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华、中国的出现是有先后关系的,要准确理解其渊源,首先需要从“华”字入手,进行分析探讨研究,才能得出其本源。
从“华夏、中华、中国”三个不同的名词来看,有两个字出现“中”,这是与观测天文有关的方位名称。而两个出现“华”,其实,与观测天文的描绘最接近,其他的分析,尽管很多,有的人以与一个族的联系进行思考,有的以与“华胥”来考究,有的以“华即莱”,源自华胥氏引种莱麦。……因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思路与不同的解释方法。
然而,我对这些的解释都感觉不接近实际的真实。据考证:观测太阳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四周的扶桑树木为四游表,人们观测太阳活动与太阳照射扶桑神木的影子结合起来。“木谓之华”,把“华”赋予了树木的光彩美丽。太阳照射的光彩绚丽,产生的光辉、光彩是美丽的;也形容太阳、月亮的美丽。这样,在观测太阳影子过程中,华,赋予了对四游表的扶桑神木、太阳、月亮的光彩美丽,称呼“华”。这是“华”源于人类观测太阳的活动。“夏”: 官名。掌司四时之官,是从事天文四时的人也。与“华”一样,源于远古的天文观测。华夏,连接并列起来,同样也是人类观测天文的活动。古人把神秘的天空看作神界,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天中”,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设想国都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现中国境内考古发掘出的原始人的雕刻中发现。
关于立杆测日影的起源,《山海经》中有多处记载。立竿测日影建立了二分二至四个标准时间点,客观上获得了回归年的长度。古圣人探索天地自然,“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这“神”不是别的,就是太阳神、月亮神,即日月之神。古人认为北极星(北辰)为体。不动,北斗星为用,旋动。古时用初昏时斗柄所指方向来确定季节。伏羲受河图,画八卦。《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1977年,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至迟为西汉时期文物。其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九宫八风》首图完全一致。《太玄·玄数》:“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五五为土,为中央”。
因此,华夏、中华、中国,是与人类的观测天文的活动而逐步形成。
1,“华”源于观测太阳照射扶桑神木的光彩
远古人类从管理火而形成董部落,到发明火以祝融部落命名,到“重黎”初步形成观测太阳、狩猎与采摘、稻种时期。观测太阳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以一日太阳的影子与观测太阳的重仪重合,为中;四周的扶桑树木为四游表,人们观测太阳活动与太阳照射扶桑神木的影子结合起来。“木谓之华”,把“华”赋予了树木的光彩美丽。
太阳照射的光彩绚丽,产生的光辉、光彩是美丽的;华丽、光彩美丽。形容太阳、月亮的美丽。这样,在观测太阳影子过程中,华,赋予了对四游表的扶桑神木、太阳、月亮的光彩美丽,称呼“华”。这是“华”源于人类观测太阳的活动。
《说文》释“华”为“(木)荣”,其实,也就是“(扶桑树)荣”即为“华”;华,会意。从芔,从芌(xū)。“华”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华通“花”,花朵。
《说文》:华,荣也。《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可见,华,最初以形容在太阳照耀下四周树木的美丽而旺盛的状态。扶桑树开花,如太阳的鲜艳,故扶桑也与太阳联系起来,作为神木。
美丽而有光彩,华,泛光之义。王勃《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见于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而华表是什么呢?从华表来看,华表原是古代观测太阳的一种四游表,人们立扶桑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当太阳影子重合为中午。随着,结合观测方位与风向,此为重仪。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一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这些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作为一一种型制而保留下来,每每成为宫殿、坛庙寝陵等重要建筑物的标志。后世华表多经雕饰美化,表柱有圆形。八角形,雕有蟋龙云纹,柱头有云板,校顶置承露盘,华表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而成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装饰品。也证实,华表与远古观测有关。
从华表,到人类树立崇拜的图腾,校顶的雕饰部落图腾的标志,祭祀膜拜;到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后来,古时在宫殿、宗庙、亭榭、坟墓等建筑前面的传承的一种柱形标志。原为木制的高柱,其顶端起某种表识作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用于放在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
可见,“华”的来历与远古观测太阳有关。
至于,其他有关的源自华胥氏之“华”有些牵强附会。伏羲祖燧人与华胥,其“华”就是莱。那不是说,伏羲之前的重黎,即有燧人“重”、华胥即“黎(耕种)”。那民间广泛传播而少见于古籍记载的是华胥氏是伏羲、女娲的母族,伏羲、女娲均由华胥所生。传说华胥氏族的成员在一次大水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因为坐在葫芦里被漂到了蓝田临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难。当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为了人类延续结为夫妻。其实是人类遇到洪水灾害而迁徙,且进入到兄妹婚姻的时期。
