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随后进化论的思想在科学和社会文化领域都引发了巨大的影响。
有一种人,他们崇尚权力,认为强者可以主导一切,不平等和歧视是合理的,对反歧视和倡导平等的言论则嗤之以鼻。在他们的眼里,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凶险的丛林,每天都上演着零和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从个人角度看,他们或许取得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成果,但对整个社会而言,他们的存在也可能成为一种灾难。他们信奉丛林法则,被称为原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没有接触过他们的人,可能很难意识到他们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的。
波兰科学院心理学家彼得·拉德基维茨(Piotr Radkiewicz)尝试走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心中的“丛林世界”,去了解除了环境之外,人格特征等如何参与塑造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结果不出所料,多项心理测量结果显示,那些倾向于信奉丛林竞争法则的人,内心充斥着一些反社会的人格特质。而且强势外表之下,其实潜藏着一颗脆弱的灵魂。
这一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人格进行画像的心理研究建立在四项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共有近三千人参与了调查。测量内容包含了依恋风格、大五人格、黑暗人格、基本的人类价值观、道德判断等常见的心理测量框架。在获取了达尔文主义者相关的心理特征后,研究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文明理念在努力地增进全体成员的福祉,使幸福最大化,暴力最小化,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只关注自己,甚至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盘剥他人的基础上,其想法显然与此背道而驰。这一研究2021年8月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依恋风格是一种颇为常见的心理分析范式,它认为人们从早期的童年经历中构筑起了自己与他人交往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在长大甚至成年后也很难更改。对依恋风格的分类有不同的观点。最新研究中,采用回避和焦虑两个维度,共分出了安全型、轻视型、焦虑型和恐惧型四种类型。依恋安全的人通常觉得自己值得被爱,也有能力爱别人。焦虑型依恋的人也对他人很积极,但自己内心通常会过于焦虑。轻视型和恐惧型依恋的人虽然内心感受也不同,但通常会对他人有负面的认识,不信任、不帮助、不同情,并尽量保持距离。
经过测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更可能有恐惧型依恋的风格。他们对外人是既焦虑又回避的态度,内心其实充满了对自己能否成功的焦虑和担心。因为担心被拒绝或伤害以及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他们可能会避免处在亲密关系中。这些信念可能植根于他们此前被放大的失败的人际关系经历,通过把个人失败归结为人性的残酷和世道的黑暗,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合理化了,觉得正是因为外人自私而粗暴的对待自己才导致自己不能成功,进而可能变得对外界不信任,同时相信只有失败者才抱怨社会不公,赢的人就可以拥有一切。
在另一项关于大五人格的测试中,宜人性的指标脱颖而出,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极强的预测因子。大五人格是描述人个性特征的一个常用测量工具,共分五个指标:分别是外向性、责任心、开放性、宜人性、神经质。宜人性是指一个人是否更善良、体贴、温暖、富有同情心等。调查发现,低宜人性非常强地预测了一个人可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对黑暗人格和基本的人类价值观的测量则进一步揭示了他们内心深处可怕的一面。黑暗人格通常包含三个特征,权术主义、自恋、精神变态。权术主义是指一个人具有冷酷、不信任、自我为中心、实用主义、反复无常等特征,习惯为了个人利益而操纵控制他人。自恋的人觉得自己独一无二、高人一等。精神变态是指一些人做事冲动又缺乏同理心,会出人意料地干一些反社会的行为。最新研究在测量后发现,权术主义和精神变态这两个特征与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特别相关,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很难与他人共情,有着反社会的倾向。
他们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想着如何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目标,而是更希望通过掠夺他人资源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把侵略和争夺视为人类的天性,并在各类实际情境中以此作为自己的社交策略。基本人类价值观的测量则证实了,他们更喜欢那些自我强化的价值观,而拒绝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更喜欢基于权力的等级制的社会关系,而不喜欢人人拥有自主性的这样的状态。
那什么样的人称得上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呢?彼得·拉德基维茨采用了一个较为经典的测量竞争性丛林理念的量表。比如问参与者,你的知识和经验是否告诉你这个世界基本上充满竞争,只有最适应的人才能生存和成功,在这世上,权力、财富、获胜才是一切,才是对的;你是否认为这是一个自相残杀的世界,在这里你有时就得残忍无情一点;你是否认为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有了一些权力,就应该去用它,无论如何也要为自己所用。在现有的对信奉丛林法则的人的观察来看,他们更可能相信人是被自身利益默默操纵的对象,只要能全身而退,这世间就没所谓对与错。各类社会规范乃至人伦道德对他们而言也可能只是浮云一片。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得以出版,随后,进化论的思想在科学和社会文化领域都引发了巨大的影响。在著作中,达尔文主要基于自己在自然界的长期观察,提出了在遗传进化的过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理念。这一思想随后被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等人用以解释社会发展进程,进而催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优生学的理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些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希特勒在纳粹德国实行了针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按照那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想法,残障人士、同性恋、有精神疾病者、老人等,也属于“劣等”应予灭绝。
今天,导致这些残酷历史的社会环境虽然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但最新研究所揭示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个人仍然用一种原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社交,表现出一些反社会的人格特征。这是需要注意和警惕的。社会是一个整体,彼此信任、妥协、合作等更有助于形成社会合力,让更多人受益。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所信奉的丛林法则只强调个人的私利,不会去关心、在乎他人的利益,对社会整体利益因而构成了一种极大的威胁。
然而,有最新证据表明,社会个体拥有关心他人的能力,对社会公共利益所产生的帮助可能超乎想象。2021年8月,荷兰莱顿大学等许多机构的研究者合作开展的一项跨国研究显示,不同地方的人对他人的在意程度差别很大。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研究中有类似苹果实验这样的问题,模拟了社会上关于人际交往的一些场景。比如桌子上有一盘苹果,一个红苹果,三个青苹果,怎么选?如果先选的人拿走了红苹果,剩下的人就只有一种选择,如果先选的人拿走了青苹果,剩下的人还有两种选择。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尼尔斯·范多森(Niels J. Van Doesum)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陌生人的在乎是很重要的,人类无疑是社会化的,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在乎成本很小,甚至对个人没什么损失。但即便是这样的行为显示,那些整体上人们更在意他人的国家,在环境保护上的表现也会相对更好。相比于那些靠巨量资金和大量时间成本所驱动的合作,对别人体现出的在乎,这种个人层面的微小的善举也可能会关涉一些宏大的社会议题。
而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价值观里,在乎陌生人这样的事情很可能是不存在的。虽然不少历史学家已经认定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起到重要的思想支持,但其实,围绕如何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国家间和民族间的应用,当时仍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既然所谓次等民族可能会通过和平竞争的方式自然消亡,就没必要诉诸暴力,完全可以通过思想和商业的方式开展这样的竞争。但一些人却认为暴力的方式会有助于人类种族的进步,因而支持通过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方式开展殖民和战争。当社会达尔文主义被应用到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时候,不仅外族的陌生人得不到在乎,在掌权者看来,哪怕自己人,在国家利益面前,其个人的权利也应让步。由此,一场扩充人口和资源以保持自身继续繁荣的战争在一些国家完成了意识形态的准备工作。
两次世界大战都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有一定关联,但思想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战后,学者们对那些臭名昭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反思和争论一直不断。今天,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这样的称谓虽然已经不再流行,但一些观念或多或少地反映着丛林法则的信奉者,比如善于表演、精致利己,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最新研究通过剖析这些人的心理特征,让我们有机会初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有多可怕。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