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逻辑推理,好处一箩筐,谈几点比较实用什么是逻辑推理法。
第一个好处是,在未知的情境中,懂得采取假设性思维。在商业环境中,有很东西不确定,信息总是缺乏,无论你再什么搜集。
因此要对已知的一些信息,对未知做出超出事实支持的假设或猜测。
大胆做出一系列的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N
基于假设出发去思考。
假设+判断去推理出新的结论。
再拿事实(Reality)来检验新的结论。
如果事实证伪新的结论,那么假设就被否证了。
懂得逻辑推理,就懂得了一种对未来进行猜测,并检验猜测。
第2个好处是,检验大脑里的持有的观念。真相在外部的世界,而大脑里的观念,有时我们直接会做为推理的基础,直接根据观念推理出一个结论,但却从来不对观念进行检查。
如果懂得逻辑思维,就可以对观念进行证伪。
第3个好处是,借助逻辑思维去观察事物逻辑框架是会涉及属性,属性有性质属性和关系属性。
通过性质属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观察一个事物自身具有哪些性质属性。
通过关系属性的思维,我们可以观察一个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样即可以观察事物自身,同时也观察了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观察就比较全面。
最后,给大家介绍自己的2个专栏专栏1:认知框架君谈逻辑思维
专栏2:从0到1设计出一个简单的框架
这两个专栏都是谈逻辑思维的,喜欢的可以前往订阅。
要解释逻辑推理,得先引入一个概念,叫做「线性思维」
所谓线性思维,就是将两件事,两个概念,像一条线一样串联起来,彼此关联,相互连接。
我们思考问题,也可以靠连接来完成,由A推导出B,由B联想到C:
线性思维是学习逻辑思考的前提如果无法有效的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你的思维就会变得一片混乱,甚至表达都成问题,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听的人根本抓不住你的重点;突然蹦出一个结论,也没有证明的过程,让人听了发懵…
那你该如何建立各种概念、事物之间的链接,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有逻辑呢?
接下来,我就来讲一下建立事物之间的连接并进行逻辑推理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连接方式:三段论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大前提 → 小前提 → 结论」式的推理过程。
其基本逻辑是:如果大前提是什么,且小前提是大前提的一部分,那么小前提也是什么;
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比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法军猛烈进攻,法军为了避开德军锐气,便将自己的部队隐藏了起来,德军一时失去了攻击目标。
德军指挥官下令侦察敌情。有一天,德军一名军官用望远镜搜索时,突然发现了前方慢慢地爬出了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晒太阳。
于是德军军官根据波斯猫的出入地点,找到了法军指挥所,并一举摧毁!
一只波斯猫竟然毁了一支部队,这是如何推理出来的?
(大前提)法军高级指挥官喜欢养名贵的波斯猫;(小前提)前方阵地有名贵的波斯猫;(结论)所以,前方阵地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官。(大前提)法军高级指挥官住在法军高级指挥所内;(小前提)前方阵地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官;(结论)所以,前方阵地也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所!
第二种连接方式:归纳法所谓归纳法,就是由「结果」出发,寻找「原因」;通过观察、比对、分析,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的过程。
那么如何归纳呢?
十九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对归纳法做了一次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探索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穆勒五法。
求同法求同法,通过大数据比对,找到「相同点」从而发现线索。
2. 求异法
被研究的现象在不同场合出现,而在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就有因果联系。
3. 求同求异并用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又称契合差异并用法,是英国哲学家穆勒提出的,探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它是这样来探求现象间的因果联系的: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一组场合(正面场合)中,只有一个唯一的共同情况: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另一组场合(反面场合)中,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个差异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例如,人们种植豆类作物如大豆、豌豆、蚕豆时,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而且豆类作物还可以使土壤增加氮;而种植其他作物如小麦、高梁、玉米等时,则没有这种现象,即土壤中未增加氮而且要给土壤施氮肥。经过研究后人们发现,豆类作物的根部有叫做根瘤菌的东西,而非豆类作物则没有。由此人们作出结论:豆类植物的根瘤菌能使土壤中增加氮。求同求异并用法可用公式表示为:求同求异并用法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4. 共变法
共变法有助于研究者通过考察某些现象同时存在、同时变化的状况,检验并确立诸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期最终发现影响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则。作为唯一一种可用于史学研究的科学归纳法,共变法对于当代史学的科学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5. 剩余法
例如,天文学中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了剩余法。
1846年前,天文学家观察到,天王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有四处发生偏离,他们已知,三处偏离是因为受到了其他已知行星的引力所致,而另处偏离原因不明。于是,科学家们认定,剩下的该处偏离也应是另一未知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根据这一假定,天文学家们运用天体力学理论,计算了未知行星的轨道。结果于 1846 年 9 月 18 日,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在与计算相差不到一度之处发现了这颗未知行星——海王星。
第三种连接方式: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拿一件事来理解另一件事。
小米生态链中,有很多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生意,比如毛巾、床垫等等。小米不是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吗?怎么现在不科技的也做呢?
小米科技的副总裁刘德说:“这类生意对小米来说,是「烤红薯生意」,什么意思?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亿用户了,其中2.5亿是活跃用户。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等科技产品之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的日用品。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一些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这就是「烤红薯生意」。”短短5个字,就把这个事情概括清楚了,通熟易懂而又透彻传神。
类比法,就像你大脑里的「封装技术」
它帮助你把一些极其复杂的逻辑,概念,信息,用一个非常简单易用的外壳给包裹起来,你一看到这个壳,不需要理解里面的具体构造,就知道他是什么,能怎么使用,从而能帮助你降低认知负载,提高思考效率。
比如,你的公司网站也拥有富余的流量,你就可以马上联想到,也可以试着做一做「烤红薯生意」,而不需要再复杂的解释一遍…
具体怎么锻炼
学习新知识后的连接练习如果,你刚学到一个新规律
就可以试着找到一个现象,然后用「三段论」做出一番预测。
比如,你刚学会了供需理论,就可以试着结合目前的大豆产量,市场的需求状况,预测一下明年大豆价格的走势…
结果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与你的既有认知连接起来...
如果,你刚学到一个新概念
你就可以试着寻找一下,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归纳法」出这个结论?
如果,你刚学会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
那么你就可以试着用「类比法」,寻找一个简单、形象的物体来给它做一次封装,让它变得更简单易懂。
2. 练习写作和演讲
除了刚学会新知识后的连接练习,你还可以通过练习写作和演讲来锻炼自己的线性思维能力。
这两种方式不能像思维导图那样,把所有的知识,彼此的关系,都平铺在一个平面上,而必须通过线性的方式展开。
因此,上下文之间就需要很强的逻辑关系来连接,需要结构严密,经得起推敲才行,不然读者就会看不懂,或者理解起来很吃力,或者你的内容破绽百出…
有些人说,写作和演讲是把学到的东西输出出来,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其实,输出并不是重点,而是通过输出的手段,强迫着你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建立起结构严密的逻辑连接,这才是重点!
因为只有发生了连接,特别是需要输出,让给别人能听懂的,逻辑严密的,高质量的连接,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微信公众号:六段社群转载自:谢春霖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一下哟,我是六段社群小六老师,陪你一起学习职场知识~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点个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