翻译学馆和工艺学堂。稍后,何启、胡礼垣在《新政论议》中也指出,学校课目中应包括机器工务、轮船建法、电气制用、开矿理法、农务输畜等科目。这一期间,郑观应在汉阳担任铁厂总办,也深感技术人才不足,主张在铁厂设一结合机器生产的大学堂,以便“将来代替洋匠”。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也是有着实业教育思想的早期改良主义派人物。实业教育实际是为了洋务运动的需要而兴起,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而开展起来。故实业学堂多以洋务学堂名之,如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工艺学堂、福州的船政学堂、湖北的工程学堂,天津、上海的电报学堂,山海关的铁路学堂,江西的蚕桑学堂等等。这些学校的主要特征是,教员多聘请外国人担任,教材亦采自外国,如福州电报学堂“其教习者即电报公司之西士”,天津电报学堂雇用了一批聘期为一年的丹麦籍教习,采用的教材也为外国人所著的专业教材,这时的实业教育带有明显的洋务运动色彩。以上是实业教育兴办的经济根源,即为了实业的振兴而办教育,用教育来促进实业的推进,二者相辅相成。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实业教育勃兴的政治动因。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维新派和具有维新倾向的官员纷纷上书言事,认为非兴教育、改革教育不足以图存。康有为、梁启超就认为中国的贫弱不振在于教育的陈腐和工艺技术的落后,因而“救弊之法,归于废科举兴学校”。洋务派人士迫于形势也连上修备储才、广开学堂的条陈。一时间,设厂自救、兴办教育在变法前夕成为一股热潮,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具体措施之一。变法期间废科举兴学校开办实业教育的议论更是不绝于耳,光绪帝的《明定国是诏》中对此也有所提及。
新政期间,从中央到地方督抚关于创办实业学堂、开设实业课程的上谕奏折不断。1902年,清政府颁布由时任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1903年,又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其中关于实业教育的宗旨及规定作了如下阐述:
一、“癸卯学制”认为,实业学堂是“振兴农,工, 商各项实业,富国裕民之本”,因此必须讲求实业教育。
二、“壬寅学制”提出兴办实业教育之宗旨“就是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种实业并使其日有进步。”
三、实业学堂除补习学堂和实业教育讲习所外,分初等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三类,加上前述两类,实业学堂共分为五大类。
四、 关于课程,各类实业学堂所设科目有普通科(预科)和本科(实业科)。普通科课程有修身(人伦道德)、中国文理(中国文学)、外语、数理化、体操等课;实业课程即学习农、工、商、船政、电报等科的知识技能,包括实习。
此外,实业教育对任教人员也有要求,规定以下几种人可任实业科教员:一、外国教师;二、本省留学外国实业教育之归国者;三、实业教育讲习所的毕业生;四、各种高等实业学堂的毕业生。
由于洋务派人士的推波助澜,加上新政参与者的全力支持,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可谓风生水起,成果颇著。不但形成了较完备的实业教育思想,涌现了一批实业教育家和从事实业教育的洋务派人士,如江苏的张謇,湖北的张之洞,直隶的袁世凯,天津的严修等,其中张謇和张之洞最具代表性。从清末状元转变为中国实业家的张謇,奉行实业救国的信条,他认识到之所以要大力兴办实业教育,首先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他说,“苟欲兴工,必先兴学。”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即实业为教育积累资金,教育为实业培养、送人才。他还认识到,兴办教育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的原则。并且,要培养实业人才,搞好实业建设,除了需要引进国外技术人员,最根本的还应当立足于国内,因此,他决心从教育入手,自力更生培养各项事业的人才。据统计,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还在家乡江苏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堂。
从中央到地方,还普遍设立实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如中央政府设学部、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县设劝学所。全国各地实业学堂也纷纷涌现。据不完全统计,从1904年到1908年4年多时间,全国各地兴办的各种实业学堂达100多所,自重订章程至宣统元年五六年间,全国实业学堂共达254所、学生16649人。这些学堂多数收到了明显成效,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如张謇兴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堂,学生毕业后非但可以供南通实业的需要,并且走到各县各省都能独当一面。这个阶段的实业教育成效还泽被后世。
民国时期的中国实业教育
清帝逊位,民元肇始,中国的实业教育进入发展阶段。民国二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其中大部分内容和“癸卯学制”的规定大体一致。民国六年3月,又规定中学自第三学年起设第二部,志愿于中学毕业后从事职业者可入该部学习(类似于现在的中专或大专)。
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实业教育更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所重视。代表民族资产阶段利益的蔡元培(曾任北大校长),在190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以后,很重视实业教育,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把“实利主义”作为民国教育方针之一。他认为“实利主义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是“强兵富国主义”。他提倡,实利主义教育的目标是着重掌握发展实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增强国家的财力,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的这一观点与清末的实业教育如出一辙,都是强调经济利益,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符合时代进步潮流。