以“华即莱”,中华之“华”,源自华胥氏之“华”。“华夏”之“华”即莱,则显得过于牵强。
毕竟,莱lái,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紫黑色,有毒,可入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说文》:藜,藜草也。那么,莱lái,从艸,来声。本义:草名,即藜。莱,草名,又名藜,《说文》:莱,蔓华也。可见,要说草,蔓延花草,也不局限于莱,要说华,且以《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那草以荣进行形容。要说华胥氏,则燧人与华胥是伏羲的先祖,而上文论及“华胥氏是伏羲、女娲的母族”,那么,既然伏羲之前的重黎,即有燧人“重”、华胥即“黎(耕种)”。既然,莱,又名藜,这“藜”是否就是重黎的“黎”呢?或者是演变而来的呢?
至于,莱,古国名。今山东省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旧址。如:莱夷(古国名。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则莱麦明显晚于湖南、广西的稻种种植。帝喾四妃:有邰氏姜嫄,帝喾元妃,是一个以蝾螈为图腾的氏族,其先在陇西,后迁武功,有子名后稷,周之先祖,葬都广之野(今成都、广汉之间)。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稷在这里种植莱麦五谷,后稷即弃。陈锋氏庆都,又名陈丰氏、陈酆氏,喾之第三妃。陈之一字,由左边的旌旗、右边的车轮的象形组成。酆即蜜峰,文为蜂头,丰为蜂尾,逢为飞翔时的蜜蜂。“流黄蜂氏”为飞行的黄蜜蜂。可见陈酆氏一族擅长造车,也擅长养蜂。庆都生尧。可见,若以“华即莱”,源自华胥氏引种莱麦?则与“华”的来源相距甚远。
此外,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华”肇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的尊号。舜名“重华”,唐代学者张守节撰《史记正义》,释“重华”为“目重瞳子”,说是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种解释不合情理,难以置信。如果细究其源,“重华”的“重”,是远古一个氏族名称。《左传·昭二十九年》)。重亦即舜所在氏族名称。“华”才是舜的名字。 按照氏族部落传统,氏族首领的名称即全体氏族成员及其后裔共有的名称。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沿袭古老的习俗,以舜的名字称呼有虞氏朝族裔及有虞氏朝治理下的人民为“华”。“华”作为族称见之于《尚书·周书·武成》,意思是指先圣王的后代,即远古社会的贵族。这是初始的、狭义的内涵。而后来的“华”作为族称见于《北史·西域传》,意思是指所有的中国人。这是广义的内涵。以后,“华”作为族称从此流传下来,直到现在,成为约定俗成的对全体中国人的称呼。即使迁徙到海外,也叫海外华人。如果拥有其他国籍,也叫外籍华裔。
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称流传,如秦人,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唐人,见于《明史·外国真腊传》;甚至于契丹在北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了华人的别称。
这个解释,假如没有与夏连接起来,是比较自然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的。然而,与夏连接,就暴露出这样解释的弊端。尽管,可以以华代表,舜帝时期,夏启作为夏的开端。但是,为何单独以舜帝、夏启两人或两个时期的政权呢?此没能令人信服。
2,夏,源于远古管理天文的活动
“夏”,异体字:夓。寓意:吉 夏官正: 官名。掌司四时之官。因此,夏,是从事天文四时的人也。可见,与“华”一样,源于远古的天文观测。那么,华夏,连接并列起来,同样也是人类观测天文的活动。
颛顼死后,高辛即位,是为帝喾。将精力转向内政,处理民族问题。五正之制:以勾芒氏(即重氏)为木正,以祝融氏(重黎氏)为火正,以蓐收氏为金正,以玄冥氏为水正,以后土氏为土正。勾芒氏专事天文历法,主祭东方和春季之神;祝融氏主事农业,主祭南方和夏季之神;蓐收氏为少昊氏古老的一支,主管刑罚,主祭西方和秋季之神;玄冥氏,主事水利,主祭北方和冬季之神;帝喾 “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五帝德》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至于,夏官正,即:夏,官正,作为官职,唐至清皆置,隶司天台(监)、太史院或钦天监。官名。掌司四时之官。上古置官多以四时五行为名。太暤氏以龙名师官,黄帝以云名师与官,少暤以鸟名官,周官以天地四季名官,唐宋以后司天官属以四时分,唐司天台属官有春官正、夏官正、秋官正、冬官正、中官正,秩正五品上,掌观测天象以定四时。宋司天监(元丰改制制后为太史局)、辽司天监、元太史院与明、清钦天监均沿置。明太祖设四辅官以四季为名。古代国家大政,君王起居,人民生活,无不按不同月令不同天象行事。周易观卦时间在八月酉,万物成熟可观,故象辞说:"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设教"。元代太史院一般属秘书省。专掌天文历数之事。太史院下专设印历局,专事印造每年历书。时令历数,关乎农政祥异,稍乖敬授,便被视为大事,所以历来政府都严禁私造。
有的学者,把夏字尽情发挥,但是,他们没有把华与夏连接起来考虑其来源。举例如下:
①,以郭沫若就指出“周人多写别字”,“夓”、“夔”本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夓,读作:xià。该字古同"夏" ,“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从金文看,其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实际上就是“人”形。小篆的形体,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楷书的形体,它是从小篆演变而来,根本看不出人的形象了。“夏”字的本义是“人”。
