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星界边境》10级流星雨坐标位置,

《星界边境》10级流星雨坐标位置,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09-29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39.07秒!他用实力证明了中国防化兵的“侦毒速度”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在人民军队的英雄谱上,英雄的队伍史不绝书。那一个个让我们仰望的英模团队和英雄人物,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构成我们这支军队闪亮的精神坐标。《士兵面孔》推出“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聚焦英模团队的士兵”主题策划,跨时空追寻我们血液里所流淌、所镌刻的红色基因,展现英雄传人勠力强军的时代风采。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

聚焦英模团队的士兵

胜战荣光

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曾说,“那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军人展示在世人面前光耀千秋的无价之宝。”今天我们关注的这几位士兵,就是把胜战的荣光看得高于一切。传承红色基因,胜利是我们最好的答卷。

赵高祥。摄影:李 欣

“突击英雄连”上士赵高祥

“拔点”亮招

■李连军 陈凯凯

“59秒,58秒……”硝烟弥漫中,只见一个身影左冲右突,向着前方高地跃进,边跑边默数着倒计时。还有50秒,左翼助攻分队即将对纵深目标发起火力打击,他要赶在此前,炸掉前沿那个复活火力点。

等连长王志涛从战车潜望镜里发现那个人影时,已经晚了,“赵高祥,危险……”电台里,一句话还没说完,那个身影已经消失在一个土丘后。

王志涛急得直跺脚,那个身影正是上士、四班长赵高祥,也只有他能干出这样的“猛事”。

那年深秋的演习,四班奉命担任浮桥架设任务,就在部队发起冲击前,突降一场暴雨,湍急的河水猛涨。为保障全营顺利过河,赵高祥“噗通”一下跳进齐胸的水流,带着全班用肩膀撑起被冲翻的浮桥。等部队通过后,他们抱在一起,哆嗦了好久才恢复体温。

这一次,是连队首次参加高原实兵演练,对手是常驻高原的蓝军部队,地形熟悉,战法老练。据说,很少有人能在他们手下讨到好。

高原缺氧、环境恶劣……有些人还在痛苦地和高原缺氧作斗争,赵高祥却显得兴奋不已。“陌生的作战地域,陆空多兵种协同,全程实打实爆,这样的演习才带劲!”赵高祥说这话时,脸上肌肉紧绷着挥动双拳。

赵高祥虽然兴奋,却并没有鲁莽轻敌。反复研究连队下发的敌情通报,他发现,这次演习是多兵种联合,指挥协同精确到秒,既不能一味猛冲猛打,更不能有丝毫延误。而且,蓝军据守高地要点,进攻通道则是一马平川的草原。

如何克服地形的不利因素?该用什么样的战术?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赵高祥脑海里。演习前几天,他一直在研究一个战例。在连史中记载着:1979年2月的一次边境战斗,四班5人战斗小组凭借不怕死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歼灭了63名敌人,全班2人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3人荣立战功,连队也被原广州军区授予“突击英雄连”称号。

“灵活机动永远是进攻战斗的灵魂。”38年前的那场战斗在赵高祥看来,战术运用堪称完美,前辈们身上那股子英勇无畏的突击精神更值得膜拜。

一颗红色信号弹升空,进攻战斗开始。数轮火力打击过后,轮到步战车冲击进行精确“拔点”。每个班的目标是清除蓝军前沿零散分布的交叉火力点,步兵才能顺利向高地发起攻击。

“发起冲击!”赵高祥果断地指挥着驾驶员左冲右突,适时释放一发烟幕弹,绕着“Z”字形向蓝军前沿快速突击,冲出烟雾的瞬间,战车骤停,一发发炮弹呼啸出膛……

“先迷茫,再突击,后拔点”,这是赵高祥总结出的战法,虽然仅有九个字,却极大考验驾驶员的驾驶水平和射手稳定的射击素养。赵高祥率先带领四班完成“拔点”任务,他再一次在步战车里仔细观察打击效果,让他震惊的是,前方200米处竟然有一个蓝军火力点“复活”了。

“一个残存的火力点会极大地增加进攻战斗的伤亡率。”赵高祥下定决心“必须打掉它!”可就在射手准备发射时,却发现车载火炮卡壳了。一看表,还差1分多钟就是新一轮炮火打击时间,来不及排除故障了。而其他战车距离过远,鞭长莫及,战车载员也在后方几十米。

