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苏教育”,江苏高考一定是绕不开的话题。
那些偶尔出现在全国各地高中月考卷里用来拉分的江苏考题,却是每一位江苏同学的必经之路。还要遭受“为什么你们400多分就能上清北?”的莫名“质疑”。
在“高考作文”频上热搜的时候,江苏却靠“数学”打出一片天。江苏数学和浙江数学之争如火如荼,但如果碰到葛军老师出江苏卷,那么就没有什么好争的了。
而江苏英语,卷长一米六,素有清明上河图之美誉。另外,大家可能不知道,江苏的高中生学英语,背的是四六级单词,刷的是四六级卷子。
来,你仔细想想为什么自己大学裸考四六级只能低分过,人家随便一考就是600+,原来是输在了起跑线。
至于政史地物化生,江苏考生需要选择两门科目作为高考科目,其他四门作为“小高考”的科目。
“小高考”的四门科目一般会在高二下学期考完,另两门高考科目则是在高考时考,所以当别省考生已经考完放飞青春了,江苏考生还得在考场里待一天。
这两门科目以“A+/A/B+/B/…/D”等级的形式算入高考成绩。整个江苏只有前5%的考生可以拿到A+的等级,前10%的考生可以拿到A等级。而一本大学的要求至少是两门B,大部分985高校要求两门A,清北则要求一个A+和一个A。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江苏考生,在高考480分里考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这两门科目的等级要求没有达到,那么你刚迈进校门的半条腿,只能委屈巴巴地再缩回来。
经得住这一系列神操作的“江苏学子”,可谓牛人辈出。
前不久网络流传的一份“中国两院院士籍贯分布省份”排行榜,便令不少网友感叹:
江苏学子为什么这么牛?!
江苏教育为什么这么强?!
其实,江苏教育之强,由来已久。据学者梅介人统计,从唐到清,大约开科709次,历史文献中有名有姓的状元有600人(另有599人、592人之说),其中有籍贯可查的,为448人。
数据来源: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这448名状元分布于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排名前六的为江苏(76人)、浙江(64人)、福建(35人)、江西(33人)、安徽(25人)、四川(16人).
江苏状元占比约17%。
数据来源: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但从统计也可以看出,江苏属于“后来居上型”的选手。
据学者统计,唐朝时期,北方的状元数目仍接近南方的三倍,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也促进了南方人才培养的发展。
公元869年,江苏省出现第一位状元,而后短短时间内,接连涌现七名状元,这和当时苏州地区经济发达分不开。
北宋时期,南方状元人数渐渐呈现“弯道超车”趋势,到了明清两代,已经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并且大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
唐宋明清四朝状元数量top3省份
数据来源: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清初吴江人钮琇的笔记《觚賸续编》记载了一个故事:
清初,一帮文人聊天时聊到家乡特产,广东人说我们有象牙犀角,陕西人说我们有狐裘毛罽,山东人说我们有檿丝海错,湖北人说我们有优质木材……大家聊得很开心,家乡自豪感爆棚,唯独苏州人汪琬一言不发。
别人就笑他:“苏州自号天下名郡,你一个苏州人怎么会不知道苏州土产呢?”
汪琬一本正经地说:“苏州土产极少,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梨园子弟。”大家纷纷追问第二样是什么,汪琬慢吞吞地说道:
“状元也。”
现场顿时陷入沉默。
江苏状元不仅多,还出了不少“大咖”。比如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比如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翁同龢。
而对于博物馆爱好者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张謇。
张謇
张謇应试的殿试策
1902年,张謇筹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现在是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
1905年,他在家乡南通创办南通博物苑。
藏品分四个部门:天然(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
除了自己的旧藏,还有友人捐赠以及向大众征集的藏品。另外,他还倡导配备讲解员,而且要求必须有两三位讲解员精通外语,方便外宾来参观和咨询。
南通博物苑
1912年4月,张謇创办了纺织染传习所,现在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1912年专门纺织学校 教室
1915年,他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河海大学。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毕业证书
公元1915年10月,他又借南通博物苑先办盲哑师范传习所(现为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成为中国盲哑师范教育的开端。
学校旧照
现状
张謇一生创办了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当代,江苏教育水平依旧稳居全国前列。
全国985、211高校,江苏达到十一所,数量仅次于北京。
其中985高校有两所——
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
这两所大学都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名校,如今依然焕发光彩。
网上还诞生了不少关于这对“名校CP”的有趣段子。
相传,两所学校曾有过强强联合的想法——
南京大学说:你们出"东南大学"的"南"字,我们出"南京大学"的"京"字,合并成为"南京大学",怎么样?
东南大学拒绝并提议:还是我们出"东南大学"的"东",你们出"南京大学"的"南",合并成"东南大学"吧。
因无法达成共识,合并一事便作罢。
除了学校,江苏各地的名胜古迹也记录着江苏教育史的发展。
天下文枢: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
状元鼓
夫子庙,位于“十里秦淮”文德桥北岸。原仅指供奉和祭祀中国古代儒家始祖孔子的庙宇,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在东晋太学旧址新建孔庙,并将建康府学学宫迁于此,从此孔庙与学宫合二为一,统称为夫子庙。
千年沧桑,几番兴废。1982年,夫子庙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秦淮风光带的中心景区。
江南学府之冠: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
范仲淹聘请当时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因为办学有方,一时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近二百亩。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城的东南隅。据《南窗纪谈》所载: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由知府史正志创建,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南京举行。永乐皇帝改建“江南贡院”。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形成一座拥有考试号舍二万零六百四十四间,占地达三十余万平方米的中国最大科举考场。
古考场
江苏教育之“牛”体现在诸多方面,一篇文章显然是说不完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江苏浏览一番,体验更多关于江苏教育的有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