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认为就是怪电商喽!然而,很多实体店却没有这么认为,而是在仿、跟、抢电商的路,还会欢迎电商同走地上的路为何日本实体店会把电商干掉。
事实上,实体店在地上也并没有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反倒还用手机在空中又开辟了一条渠道,至少能拉近与网上客户的距离,加一起是"两栖″——线下加线上,而且,实体店早就既是体验店更是售卖店,一直综合着,这就是说干零售的路还宽阔、立体了。
另外,由于有了电商,实体店明显加强了客户服务和自我宣传,很多小区的便利店早就实行送货上门了,居民用手机"下单"后随即送到屋内。
实体店更有直接去到电商平台那里去开网店的,没有转行但换地方了,听说也是有越来越不好做的,主要也是由于成本加大了,会不会有很多重回地上?
实体店还看到了,电商大平台也开始下到地上,走开实体店的路了,叫做新零售,倒是比自己多了1个"+″——物流,就是送货上门吧,正在思考和谋划自己应该怎么办的事。
也能或者也该吗?那些离开或者跟着电商回来开实体店的网店都能做物流吗?欧美实体店没有做物流,怎么还是零售业的主流呢?要是学习日本实体店也送货到家,国内客户也会给送货人小费吗?
很多实体店肯定清楚不能怪电商。祖宗与电商是同一个,开创了商业路,现在自己与电商是在同业、同域零售同质的货品,只是渠道不同,优势也就不同,而对于购物者,电商的便宜价、距离近(隔屏)、送上门这三大优势,都是由于成本低,成本低却不是电商自己创造的,尽管是与生俱来的,尽管是不平等的,却根本怪不着电商。
电商是借助从外部得到的优势与实体店作差异化的竞争,在国外的电商开路鼻祖却没有借助到这个外部的优势。
怪电商的,应该是另有其人。
城市地上的商业街可以认为是电商让实体店凋零,导致街上的各条路人流不大了,担心变得愈发冷清清、空荡荡。
城市也可以认为是电商影响了市主中心区、次中心区和主干路周边的繁华,也许还会认为满大街跑、满小区转的快递小哥车虽然是新景象,却又不那么美,还可能认为那般年轻的那么多小哥干这个活儿终究不是个事。
商业街上、实体店旁的服务店会不会怪电商?会有,但不会很多,流通业的变化自然会影响服务业,服务业的直接竞争对手却又不是流通业,尽管也受到了成本高的困扰。
很有可能,实体店还乐见电商平台落地上、盼着昔日比邻的网店回街上,服务店肯定是乐、盼的,商业街和城市更乐、更盼了。
各位看官,我们不妨按这样的“大势所趋”展开或推理一下,届时社会将是这样的:
1、人民群众平时都可以四门不出了,一天从早到黑只要呆在家拿几个快递就可以了;
2、妇女们都解放了,原先卖衣服的、卖手机的、卖茶叶的、卖票的…都可以回家了,平时只需要在家做做饭、带带娃儿、拿拿快递就可以了;
3、男人们也不用上班了,天天搬一个板凳儿,叼着一根烟,端上一杯茶,看着人工智能干活儿就可以了。
流水线上的工人们也可以回家了,都交给机器人去办呗。
4、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为了生计都被迫去当骑手,送外卖了,跑快递了。
……以上种种,就是电商垄断市场的必然结果,试问这种状态难道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生态吗?如果任其发展,社会将无足够的工作岗位来支撑就业,长此以往必生乱,届时则悔之晚矣。
二、电商的本质是什么?
电商其实只是一种营销上的创新,通俗点讲电商是体量巨大的中间商,电商是体量巨大的房东。
即电商是中间商,电商是房东。
三、电商便宜的真相是什么?
追根究底,电商表面上便利一些背后的代价就是让传统的中间商失业,让原来社会的“中间商”无路可走。
社会有一怪相:人人都在骂中间商赚差价,但其实咱们每个人都是中间商。贼喊捉贼,岂不荒缪?
殊不知正是这种“中间商”的存在,给社会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工作岗位,为社会提供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从而让社会经济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
四、人工智能具有两面性,用好了为社会做贡献,用不好社会会因此而受伤。
试问:如果普通的老百姓都失业了,东西卖给谁?谁还用的了人工智能呢?
草根坩泽认为:社会进步最大的体现就是创造足够多或更多的工作岗位,让老百姓有口饭吃,而不是让更多的人失业,否则必将引发反噬。
凡事都有个度,过之则引火烧身。
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创新是以“干掉工作岗位”为代价,则必须伸出行政调整之手,方能纠偏以成正解。
回答完毕,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