“机枪掩护!”赵高祥抱起一个炸药包就蹿下了战车,借着地形掩护,快速向火力点接近。只听“轰”的一声,蓝军工事被炸的粉碎,巨大的冲击力把赵高祥冲到了高地下的一个弹坑里,爆炸掀起的漫天沙土瞬间把他埋住了。与此同时,天空响起“啾啾”的声音,数发炮弹呼啸而至,左翼助攻分队开火了。

不知过了多久,刺耳的呼啸声停止了,山脚下随即响起了战友们的呐喊声。抖落身上的泥土,向山下望去,赵高祥一眼就认出了连队那面“突击英雄连”连旗,在空中飘扬着,鲜红亮丽。

不多时,全连成功攻上山头高地,“突击英雄,无往不胜”的连魂在赵高祥心中回响。

心声

血性方无敌

■赵高祥

我们血脉里,流淌的是英雄传承下来的血性基因。踏着英雄足迹前行,用英勇和无畏赢得属于自己的勋章,这是芳华最美的模样。

(图片摄影:方 超)

“上甘岭特功八连”徐成

最美是冲锋

■夏 澎 陈立春

6月上旬,鄂北某地铁甲轰鸣、硝烟弥漫,一场实战背景下的战术综合演练一触即发。

“避开主要方向,从右侧实施迂回包抄,给他来个突然袭击!”突击小组组长徐成果断地下达命令,然后迅速带队展开行动。

“嘭嘭嘭”,随着几声沉闷的枪响,蓝军指挥所被他们来了个一锅端。蓝军指挥员把主要力量设伏在前沿,本以为滴水不漏,可谁也没有想到徐成带队从右侧水库潜到了他们后方。

“果然又是徐成!”演练结束后,这次突袭让对方既感到意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再难的任务,只要徐成上,就没有完不成的。”

徐成是空降兵某部“上甘岭特功八连”硬骨头四班班长。其实,战友们对他的敬佩远不止如此。2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五国联合指挥部授予“荣誉勋章”以及俄罗斯国防部授予的“勇士勋章”,一项项成绩和荣誉正是徐成践行硬骨头精神的真实写照。

2014年8月,“和平使命—2014”联合演习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拉开战幕。“上甘岭特功八连”代表中国空降兵参加此次演习,在第三次空地合练时,飞机突遇气流异常颠簸。

“徐成,你的右腿在流血,建议放弃跳伞。”投放员劝说道。原来在刚刚颠簸时,徐成不慎被座椅下的固定钉所伤,腿上划出了一到8厘米长的血口子。

“不碍事,我能坚持,我是八连的兵,绝不打退堂鼓!”徐成斩钉截铁地答道。他深知,这是与国外军队同台竞技,决不能给八连丢脸、给中国空降兵抹黑。随即,他左脚踏上机门,果敢冲向云海。

落地后,他迅速解脱战车,指挥战斗小组突破8道防线,摧毁多个目标,以过硬的作风、顽强的毅力赢得了参演官兵的认可,被五国联合指挥部授予“荣誉勋章”。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徐成身上不足为奇。“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的连魂以及“拖不垮,打不烂,百折不挠,不可战胜”的硬骨头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他的血脉。

2016年4月底,八连随团整建制赴西北高原开展实战化训练,一次营战术对抗演练中,徐成驾驶的空降战车因戈壁沙漠地势平坦无隐蔽地形,加之战车较弱的防护能力,刚开战没多久就被对方步兵火力摧毁,平时近距离机动作战的训练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

“实战化训练到底该如何开展?”一向让对手心生畏惧的八连在对抗演练中败走麦城,让徐成陷入了沉思——随着作战地域和任务的拓展,以往的很多战术手段是否仍然适用?

