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朝的上清派正在艰难探索的同时,北朝的道士们日子过得也不好。
如果说南朝对佛教的推崇是基于对道教的恐惧,而北朝对佛教就有更多的天然亲近的理由。
因为这是个很简单的等式。佛=胡。在佛教才传入中国的时候,汉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禁令—禁止汉人们出家。两汉的那些经学博士们,从佛经中看到了巨大的影响力。他们不想让它脱离控制之中。
但是,这一条令在五胡乱华时冰消雪融。本来那个时候都是佛教的全盛期。在伊斯兰教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佛教的影响几乎霸占了整个亚洲,甚至深入地中海西岸。而那些深入中国腹地的少数民族,对佛教更有天然的归属感。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在佛教在南方攻城掠地的同时,在北方已经成燎原之势。
不过佛教也有它自身的弱点。崇尚空,反对暴力的它对于北方的刚从游牧民族甚至原始部落进化而来的各大胡人集团头子难以理解或认可。有些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东西对于游牧者来说实在不好理解。当少数民族的头人看到汉人的花花世界,就象一头狼看到了肥美的羔羊。你要如何让它相信这羊羔身上有毒药呢?用脚趾头想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这就给了道教以机会。在经过残酷的杀戳之后,当鲜卑族刚刚一统北方,建立起北魏王朝。就有一个叫“董谧”的官员向皇帝道武帝进献数十篇“仙经”。讲得就是如何炼丹的内容。
如果是一个现代人看到这些文章,可能会认为是迷信。但对于刚刚进入到上一层文明世界 的鲜卑族统治者来说,这些几乎和最新的科学技术无异的。结果想要活得更长,统治得更久的皇帝当然特别重视,立刻下令进行研究。设置了一个叫“仙坊”的机构。它的领导就叫“仙学博士”,封了很大一块地区做为其基地。“仙坊”的工作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皇帝炼出不死金丹。
这当然是个艰巨的任务,但是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北魏皇帝却有甚至比汉武帝更大的自由度,那就是更不择手段。之前说过,当皇帝也不是就能够为所欲为的。他们也会有很多敬畏的东西。哪怕董卓、曹操等人再一手遮天,还是有那么几个让他们不舒服,却又不能想杀就杀的大臣。但到了北朝魏时代,汉人杀了几茬了,鲜卑人更乐于把骨子里的极度野蛮展示出来。于是,采用了更有效率也是更野蛮的方法——人体试验。
并不是说之前一定没有人体试验,但在北朝之前针对丹药的人体试验都没有记载。而只有在北魏,才把人体试验载入史册。这也说明古人对于丹药的毒性早有了解,所以用来试药的毫不意外的全是死囚。应该说,后人能想到的,古人多半也能想到。
同样也毫不意外的,服丹者有死无生。道理很容易用现代科学解释,丹药都是重金属化合物。吃下不但人体不能吸收,还会产生毒副作用。然而这结论却是绝对不能对皇帝说的。而且史书的作者也有自已的观点。
服丹成仙的观点在与道教结合后,成为了一种宗教。而宗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虔信。外国人批评中国人没有信仰的很重要一点就是缺少虔信。象学生时代哲学课中的那种“上帝无法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的这种论点是不能出现在虔信者的词典中。丹道也是同样。于是服丹的死囚被毒死的原因被归于不是自愿。既然缺了虔信之心,这丹药对他们就是毒药。
但这种观点说服不了皇帝。因为这一点往往成为宗教与迷信的分野。结果就是,炼丹不成功的原因被归结于“火候”。
“火候”这个观点似乎只有中国才有。广泛用于冶金、烹饪等与火有关的行业。也就是老子说的“过犹不及”。多一分则烂,少一分则生。其实,就是现代冶金方面也常常见到它的身影。很多中国的原产材料与进口材料的差别就在于此。是无数次经验的总结,极为微妙,难以掌握。
在央视版《西游记》里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太上老君要在八卦炉中炼化孙悟空,而当察觉对方还活着的时候让童儿加大扇的力度。这其实是把道祖等同于烧菜的大厨了。其实所谓“火候”特别是专指炼丹的“火候”一般都是“庶几近道矣”。为什么猴子要烧七七四十九天,而不是“九九八十一天”。这就是火候的功夫。功夫到了。四十九天就有用。否则,八十一天也没用。这就是问题所在。因此,火候的达到,又岂是区区几扇能够赶上的?
按照魏伯阳等人的观点,炼丹是一个完美的模拟自然进化的系统。炉温其实就是模拟太阳对大地放射的能量。因此,每一天,每一个时辰的丹炉温度必须精确到位。而且为了防止精气的外泄,保持必要的干度和温度,炼丹的烟气都必须向室内排放。炼丹人就象《西游记》中孙悟空一样处于排烟的“巽位”。只是丹炉内外的区别。齐天大圣都能把眼睛熏红,何况其他?
