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居民出游意愿增强,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多家文旅企业近日晒出的半年报印证了这一点:2021年上半年,30多家企业营收呈现正增长,20多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展望全年业绩,虽然暑期新一轮疫情对市场影响尚未散去,但各家上市企业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积极寻求转型,布局核心业务,为行业全面复苏时刻准备着。
看基本面
超半数企业扭亏为盈 靠的是什么
本报记者 鲁 娜
综合40余家A股、港股及美股文旅企业已披露的中报业绩看,在行业环境相对平稳的上半年,在线旅游企业逐渐摆脱了疫情阴霾,拥有景区业务的企业复苏能力增强,而以传统旅游服务为主的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尽管国内疫情的局部反复仍然会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产生影响,但行业主体也在积极谋变,这里面或许隐藏着新的增长密码。
30多家正增长 20多家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国内文旅上市企业成绩如何?中博文旅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上市旅游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恢复情况良好,超过六成企业扭亏为盈。但同时,西域旅游、大东海A、米奥会展、大连圣亚、腾邦国际5家企业因业绩不佳被披星戴帽(因亏损而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从2021年上半年文旅企业的财报来看,已有33家文旅集团呈现营收正增长,仅有4家文旅集团营收下滑,净利润为正的已有22家,净利润为负的有18家,亏损收窄的有12家,整体恢复良好,扭亏为盈态势明显。”迈点研究院资深分析师高满霞说。
与2020年中报业绩几乎全面沦陷相比,今年的中报业绩透露出更多积极信号。根据目前已公布业绩的A股、港股、美股近50家文旅企业2021年上半年经营数据,中国中免、华侨城A和美团(仅到店、酒旅业务)营业收入较为靠前,均超过百亿元。从净利润看,以中国中免、华侨城A和同程艺龙为代表的企业喜迎复苏。
今年暑期前,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复苏强劲有力,这也是2021年中报能够呈现较好业绩的基本面。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18.7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恢复到2019年同期六成;国内旅游收入达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
高满霞认为,2021年,国内进一步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成果,伴随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虽然存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压力,国内疫情整体呈现有效控制态势。旅游市场企稳复苏,逐渐以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体,旅游消费信心稳步回升,产业发展稳定性持续加强。除了宏观环境的利好因素外,旅游企业持续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采取有效的产品服务创新、业务体系重构、管理运营整合,对利润增加均实现了正向提升效应。
景区板块:创新、整合促回升
2021年上半年,景区类上市企业业绩逐步回升。除西安旅游、张家界、桂林旅游、曲江文旅、长白山等亏损外,天目湖、黄山旅游、丽江股份、九华旅游、金马游乐、三特索道、云南旅游、峨眉山A等景区类上市企业均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云南旅游不仅实现盈利,也是唯一实现同比上升的景区类企业。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51.58%,实现归母净利润1018万元,同比增长高达863.38%。云南旅游在公告中称,其积极利用协同效应,在文旅综合体运营板块、旅游综合服务板块、旅游文化科技板块分别实现营收4770.82万元、2.17亿元、3.71亿元。不过,由于国内局部疫情的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云南旅游传统旅游业务的复苏步伐。
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反复,跨省团队游面临不确定性,而短途游、周边游迎来机遇。天目湖抓住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以周边农庄、景区、酒店等抱团形成合力,提升游客停留时间,从单一景区变为度假目的地,一站式休闲度假模式优势显现。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不过,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该公司净利润减少约1000万元。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天目湖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其经营单点突破并整体协同,切入产品、渠道和营销新玩法。
在亏损梯队方面,景区类上市企业的亏损原因大多集中在对门票收入、客流量依赖性较强,因此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较难突破原有的营收结构。不过,虽然没有扭亏为盈,但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如张家界虽受本轮疫情影响较大,目前武陵源核心景区、天门山景区和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等已逐步恢复开放,并通过门票半价优惠政策,航班、旅游专列、旅行社奖补措施,网红直播旅游节等旅游营销活动,有序促进旅游复苏。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推进,各地疫情防控趋稳,加之人们对出游的意愿明显增强,景区经济得到一定复苏。不过,局部疫情的时有发生依旧是景区类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传统旅企:冰火两重天
上市文旅企业队伍中,复星旅文、众信旅游、凯撒旅业、岭南控股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复星旅文受到疫情冲击较为严重,财报显示,上半年复星旅文净亏损达20.05亿元,主要板块地中海俱乐部整体营收同比下降约64.2%。