“八连决不能这么轻易地被打垮!”他随即向连队提出,利用高原训练的时机攻克这一难题。经过反复推演,他创造性地提出“极限距离射击”这一课目,能够有效地提升空降战车极限射击距离下火力打击能力,大大提升空降战车无地形防护条件下战场生存能力。

“徐成满脑子装的都是打仗的事情,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琢磨,而且总能总结出一些规律用以创新训法战法,这也是为什么八连的各项训练始终能够走在空降兵前列的重要原因。”谈及徐成,八连连长毛小龙赞不绝口。

去年年初空降兵在鄂北山区组织教学法大比武,徐成和连长毛小龙代表单位出征比武,他们紧盯战车夜间驾驶这一训练难题,探索出战车夜间驾驶“五步训练法”,为战车夜间训练提供了根本指导,最终夺得教学法比武第一名。

当兵14年、担任硬骨头四班班长11年以来,徐成创新的训法战法就多达数十项,他以过硬的作风和特有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连官兵的尊重,大家都说,有这样的老班长,心里有温度、脚下有速度。

心声

军人天职是打胜仗

■徐 成

当兵最过瘾的事,就是琢磨打仗。今天如何传承“上甘岭特功八连”的战斗精神,我想就是要把打仗当主业。

(图片摄影:王 昊)

“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徐建明

“黑铁塔”传奇

■褚迎冬 赵春栋

昏暗的工程内部潮湿而阴冷,挂在墙壁顶部的矿灯射出一束束泛黄的光柱,粉尘像雾一样在光柱中来回游走,石壁上渗出的水珠掉落在地上滴答作响。

老徐站在腰杆一般粗细的铸铁管前,拧着眉头盯着管子底部的一摊积水,帽子被他攥在手里捏成了一条线。

“班长,湿气太重了,你出去吧。”下士胡军和老徐住在同一个铁板屋。老徐因为老寒腿常常半夜疼得在床上翻来覆去,铁板床吱嘎作响,也像针一样扎进胡军的心里。

胡军当新兵时,徐建明就是他的班长,那时的老徐壮得像黑铁塔,健步如飞。

这天傍晚,阴雨绵绵,气温骤降。吃过晚饭,老徐像往常一样走进工程查看一天施工的质量。

噔噔噔,脚步声由远及近,透着一股子焦急。

“班长,快!有任务!”胡军呼呼喘着粗气。“来了!”老徐关掉别在腰里正播讲着《岳飞传》的收音机,雄厚的声音在湿漉漉的墙壁上撞了好几个来回,浓眉紧拧虎眼圆睁,大步流星就赶了过去。

“工期提前了,两天能不能把水管铺完?”队长李年涛皱着眉头询问徐建明的意见,同样是工地上的老手,他知道这任务的分量。老徐沉默了两秒,倒不是怕自己辛苦,而是不忍心累了一天刚刚睡下的弟兄。

“放心吧队长。”老徐立直了腰杆,嗓门提高了八度:“还有咱‘好十连’办不成的事儿?!”他把深蓝色的工作服甩在肩上,眉毛一挑,一张标准的国字脸像一面坚硬的墙。

老徐是“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的一名班长,这支英雄连队因为修筑康藏公路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6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的荣誉称号。“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胆,下决心坚如钢……”歌曲《歌唱二郎山》说的就是这个连队。2003年入伍以来,老徐铸盾深山15年,入选陆军第一届党代表,两次荣立三等功……一个个荣誉都是他从深山沟壑里刀劈斧凿出来的。

“兄弟们,搞起了!”老徐走进屋子,亮开的嗓门比哨子都响亮。分队的队员们都是老徐一手带起来的,用凉水冲了把脸,跟着老徐就下了山。老徐扛着铁锹走在分队的最前面,步子迈开,像《岳飞传》里打头阵的先锋官。

铺水管最需要气力,老徐身材健硕,最让他骄傲的就是像柱子一样的双腿。他总喜欢把裤腿卷起,扛着两百多斤的管子健步如飞,腿肚子上肌肉紧绷,每当超过别人时还不忘挖苦两句“你到底行不行?!”

进了工程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扛水管、拉电缆,老徐带着队员们没日没夜的干,积水溅进雨鞋泡肿了双脚,走起路来“咯吱”作响……

当两边同时开工的工程终于“合龙”,大家互相瞅瞅,一个个头发染成了灰白,眼睛肿成了核桃。徐建明带着队员们再从工程里走出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36个小时。不眠不休连续奋战,强壮的双腿就像踩在了棉花上,麻木的身体已经感觉不到山间冷风的凉意。