另一位实业教育家黄炎培则提倡“实用主义”教育方针。1913年8月,他发表了《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首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实用主义。他主张教育应以“实用”为指归,针对先前实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弊病,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使适合于实际之生活”,要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改文字教育为实物教育。
民国的实业教育还结出了一颗硕果——职业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的到来,中国的资产阶级益愈感到人才缺乏对实业发展的阻滞。当时多数中学生毕业后,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就业困难(实业教育由于行业垄断的弊端,使得更广大的学子难以进入),愈来愈多的家长希望中等教育能传授一定的谋生技能,减少毕业即失业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1917年4月,黄炎培等人在北京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参加者绝大多数是民族资本家的代表和资产阶段教育家,职教社还创办了《教育与职业》月刊(该月刊延续至今),以黄炎培、蒋梦麟(北大任期最长的校长)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家们,在上面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阐明了职业教育的宗旨,说明了职业教育与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并创办了一所“中华职业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开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先河。经过职业教育家们的大力提倡和亲身实践,职业教育逐渐在全国发展起来。实际上职业教育是扩大了的实业教育,但它所涉及的范围比先前的实业教育要广泛得多,学生人数比之前更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历史局限性
但是,中国近代的实业教育较近代其他国家而言起步是较晚的,19世纪晚期,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与之配套的实业教育也遍地开花。而中华大地仍然是信奉读孔孟之书,仅有的一些企业,也无教育作为支撑,而步履维艰难以扩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有二,一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这本是清末实业教育存在的老问题,自民初仍未解决,职业教育出现后情况稍有好转;二是实业学校本是谋生者的一种预备教育,但学生毕业后能否全部就业是个大问题。据江苏省教育会民国七年至十年的统计,全省甲种实业学校就业的不过十分之六,这严重挫伤了报考实业学校学生的积极性。
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实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它不仅和其他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业教育无法相比,就是和本国尚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远远不够的。根源在于先天不足,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整个经济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仍是很低的,因而实业教育所赖以发展的经济前提并不牢固。加之帝国主义的打压,封建顽固势力的从中作梗,以及封建文化传统陈腐观念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实业教育的发展。此时清廷中的有识之士如张之洞等人充分认识到,兴办企业不仅需要相当数量的高级技术人才,而且更需要相当数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后备力量,在他们的倡导和身体力行的参与下,我国近代实业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艰难起步并发展起来,但他们的地位和所受的传统教育都给他们的教育思想打下了极深的封建烙印,他们循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老路,认为只要把教育纳入封建政治的轨道,实业教育和其他教育就会按照他们的理想起到富国强兵、挽救大清颓势的作用。然而讽刺的是,实业教育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资本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最终埋葬了清王朝。
信奉“实业救国”的蔡元培、黄炎培、蒋梦麟对实业教育更是倾注了满腔热情,他们身体力行为实业教育鼓与呼,一时间各种实业学校、职业学校纷纷开办起来,虽然规模不大,且分布也极不平衡(绝大多数集中在京畿和沿海,内容很少)但它对改变单一化的传统封建教育结构和内容效果是明显的,对近代实业人才的培养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近代实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总是很复杂的因而它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单一化的教育结构必须改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水平必须大大提高,在当前要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的建设人才,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刘志渝
2020年5月30日于寓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