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光遇拾光季任务五攻略,光遇拾光季攻略第5个任务

光遇拾光季任务五攻略,光遇拾光季攻略第5个任务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16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非凡十年·广东答卷|梅州梅江:城美业兴人亦乐 十年奋进满目新

日新月异的梅江城区。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梅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远处群山如黛,连绵不绝,生机无限。

过去十年,是梅江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处处呈现新气象的十年。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产业提质增效;美丽乡村蝶变,精致“五小园”点缀着城乡风景;周末经济、夜经济等新兴业态多点开花,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俯瞰梅江,城美乡亦美,业兴人亦乐。

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面向未来。梅江区将继续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干在实处,以实施“七大工程”为抓手,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奋斗岁月

发展添翼:百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纵横相交的园区道路上,一头是企业的大巴车载着员工驶向厂区,另一头是满载货物的卡车从厂区驶往市场。繁忙,是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下称“梅州经开区”)的常态。

1992年,梅州经开区获批设立,至今“三十而立”,成绩颇有声色: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0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全市首个百亿产值园区。

作为广东省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梅江区电子电路制造业已形成铜箔生产—覆铜板生产—PCB生产—电子电器产品生产的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9月底,全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电子铜箔项目(一期)顺利投产。钟戈 摄

梅江区深刻认识到,优质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该区今年继续做出一连串部署。

“结合区情实际,梅江区制定了《梅江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并围绕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6个重点领域,分别建立了产业招商小组。”梅江区招商和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聚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土地利用率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打粮食”项目,同时全面梳理辖区可利用资源,掌握用地、用能等要素情况,策划包装一批对外招商项目,建好招商项目库,完善靶向招商企业名录。

浪成于微澜之间。对于梅江区来说,大项目、好项目不仅影响着经济总量,更关系产业格局。只有把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贯穿到项目建设全过程,方能确保项目引得来、建得好、成效高。

今年8月,梅江区以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三个项目从摘地到落地建设,仅花20天的时间;9月底,全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电子铜箔一期项目顺利投产,年产值预计达到4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

负重爬坡,破茧成蝶。十年来,全区规上工业生产总值从21.87亿元增加至112.61亿元、增长近5.15倍。目前,全区有39个总投资34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43.18亿元的重点项目,其中产业项目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达15个、占38.46%。下半年,预计33个、计划总投资114亿元的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动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梅江经济发展正焕发蓬勃生机。

城乡同频:促进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清晨,位于西阳镇桃坪村的梅州市明山嶂茶业有限公司茶园云雾缭绕,一行行茶树在雾中若隐若现。

茶产业是梅江区的传统农业产业。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梅江区清凉山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项目实施为契机,梅江区近几年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带动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该区依托富硒土壤资源,积极推广富硒栽培技术,打造特色富硒品牌,让绿叶子成为当地人致富增收的“金叶子”。

“在营地,我们会向客人提供产自梅江区的嘉应茶,让更多人了解本地品牌,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梅州市明山嶂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海珠口中的“营地”,由茶园里的一块平地开发而来,主打户外露营业务,自去年国庆开放以来一直人气高涨。

走马梅江乡村,多业态的深度融合,使得乡村振兴内涵更为丰富。

梅江区秉持“经营城乡”理念,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结合乡村特点,制定乡村发展战略,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和体验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做好城乡融合大文章。

乡村蝶变,城区提质。

漫步梅城江北的凌风东、西路,民国骑楼鳞次栉比、窗户雕花精美,门面、商铺招牌风格统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梅江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城区纵横交错的街道、中西结合的客家民居,深刻反映了客家人具有传奇色彩的迁徙历史。

2017年,梅江区启动江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升级项目,对老城区进行修缮和提升,以彰显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同时带动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城区品质和人文气息。

如何让昔日古城重焕生机活力?梅江区一方面通过活化古建筑、对损毁的古建筑进行重建,另一方面引进老字号商铺、传统民俗工艺品等商家入驻,同时开展评选“老街名店”等系列活动,振兴老行当,打造新品牌,促进业态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渐进式、微更新、重文旅”的思路,盘活了原有资源,除了木屐、竹编灯笼、炭画等传统行业外,更吸引了不少为追寻人文气息而来的工作室、私厨甜品屋等入驻。

十年间,城与乡仍在,但颜值与内涵早已刷新。在促进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过程中,更宜居更宜业更宜游的“诗画梅江”呼之欲出。

幸福加码: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迎着清晨微风,位于城北镇的会文学校小学部传来琅琅书声。

这座崭新的校园总占地面积2.07万平方米,包括1栋综合楼、2栋教学楼、1栋教学辅助楼、1座体育馆;设32个班级,提供1440个学位。今年9月,会文学校小学部如期建成使用,迎来了首批师生。

临近傍晚,客都大桥下的外滩公园里传来悦耳歌声。

多年前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已是周边村民打球、下棋和跳舞的休闲之所。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三角镇将这片桥下荒地打造成配备停车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的口袋公园,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还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晚饭后,位于梅城机关路的梅南大院小区传来阵阵欢笑。

通过近几年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这个50多岁的“高龄”小区换上了崭新的柏油路面,停车线规划整齐,面貌焕然一新。