②,《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夊,象有脚、手、人面之形。”段注:“《国语》:'木石之怪夔、罔两’,注:'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缫。’富阳有之,人面猴身,能言,《广韵》曰:'山魈出汀州,独足鬼也。’神魖,谓山魈之尤灵异者。”古人所说的夔(山魈),《山海经》里就有记载,即枭阳国,又称“赣巨人”,我们现在不能确切地知道它是一种什么动物,但肯定不是现在说的山魈,它应该是一种大型的猿类动物,它比普通的猴子要大得多,《山海经》称它为“赣巨人”就是明证,所以后来“夏”有大意。
③,《尔雅·释诂》:“夏,大也。”《方言一》:“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后来,人们就以其或体“夔”字代之,又造了“魖”字代之;后“魖”被用为魖耗字,又造了貑(或作猳)、貜等字代之,《尔雅·释兽》:“貜父善顾,”郭注:“貑貜也,似猕猴而大。” 貑古音匣母鱼部,貜古音见母铎部,并与匣母鱼部的夏音近,实古今字;后来貑貜被用为一种大型猿类的专名,人们就又造了“猨(猿)”字代之,夏、猨同匣母双声、鱼元通转叠韵,也是古今字关系。所以,“夏”实际上就是“猨”的初文,盖在殷人心目中,体型较大、能人立的称为“夏(猿)”,体型较小、常蹲踞的称为“夒(猱)”
3,“华夏”源于远古对天文的观测活动
华夏的名称来源,上文论及:华夏,连接并列起来,同样也是人类观测天文的活动。然而,很多人作出不同的解释(见后列举),然而,我认为 他们很少与远古观测天文连接起来,也很少对华字来源作出贴切的分析 。以致他们都没有把“华夏”的来源与远古的人类活动联系起来,甚至割裂地分析。作出的结论,我认为是与实际相距甚远的。
①,有人以华夏是一个农业发达最早的民族。并以华夏早在远古,对自然界的观测就已达到十分精细的水平;对人与自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最能体察入微。也正因此,才能产生天、地、人"三才一贯"的思想,"顺天应人"与"则天而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这样的称呼华夏作为一个部落,主要是祝融部落的观测天文,作为一个华夏民族来称呼,也未尝不可。然而,以华夏作为民族,并不是出于“华夏”两字链接的本意。
②,至于,《说文》讲的有道理:“夏,中国之人也。”所谓“中国”,即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所以古代中国人也称为“华夏”。又的以:华夏由来亦作中国和汉族的古称,较多见的是分称“华”和“夏”,“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这些论证“华夏”来源,与华夏的本意相距甚远。
③,有人以:“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简称“夏”。可见,这样以“华夏”的来源,是华丽,还是大,还是人,似乎没有具体指向。这样的论证华夏来源,没有从人类的活动中得出贴切的答案。
④,以'华夏’作为美好盛大的意思;或者华山和夏水的合称。4000多年前 黄河中下游有三个杰出的部落。而炎,黄两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流域两岸地区,由于他们生活在华山,夏水(今天的汉水)一带,便自称“华夏”有时也单称“华”或“夏”。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这样把华夏作为地名(或“部落”名称)都没有联系到远古人类的活动。
4,中华的来源
上文论及:观测太阳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以一日太阳的影子与观测太阳的重仪重合,为中;四周的扶桑树木为四游表,人们观测太阳活动与太阳照射扶桑神木的影子结合起来。“木谓之华”,把“华”赋予了树木的光彩美丽。太阳照射的光彩绚丽,产生的光辉。这样,在观测太阳影子过程中,华,赋予了对四游表的扶桑神木、太阳、月亮的光彩美丽,称呼“华”。这是“华”源于人类观测太阳的活动。“中华”始出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若使游步于中华。”,其源可溯自“中国诸华”。“中国诸华”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诸圣人的后代”。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现“中华”一词。见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
①,有学者认为:炎,黄两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流域两岸地区,由于他们生活在华山,夏水(今天的汉水)一带,便自称“华夏”有时也单称“华”或“夏”。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古时候人们认为中原在四方之中,所以把这个地区叫做“中华”;此外,也有认为:依华山华县而居,在华山立中天表木,以此地为天地之中,故又名“中华”。?
我认为,此两种观点主要以地名或族名的编凑,把不相关的扯在一起。后者,虽然把天文观测联系起来,但是,华字又以地名进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贴切。
②,也有学者列举:“中华”始出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若使游步于中华。”这中华主要指曹魏统治下的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华字古同花字,美丽而有光彩,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原人们,自认为是“冕服章采”的文明地区,自称中华,以后逐渐扩大为全中国的别名。我认为:自诩文明中原,有夸大之嫌。
