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暗黑破坏神4》虔诚的保护者奖杯成就获得介绍,

《暗黑破坏神4》虔诚的保护者奖杯成就获得介绍,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09-30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诸神的传说(印度篇·上)

诸神的传说(印度篇·上)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印度神话》《印度简史》《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一、种姓制度

公元前15世纪左右,从中亚来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入侵古印度,重塑了印度文明,他们被称为印度雅利安人。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后,过着部落制的氏族生活,他们先征服了当地土著,然后又各自兼并,逐渐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王国。由于阶级分化,印度出现了一种按等级划分阶层关系的制度:种姓制度

按照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成员被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种姓为婆罗门,包括祭司阶级,掌管宗教事务;第二和姓为刹帝利,包括武士,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种姓为吠舍,是平民阶层,主要从事工商业和手工业;第四种姓为首陀罗,主要是奴隶和仆人,从事农业、捕渔等工作,专为上层阶级服务。婆罗门和刹帝利为统治阶级,吠舍和首陀罗为被统治阶级。

除了上述四个阶层,印度还有一个最底层的阶层,被上等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即贱民,他们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时至今日,一些保守的印度农村,依然可以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

《梨俱吠陀·原人歌》记载: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印度种姓制度,图片来自头条号:维达说)

公元前1000年左右,种姓制度最终促成了婆罗门教的形成。各个大大小小的王国纷争不断,摩揭陀国于公元前364年统一了恒河流域和印度中部地区,建立起难陀王朝。公元前324年,陀罗芨推翻难陀王朝,建立起强大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实现了印度历史上的首个统一帝国,此后印度又经历了多次的分裂、统一,直到18-19世纪才进入英属殖民地时期。

印度历史的发展进程被分为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前4世纪),史诗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3、4 世纪),古典梵语时期(公元1世纪-12世纪)。吠陀时期主要有四部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以及阐述这四部分本集的各种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四部吠陀用诗体写成,语言为吠陀语。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用的是吠陀语言演变而成的古梵语。这两类书统称为吠陀文献,主要出于婆罗门祭司阶层,多为神话宗教故事。吠陀时代的多神崇拜后来逐渐发展为三大主神崇拜,目的是为了提高婆罗门、刹帝利种姓的地位,为帝国统一服务。

婆罗门教义主要有三:一是婆罗门至上,人有高低贵贱,而婆罗门祭司是最高贵的阶层;二是祭祀万能,婆罗门最重视祭祀活动,为此不惜财力,一次祭祀就要宰杀上千只牛羊;三是吠陀天启,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天启认为这些经典来自于神的启示。婆罗门的三大基本主张,佛教几乎是全面否定。

史诗时期主要以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为主,此外还有达罗毗荼语系的诗歌文学和巴利语的佛教文学。两大史诗都是用梵语写成,其作者为属刹帝利种姓的苏多阶层,作者为耶娑蚁蛭,一般认为他们只不过是在史诗编撰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两大史诗是集体创作,两大史诗主要歌颂了英雄事迹帝王传说

古典梵语时期上承两大史诗和佛教文学,以及耆那教文学、俗语文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大批以往世书命名的神话传说,现存有18部大往世书和18部小往世书。

二、诸神谱系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经》问世,这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全部是祭祀用的圣歌和祷词。吠陀神话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罗,他是天帝,众神之首。据记载,因陀罗原本是带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死后成为神,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进入佛教为护法神——帝释天。帝释天与梵天同为佛教之护法主神,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镇护东方,居于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其城称善见城

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现在的印度国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以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崇拜三大主神而得名。公元前6-前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落。

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解脱,修成正果。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

(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图片来自网络)

耆那教,创始人为大雄,是释迦牟尼同时代人,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践行禁欲主义,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

佛教深受印度神话的影响,比如:《梨俱吠陀》有四大神——战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以及双马童神。双马童的主要功德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病,后来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观世音菩萨

有宗教学者认为,佛教的弥勒至少有部分是衍生自婆罗门教的密多罗,密多罗本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昼神。

毗卢遮那佛被视为大日如来,为金刚界五方如来(其他四位分别是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之一,来自印度教神话中的阿修罗

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据说来自湿婆的愤怒相。"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

