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去世后,太子姬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周成王。但周成王年龄太小处理不了国政。而且当时周朝取代商朝时间也不是很长,还有很多殷商的遗老遗少,分封到宋且被殷商后裔武庚管理。虽然周武王出于政治需要,让武庚管理殷商后裔,也给了很好的待遇,但这些殷商遗民还是想复辟。
加上朝中一些大臣蠢蠢欲动,周公怕四方诸侯乘乱背叛,就自己摄政主持国事。这一代,代出事来了。
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既是地方诸侯,又是朝廷命官,兼有双重身份,牢牢掌握着控制殷地的大权。此外,管、蔡之地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周王朝掌控东部地区的纽带。因此武王逝世后,他们见周公主政,而自己却仅仅掌管着一个小国,又怎么能甘心呢?
二人怀疑周公有野心,想要篡权谋夺王位,也就是亲兄弟的老三和老五怀疑老四了,周公解释这哥俩也不信。尤其老三,认为如果执行"兄终弟及"的制度,王位也应该是自己的,而不能让老四占去,就和五弟商量谋反。
管叔、蔡叔心怀不满,但他们并不局限于腹诽,而是采取行动四处传播流言蜚语,说:“周公现在摄政,目的就是图谋篡位。”他们想诽谤周公,从中获利。不满周公的管蔡二人代表了朝廷之外、地方诸侯中的一股势力,他们从外部向朝廷内部施加压力。种种谣言遍天飞,许多人不明真相,信以为真。
太保召公姬爽,当时已位列“三公”,他也不满周公主政,并对周公心怀猜忌。召公姬爽与周王室同姓,也是武王权力阶层的中坚人物。伐商之际,召公与周公一起 保护武王,灭商之后,武王将召公封至燕国。武王归天后,召公又被封为太保,负责教导成王,位列“三公”,威望与势力同周公不分伯仲,召公管理着陕以西的地盘,权势熏天。
召公担忧周公摄政之后,乘机扶持自己的势力,最后篡权夺位。疑忌重重的召公代表了朝廷之中的一股势力,他们在朝廷内部同周公相抗衡。
管叔、蔡叔这个小团体企图篡权夺位,他们勾结了蠢蠢欲动、妄想复辟的武庚等遗民及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东夷诸侯国,乘周朝内部产生矛盾之际举起反对周公的大旗,兴兵作乱,历史上称为“管蔡之乱”,也叫“三监之乱”。
于是,周公奉成王之命进行讨伐,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又把殷族余留的部众大部分封给了商族的后人,在当时素有贤名的微子,立国为宋,小部分分封给了同母九弟,封他为卫的国君,老九姬封就成了卫国的始君。
周公代行王权七年,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还政于成王, 站回了群臣的位置上。周公姬旦不是没有篡位的机会和实力,但他没有那么做,也因此成为历史上辅臣的楷模。而且周公治政,注重机制和制度建设,有功不骄,有才不傲,谋事不阴,用权不谋私,备受后人称颂,也因此成为千古良相的楷模。
周成王亲政后,住在丰邑,派召公再次考察设计洛邑城的建设规划,并派周公去亲自实施规划建设东都洛邑,并在这里安放下传国大宝,即代表天下九州的九个大鼎。
之后周成王又任命周公为太师(西周始置,三公之一,执掌教养监护太子或幼主,是辅佐周君的执政大臣),召公为太保(与太师、太傅基本相同),又派兵东征淮夷,灭了奄(今山东省曲阜市)国。
这以后为强化官员的等级观念又由周公主持制定了礼乐制度,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周礼,使周的政治制度进一步走上了封建制轨道。周成王又对各种治国制度也都加以修改完善,使大周王朝百姓和睦,天下太平,出现了安定繁荣的政治局面。
周成王去世,太子姬钊继位,就是周康王。成王、康王统治时期,天下非常安宁,刑罚弃置有四十多年没有使用。这个时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康之治"时代。
经天纬地安社稷,文韬武略定乾坤。张良所学《素书》,短短1360来字,却直指大道和管理本质。学会了此书中的领导和管理体系,可以驾驭任何规模的组织团体,包括个人家庭。
张良这等人物用其十之一二,就能辅佐刘邦定鼎天下,可见,普通人要是学会些许,用来治身齐家、兴业理政,肯定也是绰绰有余的。
点击以下卡片链接,学习张良谋略,洞悉《素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