梅州大桥至东山大桥江南片区沿河路段塑胶跑道被誉为梅州“最美跑道”,不仅为市民锻炼健身提供便利,也点缀了城市风景。张文祥 摄

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江南街道新中社区,老年人足不出户,在家就能享受健康体检;每年一度的生日会,热闹又开心;想学习,就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看书读报;想发挥余热,还能加入志愿者队伍……

十年来,梅江区聚焦医疗、教育、就业、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领域,坚持把财政支出的七成用于民生建设,力争把每一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持续创新思路方法,回应群众需求,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罗乐大桥通车后,从芹洋半岛到梅州经开区只需要十多分钟,而且一路畅通,以前至少要花上半个多小时。”

“城区休闲娱乐的地方越来越多,像清凉山郊野公园、百岁山郊野公园、剑英公园、嘉印拾光游乐园等等,我们经常带孩子去玩。”

“停车场、充电桩、公共厕所这些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感觉出行越来越方便。”

通过落细落实一件件民生实事、“微民生”实事,梅江区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变化和实效,用行动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赓续奋斗

以“七大工程”为抓手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以十年为跨度,将今日之梅江与往日相比,不难发现,朝气蓬勃、宜居宜业的中心城区已悄然崛起。

站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梅江区绘好蓝图,信心满满踏上征程。

根据梅江区第九次党代会部署,梅江区将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政治要求,用心用情用功实施产业跃升、改革创新、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幸福提升、治理增效七大工程,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实体兴则县域兴。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总任务、总目标,梅江区将更加清醒认识产业发展现状及差距,认真谋划产业项目,抢抓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聚焦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强链补链延链,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

筑好金山银山,也要守好绿水青山。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梅江区将落实“双碳”任务,强化污染治理,强化生态保护,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未来,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梅江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绿色发展动力,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亮丽底色。

过去十年,梅江区城市与乡村发展同质同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着眼未来,以城市更新工程、乡村振兴工程为抓手,梅江区将继续推进城市功能提质、品位提升、管理提档,展现品质城市新魅力;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中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为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梅江区将强化社会民生保障,加快推进教育振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增效,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建设宜居宜业之城。

展望至2025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乡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足安康。

一线案例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绘就筀竹村新图景

未走入村内,悠扬的音乐声、浓郁的咖啡香已飘向远处,前来的游人无不心旷神怡。

“我第一次来筀竹村,就喜欢上了这里。”又见·山村酒馆位于西阳镇筀竹村,负责人梁志龙对天然去雕饰的筀竹村一见钟情。这几年,他陆续在村中开办了民宿、酒馆和咖啡馆。在他的“撮合”下,本真·山村书屋、里斯的家自然教育民宿、深丘咖啡馆也纷纷入驻。

这是村里从未有过的热闹景象。

多年前,筀竹村仍属省定贫困村,村中没有任何产业支撑。但好在,村子距离梅州城区路程仅十多公里,又与清凉山相依、清凉山水库相伴,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当地政府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对筀竹村进行整体规划并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文旅产业的植入有力推动西阳镇筀竹村从昔日的“空心村”蝶变为“网红村”。图为村内的本真书屋。钟戈 摄

“要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一定要发展产业,让老百姓通过产业增加收入。”筀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忆起往事,“当时,村里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在区、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投入1000多万元修缮村道、治理河道、提升村庄环境。”

李小龙说,通过将闲置破落的农家院集约管理,依托山水田园和古村底蕴大力引进文旅产业,集聚书屋、酒馆、咖啡馆、民宿等一批新兴业态,既有效破解了土地瓶颈,盘活了闲置土地和房屋,又扩大了旅游发展规模并提高了层次。

如今每逢假期来到此处,会发现游人或在河畔树下静静看书,或与三两好友饮茶聊天,或在民宿享受时光流逝……筀竹村俨然成为人们放松心情的“世外桃源”。

眼下,筀竹村又将迎来新的发展。

去年,一批徒步爱好者在筀竹村周边开展户外活动时,无意间发现长达20多公里的古驿道资源,且保存情况较为完好。随着一段时间深入考察,发现古驿道总长度为200.6公里,以筀竹为起点,按地形走向可分为8条线路,串联西阳、长沙、三角等地主要景点和旅游资源,形成闭环,与潮州、丰顺丰良、韩江等地境内的南粤古驿道相连。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方式热度不断攀升,成为旅游市场的热门之选。以此为契机,梅江区计划启动相关配套设施完善工作,规划打造国际标准徒步路线和户外运动基地,进一步盘活资源,让古驿道徒步成为“打卡”梅江的新方式。

“筀竹村旅游条件日渐成熟,与国际接轨、举办大型赛事的潜能有待挖掘、激发。”梅江区委常委、副区长林勇军介绍,前期,梅江区将根据“少干扰、少投入、可持续”原则,对已发现的古驿道进行分阶段打造,邀请专业团队协助开发徒步旅行线路,打造户外运动基地,促进沿线文化、旅游、生态、村落等资源的挖掘、保护与活化,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数读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6.87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12.47亿元,年均增长6.4%

●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5%,产值税收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至42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增至12家

●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42万元、年均增长9.4%

●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3%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育资源配置,累计投入教育经费65.622亿元,新增学位1.5万个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

【通讯员】钟戈 钟伟才 陈绮冰

【作者】 何苑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