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赵云传》记载的“单骑救主”:
意思是:当时,刘备被曹操一路追逼到当阳长阪坡,刘备丢下老婆孩子,独自向南逃走。赵云在身上用包裹保护刘备的幼子,就是后主刘禅,他保护的甘夫人,就是刘禅的母亲。因尽职尽责,使他们母子都幸免遇难。赵云被升迁为牙门将军。
单骑救主后,当了九年曲部的赵云升任牙门将军
《三国演义》描述的“单骑救主”则比历史精彩得多。
刘备不肯降曹,携民渡江,先后命令关羽、孙乾,诸葛亮、刘封分别领500人到江夏向刘琦求救,自己率两千人马,当晚驻扎当阳景山。
当夜四更时分,“曹兵掩至,势不可当”。刘备仓促迎战,厮杀到天明,部队“止有百余骑”,同时“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
刘备大哭凄惶时,身负箭伤的糜芳踉踉跄跄过来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
糜芳的话,尽管刘备不信,但张飞相信,扬言如果自己看见赵云,就把他“一枪刺死!”但是张飞到了当阳桥,却没有去找赵云,而是横矛立马守在当阳桥上,就说著名的“据水断桥”。
张飞之所以没有去找赵云算账,只因他的任务是断后!他发现当阳桥是要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是自己可以完成任务的最佳的位置。不能去找赵云,完成任务要紧。说明张飞关键时刻头脑冷静,知道事情轻重缓急。即使赵云真的投靠曹操,要算账也不是现在这个万分火急的时候。
当夜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到天亮,与刘备一家失散,赵云就火急火燎地带着仅有的30多人,往人多的地方去寻找。
1、路上,先是看见了受伤躺卧在草丛里的简雍。简雍也不知道二主母与刘禅他们的具体下落。赵云只好叫部下把马给简雍,让他先回去报告。
2、赵云打马奔向长坂坡,又遇到中箭负伤的刘备的帐下的一个军士。根据军士指引的方向,赵云找到了甘夫人。
小说里面,即使是天塌下来进入倒计时,关键的主人翁总要进行一番煽情对话。就在赵云与甘夫人想赚取更多读者眼球时,抓了糜竺的曹仁的部将淳于导来了。赵云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救了糜竺。并护送甘夫人与糜竺,到当阳桥头交给了横矛立马于桥上的张飞。
此时,与赵云面对面,张飞心里的误会也烟消云散。可是不明白,在这之前,赵云不是让简雍先回去报告吗,简雍怎么不给负责断后的张飞简要说明情况?即使简雍不说,负责断后的张飞也要问啊,前方情况不明怎么打仗?莫非简雍也玩了一个“跃马当阳桥”,是张飞没有看见?或者简雍迷路了!
1、赵云离开张飞,又风风火火地返回去寻找刘禅,首先稀里糊涂地杀了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得到“青釭”宝剑,可是自己的随从一个都没有了。
2、一路上,赵云每遇到百姓就打探糜夫人的消息。终于有一个百姓说,看见了一个抱孩子的夫人。左腿受伤不能走路,正坐在前面残缺的围墙内。赵云终于找到了抱着阿斗的糜夫人。
于是小说中悲情的对话细节又上演了。一个说一起走吧!一个说不想走;一定要走啊!的确不能走。就这样七客套八推辞,非要拖到曹军越来越近,糜夫人就义无反顾弃投入枯井。赵云没办法,又得耗时间“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然后解开勒甲绦,将阿斗抱护在怀里,才提枪翻身上马。
用这个行礼、客套的时间,骑上马奔跑,也许已经跑到了当阳桥。
小说家把时间就安排的如此紧凑,曹洪部将晏明也真是够意思,等赵云一切事情搞完,一切准备就绪,就送找上门来被赵云一枪刺倒。
3、刚杀了几个妖,又来了一个魔。赵云抱护阿斗,又来了人,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到此为止,与赵云交手的人,张郃是唯一一个三两回合没有被刺死的人。以上的敌人容易解决,眼前的敌人难以纠缠,态势紧急,不能恋战,当务之急是安全带刘禅见他老爸才是正事。
于是赵云快马加鞭逃跑,不料趷跶一声,连人带马,摔进土坑。张郃挺枪来刺,出人意料,赵云的宝马会鹞子翻身,跳出坑外。驰骋沙场的张郃见多识广,也没有见过这种场景,大惊而退。
5、摆脱了张郃,后面赶的是马延、张顗,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心急如焚的赵云力战四将,就拔出青釭剑乱砍,杀出了重围。
6、这时,曹操站在景山上,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之所以奇怪,从始至终根本就没有人朝赵云放箭,就是命令下达之前也没有人放箭,好想曹军将士都把战场是可以射箭这事搞忘了,只有曹操一个人记得。这命令不是提醒大家射箭吗?老板“只要捉活的”,那么射马匹总可以吧!(后来面对张飞据水断桥,也没有一个人放箭)。
7、最后,遇到钟缙、钟绅兄弟二人拦住赵云厮杀。于是赵云三下五去二枪刺钟缙,快刀斩乱麻剑砍钟绅。
前面都是一个地方只刺一个,现在达到最后的高潮,枪刺剑砍一口气干掉两个,《赵子龙单骑救主》全剧终。
这一场杀,赵云的成绩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赵云两个来回杀死的都是曹营的“名”将,而张郃是“大”将,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人,都是“降”将,所以他们没有资格进入赵云枪剑之下的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