阎王是佛教掌管地狱的主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中国古代原本没有阎王的观念,"阎王"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词汇,即阎魔罗阇的简称。

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出自婆罗门教、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是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后来佛教将印度教神话的八部众(诸天、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部族)纳入佛教神话。韦驮本是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也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

(一)大梵天

梳理了印度各宗教之间的关系后,我们来看看印度神话的诸神谱系。创造神梵天是印度教神话中三大最高神之一,世界的创造者,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因此,梵天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根据《摩奴法典》记载,梵天出自"金胎"(即梵卵),卵壳分成两半,创造了天和地,然后创造十个生主,再由他们创造一切。

(大梵天,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及其他两位大神(即毗湿奴与湿婆)。整个印度,毗湿奴和湿婆的神庙遍布各地,专门供奉梵天的神庙却只有一座,那就是普什卡的梵天庙。神话中的梵天为红肤,四首,四臂,坐骑为天鹅。

传说,梵天醒着时,世界是活动的;当他躺下时,世界就平静下来;万物生灭就在梵天的睡与醒之间进行。梵天还创造了时间,人的一年为天神的一日一夜。天神的四千年为一个"圆满时代",天神的三千年为"三分时代",天神的两千年为"二分时代",天神的一千年为"斗争时代"。四个时代结束就是一劫,然后重新创世。

四个时代的12000倍被称为一个天神时代。每71个天神时代为一个摩奴时代,每个摩奴时代都有一个摩奴出现,宇宙中已经出现过七个摩奴。一千个天神时代是梵天的一日,两千个天神时代就是梵天的一日一夜。

(二)湿婆

湿婆是印度最受崇拜的神之一,象征"昌盛"和"吉兆",同时又象征"毁灭",是"生殖之神",也是"破坏之神",传入中国后与藏传佛教密宗中的大欢喜菩萨互相影响,被人塑成一面目狰狞的怒汉和一极美女子交合的形象。湿婆作为愤怒化身的大黑天在日本非常知名,是武士和浪人的保护神。

(毁灭之神湿婆与妻子雪山神女帕尔瓦蒂、儿子象头神伽内什,图片来自网络)

湿婆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其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即西藏冈仁波钦神山),坐骑是公牛南迪,妻子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性格上与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他们的大儿子是代表智慧与吉祥的象头神伽内什,位列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二儿子是代表勇敢正义的战神塞犍陀(即佛教中的韦陀菩萨),统帅着所有的妖魔鬼怪。

湿婆是苦行之神,一副苦行打扮,曾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瑜伽,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了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所以拥有最为强大的力量。

湿婆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神,是印度舞蹈的始祖。湿婆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分为女性式的柔软舞和男性式的刚健舞两大类型,舞蹈既象征着湿婆的荣耀,也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运动,所以湿婆又被尊称为"舞神"。

湿婆五面三眼四臂,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出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产生美貌的吉祥天女——拉克希米(佛教中多闻天王的妹妹),众神都想娶她为妻,拉克希米最终选择毗湿奴作为伴侣。湿婆对此感到非常绝望,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或"青喉")之称。

湿婆眉心有新月标记,坐骑是青牛南迪(它是所有四足动物的保护者),在佛教中被称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三)毗湿奴

湿奴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在吠陀神话中地位并不崇高,在印度教神话中地位却大大提高,地位与梵天对等,很多毗湿奴教派的信徒认为毗湿奴的地位在梵天和湿婆之上,认为只有毗湿奴才是真正的神,而梵天和湿婆都只能算是"半神"。

(毗湿奴是救苦救难的善神,有十大化身,其中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被印度教认为是其第九个化身,图片来自网络)

毗湿奴乘金翅鸟,以"四臂"握着圆轮、法螺贝、棍棒、弓的形象出现,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常化身为各种形象,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相比"一劫之始"的梵天创生,和"一劫之末"的湿婆毁灭,毗湿奴是世界的监督者、保护者,是超自然的存在,是一切众生起源的原初之本。

传说毗湿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

佛教经典《大正藏》记载:"……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因此有人认为毗湿奴是创造神梵天的创造者,理应拥有比梵天更高的地位。根据《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记载,毗湿奴确实是印度教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神明之一。

未完,请关注看下篇……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