上半年国内游虽已在逐渐恢复中,但国内局部疫情的反弹依旧影响人们出游,旅行社整体业务并不乐观,复苏之路依旧任重道远。其中,以出境游为主营业务的上市文旅企业正准备通过合并来抱团取暖。
6月28日,众信旅游与凯撒旅业双双披露交易预案,凯撒旅业将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众信旅游,共同解决发展问题、资金问题。截至半年报披露时,合并所涉及的尽调、估值等相关工作尚未完成。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众信旅游实现营业收入约2.93亿元,同比减少75.96%,归母净利润亏损1.23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6亿元。凯撒旅业实现营业收入约5.75亿元,同比减少35.33%,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69亿元。
中青旅在上半年则实现扭亏为盈。半年报披露,中青旅上半年净利润为3362.4万元。上半年小长假较为集中,国内旅游如火如荼,给中青旅的景区业务打了一剂强心针。其中,乌镇景区的营业收入在清明节假期恢复至2019年同期数据的七成,“五一”假期和端午节假期的营业收入基本与2019年同期持平;古北水镇景区的营业收入在清明节假期和“五一”假期恢复至2019年同期数据的九成,端午节假期的营业收入基本与2019年持平。
在免税市场,中国中免交出了极为亮眼的成绩单。公告显示,中国中免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5.26亿元,同比增长83.98%;归母净利润为53.59亿元,同比增长475.92%。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的实施,正在持续利好中国中免的业绩增长。
在线旅游板块:受益线上化
2021年第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3个小长假带动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增长。在此背景下,OTA(在线旅游)平台开始扭亏为盈,深耕大众旅游市场的同程艺龙把握了市场复苏的机遇,第二季度以及上半年财报整体业绩增长亮眼,实现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70.1%,经调整净利润6.9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同程艺龙的各项核心业务表现超越了疫情前水平:国内住宿预订间夜量增长超65%,国内机票销量增长近30%,汽车票销量增长超过270%。
同程艺龙的强势回血,不仅因为国内旅游的复苏,还有疫情加快了旅游市场线上化的脚步。如今很多景点都取消线下购票,在线旅游平台成为景区预定门票的主要窗口。后疫情时代,短途、高频成为人们出游的新方式。随着用户对短途、周边游以及乡村游的需求提升,下沉市场的需求也在被释放。小镇青年、农村居民正在成为出游的新生力量,消费下沉现象值得关注。同程艺龙提早布局下沉市场,成为增量市场发展的受益者。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非一线城市用户在同程艺龙注册用户中占比达86.6%。
途牛也实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收入正增长,同时经营性现金流也再次转正。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途牛净收入同比增长373%,环比增长108%,亏损明显收窄。
展望全年业绩:谨慎乐观
高满霞表示,在暑期国内局部疫情反复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上市文旅企业的恢复发展态势被迫停止,重新恢复需要更多的时间。不过,目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个省区市已陆续开放景区、恢复跨省游业务,行业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
对于下半年旅游市场,许多上市企业在财报中明确,三四季度表现会有下滑,但依然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旅游业既是一个敏感性行业,易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影响,同时它也是一个韧性很强的行业,在经历外部困顿之后往往复苏反弹的劲头也比较足。今年上半年上市旅企的成绩单整体表现尚可,一些企业甚至实现了盈利,不少企业亏损收窄,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在减弱。”法制日报社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易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旅企都在左奔右突寻找活路、谋求转型,事实证明,高度市场化的旅游业要发展,还是要靠自身的创新发展。
在常态化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开一合之间,文旅企业的能力和智慧受到考验。
看主题公园
聚焦市场需求 促进文化旅游消费
本报记者 鲁 娜
对不少主题公园来说,2021年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首个完整运营的年份。今年“五一”假期,国内迎来出游高峰,海昌海洋公园各园区接待量突破历史同期峰值,北京欢乐谷单日营收达千万元,华强方特同样迎来客流高峰。种种市场表现为行业反弹注入强心针。
具体来看,8月25日,华侨城A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14亿元,同比增长34.41%,实现净利润23.66亿元,同比增长15.09%。其中,旅游综合业务实现收入189.22亿元、毛利46.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93%、24.98%,毛利率24.76%。
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华侨城A旗下26家景区、25家酒店、1家旅行社、6家开放式旅游区、1台旅游演艺共接待游客2848.2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60%,主要是因为新增西安欢乐谷玛雅海滩水公园、襄阳奇趣童年亲子乐园、顺德欢乐海岸PLUS、扬州梦幻之城等文旅项目;按可比口径,其业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恢复情况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下半年,华侨城文旅相关子公司将在做好现有项目运营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变革,继续做大做强文旅业务,进一步做好成熟文旅产品提质升级,继续推进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改造提升;加快完善文旅项目布局,推动济南华侨城欢乐荟二期开业,加快推动襄阳华侨城奇幻谷、中山欢乐海岸、肇庆卡乐小镇、巢湖半汤温泉小镇等项目建设;聚焦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旗下文旅资源整合策略,策划推出一系列文旅主题节庆活动和文旅体验产品,推动文旅消费不断扩大。