也就是从那时,胡军开始听到老徐说腿疼。山里风寒潮湿,由于长期施工,老徐得了“老寒腿”。转眼3年过去,老徐的铁腿渐渐地再也支撑不住两百斤的钢管了。

今年三月底团里进行军事考核,下着小雨。三千米的最后一圈,老徐死命的拍打着自己的双腿冲锋。

“徐建明,达标!”考核结果出来,机关参谋竖起了大拇指。老徐撑起身子一瘸一拐的往回走,谁也不让搀扶。拉长的影子一高一低的变换,像是起伏的黑铁塔……

心声

当素质最过硬的兵

■徐建明

穿越炮火硝烟,孰能匹敌,是我入伍前心中战士应有的样子。铸盾深山这些年,我慢慢懂得,每一个岗位都是战位,刀劈斧凿也能当素质最过硬的兵。

(图片摄影:梁洪邦)

“长攻善守英雄团”下士林祥

创造侦毒速度

■李 康

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站在队列中毫不起眼的预备队员林祥感觉像被电击了一般。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可看向四周才发现这一切不是梦,几十双眼睛正齐刷刷地注视着他。

“真是我!”林祥刚才还在队列中纠结,这好不容易进了集训队却没能代表中国队参赛。回单位该如何向战友们“交待”?如何向“长攻善守英雄团”那面旌旗敬礼?此刻,他的心脏“怦怦”地似乎都要跳出来。

收回思绪,林祥从中方预备队员的队列中跑步出列,参加由外军按照参赛规则重新布置的毒剂侦检测试。

原来前一天,在“国际军事比赛—2017”中国库尔勒赛区举行的“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比赛单组赛中,中国参赛队第一车组以9分32秒的巨大优势夺得桂冠,其中化学侦察员更是以34.95秒准确完成毒剂侦检,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中国参赛队34.95秒的成绩,相对于外军车组在毒剂侦检这一项目上最快的2分32秒和最慢的9分06秒,这样的悬殊成绩引起了外军队员的议论和猜测。

当时,有人以定量分析的方式为中国防化兵算了一笔账:目前世界先进国家军队使用的侦毒管变化反应的时间约为3秒,而此次比赛的毒剂侦检结果有27种组合;外军教范规定30秒完成1个点的侦检,3个点侦毒作业加上50米的全身防护徒步机动,100秒是理论极限;依此继续推演,34.95秒简直是奇迹。

成绩是否属实?是否经得起检验?赛后,外军参赛队要求随机挑选中方队员再次进行测试。

置身测试场,林祥特意将迷彩服上衣口袋处印有“长攻善守英雄团”鲜红字样的粘贴胸标整理了一下。1949年,林祥所在红军团在兰州战役中,被第一野战军授予“长攻善守英雄团”荣誉称号。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绝不能给“长攻善守英雄团”抹黑。

“请中方代表先后撤30米!”一名外军翻译传达了他们指挥官的指示,并派出了警戒。林祥在引导员的引导下穿上了密不透风的防毒服,戴好防毒面具,做好了一切准备。

随即,按照比赛作业条件,在中方人员不参加条件构设的情况下,外军裁评人员随机抽取密封的布设毒剂方案后,由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派出代表秘密布设毒剂、调换作业盘,更有人居然向完成布毒的作业盘表面撒土、搅动染毒土层,增加观毒判断难度。

“开始!”口令下达后,几十名外军代表纷纷瞪大了眼睛围了上去。只见全身防护的林祥在起点处快速拍下计时器,右手持侦毒器,左手精准拔出侦毒管,将侦毒管插入侦毒器内,对准第一个作业盘中的模拟毒剂进行快速侦检。

左手猛力将手中第一根侦毒管向下一甩,没等外军代表看个明白,瞬间,林祥已经开始疾步跃进,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到达25米外的第二个作业点,再拔管、再侦毒、再跃进……50米距离上的三个点位都是一眼判准,一根侦毒管验证一种毒剂。当他完成第三个作业点侦毒和取样,快速按下计时器的那一刻,电子计时器显示:39.07秒!

外军裁判和防化技术专家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林祥对三个作业点模拟毒剂实施侦检的侦检程序、侦检手法和侦检结果全部正确,没有任何瑕疵。

林祥,这位年轻的中国军人,用实力证明了中国防化兵的速度和奇迹。

心声

尊重靠实力赢得

■林 祥

训练场上成千上万次的挥洒汗水,终会在关键时刻浇开荣誉之花。赓续红军光荣传统,就得随时保持箭在弦上,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