③,“中华”一词,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源可溯自“中国诸华”。“中国诸华”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诸圣人的后代”。在公元3—6世纪,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向中原汇聚,建立政权。当时,中原的中心地位备受尊重。内迁各族都表现出对中原传统的强烈认同意识。“中华”一词作为一个超越当时汉族、兼容当时内迁边疆各族的概念被响亮提出。能否居中华正统,在当时成为一个政权是否能在社会舆论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资格的潜在标准。因此,内迁各族所建政权均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圣人后代、理当居中华正统的根据。例如,鲜卑拓跋氏自述为黄帝之裔,见载于《魏书·纪序》;鲜卑宇文氏自述为炎帝之裔,见载于《周书·帝纪》;铁弗匈奴刘(赫连)勃勃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强调自己的夏王室血统而称所建政权为夏等。甚至于远在漠北的柔然,当其强盛之时,也曾自号“皇芮”,宣称以“光复中华”为己任,见载于《南齐书·芮芮传》。同时,“舜为东夷之人”、“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西夷”等语,亦常出于诸君王之口,以明中华圣人本身也多有出自边疆族的先例。此外,也有的政权强调中华的地理内涵。居中华之地,居先王之国,理所当然为中华正统。
④,另一个说法是: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
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下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使茫茫大海之中长出石莲,我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大事。”
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一见,万分惊喜,当即封炎帝神农为“赤帝”。随后,天帝沿着天柱峰登上了莲花顶,腾云驾雾,升天而去。
炎帝神农作为一代帝王,分管南方天下,南方属火,所以号称“炎帝”。炎帝施行仁政,受到人们拥戴。后来,炎帝神农为了驱瘟除病,造福人类,亲自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火焰子”,不幸死于莲花峰下。
炎帝神农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便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相同)。世人的纪念炎帝神农的功德,便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我认为:这个故事,真实性值得怀疑。虚构的成份大,是自然景观,不是远古人类活动。
⑤,有人以: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民族”一词,作为近代以来民族学的一个术语,是一个外来词汇,是在19世纪末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在“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中华民族”是一个在近代出现的、相对于外国民族而言的概念。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也’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但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实体则是远在“中华民族”这个族称出现以前数千年就形成了。
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 那么,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这样的论述,就不合理了。
⑥,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现“中华”一词。见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此前,“民族”在中国古代汉文献中,指称人们共同体的词汇,有“人”、“民”、“族”、“家”等。这些词都单独使用。偶然也有把民族两个字连起来使用的,但那是指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复数概念,如唐代李筌著《太白阴经》序中有“愚人得之(心术)以倾宗社灭民族”之言。“宗社民族”则指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宗是指祭祀共同祖先的社会组织,社是指祭祀土地的社会组织,在宗社聚会祭祀时,特别注意等级秩序。民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群体,如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见《谷梁传·成元年》),今尚存“农民”称呼。族是指有共同地缘的社会群体,如“四闾为族”(见《周礼·地官》),闾是相邻的二十五家,则相邻百家为族;族也指有共同血缘的社会群体,如父子孙为三族(见《周礼·春官》),自高祖至玄孙为九族。在《太白阴经》序言中,“民族”二字虽然连用,但与近代以来的“民族”一词有明显差别。
从中华民族内部结构来看,数千年来,内部各族族称在不断变化,大约数百年一易。族称的演变显示出其中历史内涵的变化;一些族兴起了,一些族哀亡了,一些族迁徙了,一些族与别的族融合后改换族称了。尽管中华民族的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中原政权的更迭,常常导致一些族群向边疆乃至海外迁徙;而另一些边疆族则向中原汇聚,并建立政权。但不管其内部怎样变化,中华民族本身始终是一个数千年以来包容中国各族共同发展的恒久的主体。
可见,唐朝把中华与中国等同,作为行政区划的国家称呼。已经不是早期的中华含义了。
5,中国的由来最早源于原始人的雕刻中,与观测天文有关
5,1,中国的含义
有学者把古代的“中国”,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国”的代名词。并列举了我国的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六种含义:
①, 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②, 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一般都处在各诸侯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国”。后来又发展为凡是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叫“中国”。