华强方特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22.12亿元,同比增加51.04%;净利润为8963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4339.9万元大幅提升。在港股上市的海昌海洋公园,今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复苏之势,实现收入13.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6.9%,亏损由上年同期8.76亿元,缩窄至2.77亿元。亏损缩窄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控制、旅游市场在本期内相对去年同期有所复苏、海昌海洋公园收入增加所致。不过,大连圣亚虽然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亏损也同比收窄,但由于此前年度报告中披露的营业收入与前期公告披露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7月20日,上交所决定对大连圣亚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另一方面,9月中旬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正式投入运营,在此影响下,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主题公园市场,也正迎来巨大变化。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表示:“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开业,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京津冀主题公园的客流,但同时对国内主题公园带来一个拉动作用,倒逼周边地区的主题公园对内容、IP和品牌进行创新。为应对竞争,周边主题乃至全国的主题公园,都将进一步强调差异化。”
看文化演艺
应对疫情“灰犀牛” 着力促进产业融合
本报记者 于 帆
8月26日,有着“旅游演艺第一股”之称的宋城演艺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宋城演艺上半年实现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159.66%,其中现场演艺业务收入为5.7亿元,旅游服务业务收入为1.4亿元,演艺主业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70%以上。公司积极利用疫情平静期开展经营,盈利能力加快恢复。
过于依赖游客流量,同时负担庞大的演出人员团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文化演艺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宋城演艺作为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转型。宋城演艺在近期的答投资者问中提到,公司近两年正在从“千古情”系列向演艺公园转型,从旅游目的地向一二线城市并行,因此,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
比如,今年4月29日开业的新项目上海宋城,拥有5个剧场、7000多个座位,项目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五一”小长假期间收入超2500万元,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客单价创宋城所有景区新高,成为公司城市演艺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并为后续的佛山、西塘和珠海等储备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一些企业不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尝试更多发展模式。
曾打造出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第一部大型情境体验演出《又见平遥》的三湘印象,8月12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年上半年,三湘印象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430.04%。财报显示,三湘印象上半年文化演艺业务强劲复苏,上半年累计接待观众人数较2020年同期增长456.80%,总体票房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519.24%。尤其在今年“五一”期间,旗下剧目已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多部剧目更是出现临时加演的情况。
与此同时,三湘印象还加速布局文化产业,联合湖南广电,从内容、IP、文旅、未来4个方面深度合作,推进“三湘—芒果”计划。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端午期间双方宣布进军“剧本杀+文旅”百亿市场,在汨罗共同开发打造沉浸式“万人剧本杀”项目。
相比宋城演艺,三湘印象的转型之路启动得更早一些,2015年公司启动转型升级,并于2016年收购了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走上“文化+地产”双主业融合发展之路。公司明确表示,将继续深化“文化+地产”双主业发展战略,明确双主业协同发展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晓欢在《实景演出促进产业内产业间深度融合正当时》一文中提到,“实景演出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类型,以其规模大、见效快、带动性强的优势迅速成为各地拓展旅游业态和市场空间的新宠,也成为当下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然而面对疫情,实景演出天然的优势反而成为企业发展中脆弱的环节:疫情反复,演出停摆怎么办?疫情防控常态化,景区客流受限,实景演出怎么办?
对此,张晓欢建议,促进产业间融合。实景演出既可以作为单独的旅游吸引物来运作,也可以和其他旅游项目联合起来运作,形成多种旅游特色相互加持的合力。实景演出应与当地其他文化资源、旅游景点、运动养生、休闲娱乐等项目紧密结合,形成不同项目和不同产业间的联动,实现实景演出与其他文娱产业协同发展。
对于行业来说,像宋城演艺、三湘印象这样的龙头企业已经给出了方向。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