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高驰弘 贾晓雯 徐坊
这些年,湖州人越来越愿意留在家门口看病了。
数据显示,湖州的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分别稳定在70%和90%以上。
日前,2022年度浙江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结果公布,湖州市继续蝉联全省地市第一,实现“五连冠”,还实现各区县考核均为优秀,成为全省唯一全市域全优秀地市。
这座小城,人口数量、GDP总量、单体医院水平等,在浙江各个地市排名都并不靠前,却成了医改“优等生”。
湖州做对了什么?
分级诊疗:家门口就有好医院
以往湖州人看病,不管大病小病,都习惯往大医院跑。这就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
对此,湖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快构建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在湖州市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午时分,一名20岁出头的邹姓小伙冒着烈日匆匆赶来。挂号、候诊、就诊,全程5分钟就完成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就在附近工作,趁着午休时间过来的,“毕竟只是个小小的感冒,去市级医院看病,挂号、排队,说不定要耽误半天时间。到这里方便,医生水平也很不错,现在有点不舒服我都习惯来这里。”
如今,湖州市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能力进行膝关节侧位DR检查。受访单位供图
湖州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成为湖州市中心医院医疗保健集团的成员单位后,市中心医院的人才、资源、理念源源不断下沉,不仅让基层医生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提高,更让B超、心电图、胃肠镜等新的检验检查项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地。
记者走了一圈,发现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国医馆、全科医学馆、中医治未病中心、妇幼诊疗康复中心等特色诊室。
“这里能看的病多了,药品处方和市级医院一样,检验检查结果也都互认共享。患者愿意来了,我们基层医生的获得感也大大增强了。”该院医生顾勤萍说。
智慧医疗:点点手机护理到家
过了去哪儿看病更方便这道坎,去过医院的都知道,在医院问诊、付钱、排队,以及后期的护理等事项也都是非常麻烦的。
而数字化改革则催生出更方便、更智慧的就诊方式。
近日,湖州市中心医院介入放疗科的潘文艳护士接到来自微信小程序“浙里护理”上的“派单”。患者居住在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某小区,订单需求为“输液港护理”的上门服务。
湖州市中心医院全景。受访单位供图
随即,潘文艳拔打对方电话详细了解情况,对病人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并约定服务时间为两天后的晚8点。
原来,该病人选择居家治疗后,因输液需要,仍需每周更换输液港针头,但因家住楼层较高,上下楼困难,自行前往医院更是难上加难。“出院时,病人的家属得知我们医院有‘互联网+护理’的服务,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了单。”潘文艳说。
周日晚,潘文艳穿上印有“湖州居家护理”的马甲,带上相关器具器材向病人住址出发。在做好耗材、病人情况等信息记录之后,她开始进行护理并同步录音。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护理过程较为顺利。“病人和家属都表示满意,很快就完成了签字确认。”潘文艳说。
数字化带来的就医效率提升,也让普通老百姓受益匪浅。在南浔区,通过“5G+社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当地为百姓健康配上“贴身管家”,定期跟踪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随时发出预警。
“朱阿姨,我在后台看到您血糖有些波动,药有按时在吃吗?”近日,南浔镇頔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王丹萍医生对两公里外的糖尿病患者发起了远程问诊。
“之前,我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理想。有了这个平台,现在心里有底了。定期有健康评估报告生成,医生也会及时调整用药。”朱阿姨告诉记者。
此外,湖州还推出“影像云”,在全市域取消塑料胶片,成为全国首个“无胶片城市”,节省了胶片支出;“云药房”,建立中央审方模式和互联网药品供给体系,实现“处方全市流转、药品全域共享”等数字化项目。
医保改革:医院能看的病更多了
湖州靠近上海、紧邻杭州。发达的经济,便捷的交通,让湖州人对医疗需求的期望值进一步增高,纷纷涌入大城市。
湖州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在进行远程会诊。受访单位供图
“这样一来,老百姓不仅自己得多掏钱看病,路费住宿费停车费也要花费不少。而且,医保基金消耗增加,本地医生的医疗水平不断下降。”湖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2020年起,湖州市全面推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下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德清县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生来告诉记者,这几年,德清县以医共体建设为基础,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区域总额预算下,以健康为导向,医保基金按人头(按人群)打包给两大医共体。如果医共体辖区老百姓健康管得好,不生病,少生病,医保结余的钱,医共体可以考核留用;如果老百姓健康管得不好,或者医疗服务能力不能让老百姓满意,老百姓就会“用脚投票”,到医共体外就诊。
“这就倒逼我们县医共体提升医疗能力,能治疗更多的病,把患者留在辖区内。”宋生来说。
近日,79岁的王老先生在家中突发晕厥,由120救护车送至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该院内科医疗团队成功为他植入一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20多分钟。
王老先生的生命能够及时挽回,正是得益于德清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新市健保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市健康保健集团牵头单位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深入分析县外就诊患者数据,针对性加强专科建设。
例如,县外就诊中,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较多,该院开设了心血管科;血透去上海杭州医院就诊多,就开设了血液净化中心,购买专业设备、培养专业人才;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及重症单元也从无到有,提高了医院整体实力和救治能力。
医防结合:把慢病控制起来
如果医生只治不防,病人就越治越多。
近年来,湖州市深化“医防融合”,建设高效医疗,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为重点,城乡同质同标的免费体检制度为抓手,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重点疾病的早诊早治。
在长兴,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到对辖区居民健康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使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长兴县和平镇卫生院副院长张志云表示,“对老百姓慢病的养护、监测更到位了,慢病的并发症也少了很多,老百姓也更加信赖我们基层医院。”
胡自成是长兴县和平镇新港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也是居民口中的“亲儿子”。他负责的辖区内有70多名居民是重点关注对象,需要上门服务。每天,胡医生都会安排几户上门看诊,骑着小电驴走街串巷。
“我的高血压,就是被胡医生管牢的。”今年67岁的杭全芳告诉记者。在2016年被定为高血压3级,再加上有家族遗传史、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胡自成对他格外关注,每月随访。
“不能抽烟喝酒了,要按时服药,饮食方面也要低油低盐。”胡医生的句句嘱咐,杭全芳都听进心里。血压稳住了,现在杭全芳唱起越剧来,也没了后顾之忧,“现在有个头疼脑热,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小胡医生。”
而在距离安吉县城近30公里的山川乡九亩村和船村,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唯一的责任医生,95年的“村医”谢坤这些天多了个任务:为村民送三伏贴。
为方便农村特别是高山村群众看病,安吉从各村选拔出首批44名热爱中医药、有志于从事村医的青年农民。经过4年师承定向培养培训,2022年以来,已有30人取得中西医诊疗资质。
“村医”们除了给村民配药,看一些常见病外,更多的是从事慢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事务。从2022年底到现在,谢昆就一直在关注船村、九亩两个村107位65岁以上慢病人群的健康状况。
据悉,2022年,湖州市已累计完成重点人群重大疾病筛查17.26万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分别达到72.35%和72.0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