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失落之城为名,最终却写就了永不失落,因为人类的再生、再造、自我修复能力无比强大,多少次天灾剥夺、多少次政治戕害,让无法拥有其它动物敏感察知天灾来临的人类、让血肉之躯抵挡不住刀枪的人类,一次又一次屹立不倒、笑到最后。后来,我仔细想了“失落”一词本身,这个词无论本身还是拆分,都是过程,属于过程态,过程自然不意味终结、状态从来不代表死亡。
四座城市的兴起与衰亡,都历经沧桑、时光,可是考古学家、各研究领域的其它专家,在所谓废墟与残留物里,细致地检索、挖掘,尔后描绘那远古的繁华、喧闹、熙攘。描述庞贝的时候,我似乎可以感受拥挤里的热情,人声嘈杂车马混,杯杯酒来喁喁声,那是犹如《东京梦华录》一般的繁华与鼎沸。
1、恰塔霍裕克位于土耳其中南部的科尼亚平原,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它始建于约9000年前,正好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并且持续1000多年。鼎盛时拥有5000到2万居民,规模远远超过村落,是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
2、恰塔霍裕克分东、西两个城区,分别建在两座山丘上。东山丘面积约13万平方米,相当于18个标准足球场。第一批居民先在东山丘的位置盖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房子损毁、有些被遗弃,人们用沙土把旧房子埋掉,再在上面盖新房子。
3、恰塔霍裕克居民形成一定的分工,有务农的,有各式商贩、工匠,显著地提高生活质量。
4、公元前6200年左右,气候变暖,冰山快速融化,大量淡水涌入海洋,扰乱热盐环流,使大部分海水处于冰冷状态,这反过来拉低了全球气温。寒冷干旱的气候对农业、畜牧业造成致命打击,粮食危机愈演愈烈。这轮气候变化持续400年之久,恰塔霍裕克的居民相继离去,恰塔霍裕克变为空城,被尘土掩盖。
1、比起新石器时代早期,古罗马城市不仅硬件升级,公共生活也丰富多彩。一座典型的古罗马城市通常以广场为中心,广场上分布着神庙、戏院、角斗场,从广场辐射出去的几条街巷,则布满商店、澡堂、酒馆及风月场所。庞贝就是如此。
2、庞贝城商业繁荣,公共场所熙熙攘攘,庞贝人堪称“社交动物”,尤其有两种社交行为,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一是泡澡堂,古罗马时代的澡堂相当于俱乐部,人们一边泡热水澡,一边谈生意、聊新闻;二是下馆子,庞贝城有160多家小酒馆,说明庞贝的服务业和娱乐业十分发达。
3、庞贝加入到横跨欧亚非的巨大经济网络中,贸易昌盛、物质充裕,豪宅也越建越多。
4、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忽然爆发,大地震动,灼热的气体裹挟着大量石块、灰尘从天而降,将庞贝埋葬,很多人死于非命。幸存者散到其他城市,从此,关于庞贝的记忆退出公众视野,庞贝城多姿多彩的公共生活随之埋葬。
1、卡霍基亚位于今美国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河谷,是距今1000多年前,这一地区唯一的城市。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广场,金字塔形状的塔台,以及交错分布的聚居区,占地面积比同时期的巴黎还要大。鼎盛时拥有3万居民,方圆几百公里的人也会慕名前来。
2、卡霍基亚的中心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中央是一座金字塔形状塔台,高30米,南坡分三级台阶,其实就是三个大祭台,每一个祭台上都有祭祀用的建筑。主城区周边分布着许多小城区,格局大同小异,都是一个广场加一座金字塔塔台。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卡霍基亚是由僧侣建造的宗教之城、信仰之城。
3、僧侣凭借虔诚和对宗教的解释权,产生超凡魅力,从而吸引人们聚集到他们身边,逐渐形成了城市。
4、从10世纪到14世纪,卡霍基亚存续了大约400年,由于密西西比河多次爆发洪水,迫使很多人离开。城市被废弃。
1、从9世纪初创建到15世纪灭亡,高棉王朝强盛一时,疆域囊括整个柬埔寨,还统辖了今老挝、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部分领土。吴哥是高棉王朝的首都,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部约240公里处。
2、柬埔寨的雨季阴雨连绵、河水暴涨,旱季河水断流、井水枯竭,为解决吴哥用水问题,历代高棉国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相继挖掘了东池、西池、北池、罗来池等人工湖,以及数以千计的小水池,再用大大小小的运河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可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调节水量,雨季排水、泄洪,夏季蓄积饮用水或灌溉农田,从而确保无论雨季、旱季,城市都能正常运转。
3、随着高棉王国不断扩张,吴哥的规模日益膨胀,水利系统也越来越复杂,考古研究表明,这是人类在没有工业设备的协助下,建造的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
4、水利系统势必越来越复杂,最终脱离了人类掌控。管道堵塞、泥沙淤积、河流改道、设施老化,问题一个接一个,国王不得不调动更多的劳动力去处理。结果,为维持水利系统,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消耗掉,逐渐掏空了高棉王国的财政。随着财政吃紧,国王再也没有能力维持如此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了,只能任由其衰败。公元1431年,发端于今天泰国的暹罗人攻占吴哥,高棉人将都城转移到金边,吴哥被遗弃。
这本书倒是更肯定我之前一些想法,定义与概念(这里指非数学、物理类的定义与概念),其实都是人构造的,从人类学会讲故事开始,一直不断构造抽象概念,而这一类概念,需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文明发展不断修订。考古不是也从粗暴走向保护性开掘的今天吗?技术手段、数学方法的使用,让考古发掘更精准、更易于文物保护,因此,我们何必在可被修订的概念里永垂不朽?写这些,不过是我想延展到夏朝,如果按成熟的朝代建制定义,它或许真不存在,可是从发展态角度,从人类初步摸索、尝试的角度,它一定不存在吗?没有初态,何来成熟。
一次又一次地毁,一次又一次地生,每一层都是新的开始与期待,每一次都是新的适应与调整。论人类之伟大的能动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