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琪玛”的名字很洋气狗屎糖名字的由来,过去我一直以为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昨天看《雍正王朝》中的一段:康熙帝听到太子说胤禛不善治国之道,他不接话,转移话题说,“天津桂顺斋进贡来的萨琪玛,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样,李德全,给大人们各上一些尝尝”。噢,这才知道,洋名沙琪玛是国产的。
说起沙琪玛,也称萨琪玛,那可是过去清朝宫廷名点,是从满族传过来的。沙琪玛是满族语的音译,意思是“狗奶子蘸糖”。
萨琪玛口感绵甜松软,色泽金黄,入口即化,味道香甜,营养丰富,深受国人喜欢。
萨琪玛的传说:
据说萨琪玛名字的由来,是从清朝一位将军和一个厨师开始的。
当时,在广州任职的一位满族将军,姓萨,他平日里最喜爱骑马和打猎。每次获得猎物回来,都要来点儿小点心解馋,要求厨子上的点心不能重样。
一次,这位将军出门打猎前,对厨子说,我回来,要做点新鲜点心儿尝尝,如果不能让他满意,回家他吃了这个厨子。
厨子一听,被吓得慌了神,失了魂。后来在做点心时,把裹好鸡蛋液和刚下锅的点心不小心给炸碎了,偏偏将军这时回来了,催着上点心,厨子一急,嘴里骂了一句“杀了那个骑马的!”。慌忙忙把点心端了上来。
没想到,萨将军吃后很满意,他问厨子,这道点心叫什么?厨子灵机一动,随口答道∶“杀骑马”。萨将军却听成了“萨骑马”,很是高兴。
就这样,这道具有满族特色的拌糖油炸小面条就以“萨琪玛”的名字沿袭了下来。
后来,传来传去,叫法也多起来,“沙其马”、“沙其玛”、“萨琪玛”、“萨其玛、“沙琪玛”、“赛利马等等。
后来,清军入关,沙琪玛也就被满族人从东北带进了北京,很快就在北京开始流行。沙琪玛以其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优点,赢得人们的喜爱,成了清朝出了名的小吃。
又从北京传到香港,到了香港,沙琪玛的名字有了大的变化,人们称之为“马仔”。由于赛马俗称“赌马仔”,所以香港人认为吃了沙琪玛后,便可在赛马中获胜,就是为了取个彩头。
关于沙琪玛的做法,在清人《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沙琪玛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状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另外,《光绪顺天府志》中也有记载:“赛利马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糖及猪油蒸成,味极美”。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