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看了个关于机枪的文章,叫做《俄军用鲜血证明:轻机枪不顶用,我国为何重新装备7.62毫米机枪?》。看了个开头就有点懵,看到中间就差点喷饭,全看完之后差点吐了。咱就好奇了,这文章是怎么写出流量的。挨个摘出来看下,看看这文章写的多离谱。
文章开头,12.7mm大口径机枪、7.62mm通用机枪、5.8mm小口径机枪,看着有点懵,通用机枪是按口径划分的么?似乎不是,这个放到后面说。
俄乌战场上步兵作战在800-3000米之间???
这什么鬼?二战的时候,交火距离普遍就在200米了,再远的是一战那会儿了,怎么到21世纪,反倒缩回去了?800米开外对射???疯了吧。而且,现在俄乌冲突,虽然平原上的战斗不少,但多数也就几十米,甚至更近。而且,800米的交火,你能看见什么了?
俄军多数部队装备5.45mm小口径弹药……
说这个的时候,咱能不能看看俄乌战场照片,俄军拿7.62mmAK的少么?看弹匣就能看出来了。
中口径的主要用途是,在炮击结束后实现800米距离的火力压制……
800米?火力压制???用机枪压制???还压制迫击炮、RPG????让敌人不敢抬头?????靠机枪为己方炮击创造机会……
800米距离的机枪火力压制,二战似乎都不这么玩了,一战后期都没这么玩过了。
俄军的5.45小口径弹药的有效射程只有600米,在压制乌军掩体和掩护己方步兵前进方面的能力过于有限……
这话其实都能单开个2000字文章聊聊了。
有效射程这东西是人为规定的,属于建议性概念,并不是子弹就能打这么远。同一把枪,同样的子弹,是否加装两脚架,是否加装瞄准镜,有效射程都是不一样的。
使用7.62*51mmNATO的M240机枪,分别有600、800、900米的有效射程。有效射程的数字,不是绝对的。
如果在1000米左右作战,将会是一个薄弱环节,而这个距离恰好是7.62毫米负责的区域…………
多数7.62mm口径机枪都没把有效射程定义在1000米左右,1000米基本看不清什么。美军这些年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市区、平原作战,悍马上的M2也没在1000米的距离上进行过火力输出。
现在俄乌之间,步兵能有个几百米的距离就算多的了,巴赫穆特这些地方,都是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打,两伙人都面对面打。远一点的,有个几百米距离,乌军就把民用无人机掏出来了。
7.62mm的枪口动能远大于小口径……
这话还是有问题。7.62mm的机枪弹可是有不少,7.62*39、7.62*54、7.62*51都有机枪弹,具体指哪个?枪口动能和飞行过后的存能是一回事么?口径大,子弹打的就远么?未必。5.56NATO飞得就是比7.62*39mm远。而且,拿小口径枪弹和全威力弹比谁打的远,这就是耍流氓了。
阿富汗、伊拉克战场上证明小口径机枪不行?没看出来。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确实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吐槽过M249,但是吐槽的点并不是5.56mm枪弹的问题,而是M249太重了。然后海军陆战队换了M27IAR,而陆军虽然也换了6.5mm机枪,但是也只是试装备阶段,没走到换装那步呢。这些年美军试装备没少玩,最后成型的不多。
新一代7.62mm机枪在向FN倾斜,使用751弹......
什么叫751弹????7.62*51mmNATO还可以这么缩写?然后是怎么证明7.62*54mmR落后的?换北约弹,难道不就是为了出口么?自己也说了,是为了出口,30个字没写完就忘了么?
现代机枪强调模块化
这话没问题,现在就连手枪还都强调模块化呢。但是,内容写的却是:红外瞄准镜、战术导轨、战术配件……这不叫拓展性么?怎么和模块化扯上关系的?不了解什么是模块化,可以去看看OTs14和斯通纳63。另外,膨胀性是什么鬼?不是,这枪能像腐竹那样膨胀么?机枪风干了?
各国认为国产新一代7.62毫米机枪也要根据需要加装这些枪托……除了无托结构的,那个机枪没枪托???无托结构不也只是没有外接枪托么……枪托能增加多少拓展性???增加拓展性的地方,不都在顶部和前部么?难不成枪托增加个托腮板,就叫增加拓展性了?
通篇看下来,基本就是强调小口径机枪不行,应该用通用机枪,而对通用机枪是什么概念还不清楚。本来看开头,仅仅是怀疑他用口径作为通用机枪的标准,但是通篇看下来,他应该就是这么认为的。估计想的是,7.62在小口径和大口径之间,能分别兼顾,所以是通用机枪……
而另一点是,估计也是以为,7.62mm就一种子弹,实际上呢,7.62mm口径的子弹,光手枪弹就好几种,近100年来的7.62mm枪弹,多的是,各个时期、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7.62mm枪弹。
整体来看,这大兄弟对步兵之间的交火距离还是存在误解,800-3000米的步兵交火距离……然后对机枪又分不清,子弹估计更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