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电子支付而不接受现金支付,商家这样的行为在安徽将被集中整治。据报道,近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了解到,安徽省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组已经成立,即将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集中整治工作,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当菜市场卖鱼卖肉卖青菜的商贩,都挂出了二维码,说明移动社会确实来了。移动支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商家来说,可以避免找零的麻烦,提高交易效率;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再也不用带着鼓鼓囊囊的钱包出门,担心钱包丢失的问题了。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有些商家的步子迈得却有些大,乃至给人以过犹不及之感。比如一些商家公然宣称拒收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方式,就引起了不小的质疑和争议。移动支付是趋势与潮流,“无现金社会”的来临也是客观现实,但是“无现金社会”之所以加了引号,除了起到一个强调的作用,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它并不是完全拒绝现金、拒收现金的社会,拒收现金本身就是对“无现金社会”的一种严重误读。
一方面,即便移动支付占据了市场交易、商业消费的主流,但是在现实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可能无法实现移动支付,难道我们就不消费了吗?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实现的前提是建立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上面的,但是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老年人群体,根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自然也就无法完成移动支付,如果商家拒收现金,那么他们的消费权利如何保障?
说到底,“无现金社会”不是拒收现金,只是允许消费者采用移动支付手段。对“无现金社会”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在长时间内并行不悖,而不是因为移动支付就排斥现金支付。如果有商家为了自己的方便,拒收消费者的现金,也拒绝向消费者出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则不但涉嫌消费歧视,而且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说,由相关部门组成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组,对社会上拒绝接受现金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工作,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就是对“无现金社会”的一种纠偏,可以避免其误入歧途。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无现金支付与现金支付共存的局面,而不是以无现金代替现金,更不是彻底地“消灭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