③, 指中原地区。
④, 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
⑤, 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诸夏地区不仅居住着汉人,也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们把这个地区叫“中国”。
⑥, 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从汉代起,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了王朝之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古代的不同。
5.2,“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现中国境内考古发掘出的原始人的雕刻中发现,我采纳下面“中国”第二种说法:古人把神秘的天空看作神界,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天中”,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就像一转动的伞一样,伞的顶端就是北极星。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人君的国都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传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考察四方,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定都洛阳,好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己围聚合拢,此地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以后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叫“中国”了。因此,从考古发现,中国也与人类观测天文有关。
说法①,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个王朝——商朝。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它同时又是政治、经济中心。
在古代,“中国”没有作为正式的国名出现,因为那时的王朝或政权,只有国号,而没有国名。他们所说的“中国”,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说法②:“中国”这一名称文献记载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代学者认为,帝王之所即为“中”,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国”。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古人把神秘的天空看作神界,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天中”,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就像一转动的伞一样,伞的顶端就是北极星。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人君的国都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传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考察四方,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定都洛阳,好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己围聚合拢,此地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以后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叫“中国”了。
说法③: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说法④,在古代,华夏族、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黄河流域),并在这里建立国家,而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周边,并在那里建立政权,因此,一些华夏族、汉族也称本族建立的国家为'中国’。中国,长期作为地域概念使用,与中原、中土同义。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现中国境内考古发掘出的原始人的雕刻中发现,后来也有《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京城”,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东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黄河中下游河南大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
那么,这考古源于原始人,那以前的“中”,出于天文观测。与董、重、童、东、中等演化而来。
说法⑤, 上文论述:“中国诸华”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诸圣人的后代”。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现“中华”一词。见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病!”“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
夏、商时期,进入私有制的社会,国家也开始形成。此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
可见,夏商晚于远古观测太阳的活动。
2015年7月2日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