这样,“仙坊”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吃不住了。负责炼丹“火候”的就是太医。这个时代在负责皇帝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大叫“吃不消”。
好在太医也不傻。太医周澹于是使了阴招,让老婆买通了主持炼丹的“仙人博士”张曜的小老婆,整了张曜一批黑材料。这才把对方扳倒。但道武帝却没有对张曜赶尽杀绝,只是让他换了个岗位。而且人体试验还是在继续,一直持续到道武帝去世才停止,大概花了九年的时间。药死的犯人估计怎么着也能有一个师了。这么多的人命,最后就没一点成果吗?天知道。
虽然问题很多,但北魏皇帝的长生不老梦并没就此中止。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候。于是一位堪与陆修静匹敌的道教名人出现了。他就是北天师道的开创者寇谦之。
从这个“之”字,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寇天师八成是个五斗米教教徒。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其实寇谦之比陆修静还要大上四十多岁,算是其爷爷辈。他出生的时间很有趣,正好是西元365年。那时东晋建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号称“武悼天王”的冉闵败亡已经有十余年。北方的局势趋于稳定。胡汉矛盾相对比较缓和。在此情形下,寇谦之出生于北方的一个官吏家庭。可以想象,如果走上仕途,寇谦之未必会没有作为。但他生来就对道教感兴趣,成天在家里炼气服食,却一直没有什么成果。
但是转机在无意中发生了。有一天,寇谦之去姨母家玩,无意中看到一个叫“成公兴”的帮工,仪表甚为不凡。寇谦之十分惊异,将成公兴带回家中试探,终于得知,对方是被谪下凡七年的仙人。时间一到将会回到天上。
这完全是古典版的《来自星星的你》的剧情。其实无论外星人也好,仙人也好,其实都是高于人类文明的东西,只是古今称呼有别,文化内涵有差。当然,没有实证他们存在,也没有实证他们不存在。有关记载北魏时期的确有一位名叫“成公兴”的道士出没。只是不知是否就是寇谦之遇到这位。现代历史学者更不会贸然采信。
但道教记载寇谦之在得到成公兴指点后,道术进境一日千里。当成公兴回返天界后,他已经是一位道教真人了。据寇天师自己说,太上老君都亲自下凡见过他,指派自己为张天师后的道教正统继承人。
寇谦之在道教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之前依照五斗米道的修炼不成的关系。他提出了“去除三张伪法”。张天师一脉在他的观点中成为欺世盗名的垃圾。有破就有立,他创造的新道教在北方逐渐兴起,一度改变了中国的宗教版图,打败佛教,成为了北魏第一宗教。
所以寇天师的新天师教能够如此兴旺,那是因为他说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老君的玄孙李谱文下凡找到他,授予了他一本神书,即《录图真经》,让他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冶国。所谓“泰平真君”其实就是北魏统治者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是也。三观如此正大光明的宗教,不兴旺才有问题。也难怪太武帝为其灭佛,揭开了“三武一宗佛难”的序幕。
不过寇天师其实本人并不想对佛教赶尽杀绝。可能是因为他的新天师道中吸收了佛教的一些东西。他也准确预言了自己死后道教的衰落,这点是的确了不起的。
寇天师得宠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为太武帝炼丹。只可惜炼了二十四年,这丹还是没炼成。寇谦之就过世了。但太武帝还是不死心,找到他的弟子韦文秀炼丹。韦文秀认为,师傅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采用的是前朝的“仙坊”旧址炼丹,那地方地处京城,过于繁华,吸收不了仙气。于是把炼丹地点改在王屋山。然而炼了四年,还是没成功。这时太武帝却忽然死掉了。
太武帝的死是桩历史疑案。有说他是自然病死的,有说他是被人谋杀的,佛教徒说他是因为灭佛,招了报应,得了恶疾而死的。反正后来这笔帐不知怎么搞的,就算到了炼丹上面。很多人相信他是吃了丹药而被毒死的。事实上拓跋焘英明一世。所以在寇谦之死后依然坚持炼丹,那肯定是相信寇谦之修仙成功,飞升了的。如果他真是被丹药毒死,那至少还要向前再推十年。以寇谦之的精明,是断不可能把有毒的丹药给皇帝的。历史有时就是这样主观。
即使太武帝死后,佛教得到迅速复兴,北魏的皇帝还是没有打消服丹长生不老的主意。这次轮到了被盛赞为一代明君,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孝文帝元宏,他也找到了一个叫“徐謇”的御史,可能是个道教人士,为自己深入名山仙洞炼丹,可能还同样进行了人体试验。但可惜的是,似乎还是失败了。(当然成功可能性几乎为零)
孝文帝之后,北魏开始衰落,再无炼丹的记载。但其皇室如此重视炼丹,并且在这上面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是历代罕见的。而且北魏历代皇帝,无一人确定死于丹药。可以证明,当时的人对于丹药的毒性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但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对炼丹长期的高昂投入。如果不是出于对于宗教的狂热心外,就一定有超出现代人认识的,更为坚实的理由和依据。只是这些实据现在都不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我们只知道,中国的佛教后来更加兴旺。迅速地压倒了道教,成为真正的中国第一大教。在这因素下,北魏皇室对长生金丹的坚守显得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