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参加高考,能考上本科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海南教育还很落后吗。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班上就有好几位来自内地省份的高考移民。就是希望能在海南参加高考,可以考个好大学。
那么,在海南参加高考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每年海南参加高考的考生相对全国大部分省份来说会少很多,所以竞争也相对比较小。比如我大学是在湖南读的,听湖南的同学说他们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几十万,而能考上本科的考生可能只有一半左右。海南每年就只有几万考生,只要你高中好好学习,考个本科学校还是非常容易的。
第二,海南高考试卷相对比较简单。记得我高考的时候,用的是全国卷(一)。而我读大学所在的湖南,他们是自主命题。我见过他们高考试卷,对于我这种学渣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太难了!
第三,海南高考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这里说的是相对,如果你要是想在海南考清华北大的话,那也必须是人中龙凤才行。比如我的高中,每年也就一两个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这些学生就是我们学校的卧龙和凤雏。
大家都知道,海南考生的分数都是转换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转换分是怎么转换分。
以我读大学的湖南省为例,他们没有什么所谓的转换分,就是原始分,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我当年高考的成绩是597分,被录取的是湖南的一所二本大学。而跟我同班的湖南同学,他们有不少人跟我一样,也是考590多分。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的590的分跟我的590分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人家是实打实地考了590的分,如果这个分数放在海南,我觉得转换分至少在700分以上,妥妥的可以考个一本的好大学。然而因为他们是湖南考生,竞争实在太大。
但是,如果你不是海南籍的高考考生,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在海南参加高考的。比如你的学籍必须要在海南满6年,你的父母其中一方必须在海南交社保满6年,在海南居住满6年这样的条件。否则,你就算在海南参加高考,即使你的成绩特别优异,那也报考不了985、211这样的院校。相关的政策大家可以自己去查看。
再过20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了,在这里祝全国的考生朋友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预祝:金榜题名!
提到苏轼,应该这么说,其一生颠沛流离,却总是乐观豁达。也因此,苏轼最让后世之人感动的,就是他不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都能够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保持一种心系天下的伟大胸怀。
被贬海南,颠沛流离苏轼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是在被贬的地方就是去被贬地方的路上,用颠沛流离来形容应是比较恰当的,而被贬海南的生活更可以用惨来描述了,因为当时的海南可不像想在那么美丽宜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蛮荒之地。
据说苏轼漂洋过海的来到海南后,连个能遮风避雨的庙都没找到,最后只能在大树底下刨一个坑,好歹是把住的地方解决了。再说吃,当时的海南什么也没有,肉没有,盐没有,药没有,几乎什么都没有,一切生活所需都得都从海上运来。苏轼作为被贬之人,想得到这些东西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有的时候台风来了,就没了吃的,只能忍饥挨饿了。可以说是一旦被流放海南,几乎是九死一生了,可能这也正是宰相蔡京所希望看到的,但苏轼恰恰没有遂了他的愿。
乐观豁达,流芳千古苏轼在海南儋州期间,不仅没有魂归南海,而且还留下千古芳名。
在海南的3年里,他教当地老百姓学习栽种、酿酒、作墨,过着自种自食的田园生活;他与各地俩看望他的朋友相互唱和,写下大量诗文;他传教授业,海南人士多从之游,他的学生姜唐佐“白袍瑞合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考中举人者。
苏轼在推动海南文明进程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一为破除当地迷信思想,二为开创了海南教育之风。而海南人民为纪念苏轼的功绩,在恍榔庵原址建立了座书院,也就是今天的东坡书院,以此来表彰苏轼对海南教育的贡献,可以说,因为有了苏轼,才使得海南人民走出了原始落后的蛮夷生活。
我是盛说纷纭,聊聊历史风云人事,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