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是久违的反特片怀旧栏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产反特片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
从战时打入敌后的「红色潜伏片」,到建国初期抓捕特务的「惊险智斗片」,再到特殊时期破获间谍阴谋的「刑侦破案片」。
反特片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并衍生出不同类型题材。
尤其在国内电影类型匮乏的年代,反特片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精神娱乐生活。
本期要介绍的是拍摄于1958年的经典反特片——
Bell Sound Over Ancient
影片由长影厂拍摄。
导演朱文顺是一位老导演,尤以拍摄惊险故事片见长,其代表作《神秘的旅伴》(与林农合作)、《寂静的山林》以及这部《古刹钟声》,都已经成为一代观众记忆里的经典之作。
影片的编剧刘宝德本身就是军旅出身,后来从事话剧表演,1955年被分配到长影,创作出了文学剧本《古刹钟声》,故事中的桥段设计明显参考了当时风靡的红色小说《林海雪原》。
电影的时代背景设置在抗战时期,讲述八路军侦查科长由一具尸体展开搜捕敌人的线索,最终将藏匿在深山古刹中的特务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
主演是当时年仅29岁的庞学勤,当时他刚刚分配到长影厂做电影演员,被选中出演电影《古刹钟声》的男主角,在片中他塑造了一个深入虎穴、机敏果敢的侦察科长的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由这部电影开始,庞学勤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影坛明星,更在之后参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甲午风云》中洋溢爱国情怀的水手王国成,《战火中的青春》中鲁莽而率真的排长雷振林,《兵临城下》中胸有城府、沉稳干练的李忠民等,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说回影片的故事。
1940年,太行山地区,一个深夜。
突然一声巨响,枪声大作,震破了沉静的山谷,
霎时间熊熊的火光冲天,我方在山区的一座兵工厂被敌特炸毁。
不久,附近驻扎的保卫部周部长接到通知,立即发出追踪侦察特务分子的紧急通知。
他们怀疑有一伙特务正潜伏在附近的山林里,打算伺机而动破坏我方的工程建设。
周部长将调查任务交给了经验丰富的侦察科王科长,让他带队上山进行侦查。
上山的时候,王科长留意到附近有一座孤立在密林深处的古庙。
沿着古庙附近继续深入密林,在一片灌木丛里,王科长等人发现了一具尸体。
死者是一名留着胡子的中年男人,对方浑身是血躺在草丛中,刚刚死去不久,而在尸体旁边,王科长发现了两把短刀,检查后发现应该是当地猎户所使用的猎刀。
在检查尸体身上携带的物品,发现死者身上有很重的大烟味道,推断死者并不是根据地的普通老百姓,而案件如今的突破口就是死者尸体旁留下的猎刀。
走访了附近的村民,有人认出来,这把猎刀应该属于村里的年轻猎户牛生海的。
侦查员们来到了牛生海的家,可牛生海的妻子燕梅却说:
自己丈夫昨天上山打猎,一直没回来。
对于牛生海具体去哪里打猎,妻子燕梅也不愿意透露,言语中总是支支吾吾。
与此同时,王科长对山上密林里的古庙产生了怀疑,毕竟死者就是在古庙附近被害。
根据这一切情况,王科长以养病为由,带着警卫员虎子,上山深入古庙侦察。
上山途中,偶遇了往山上带饭的牛生海的妻子燕梅,
王科长不动声色,装作不在意地跟对方说了几句就离开。
来到山上的古庙,寺院叫做广成寺。
王科长刚要往里走,大殿门口居然窜出两只大鹅,一老和尚从殿内走出来。
老和尚热情招待了王科长,自称庙里的主持,法号了凡。
除了了凡外,寺内还有一名年轻的哑和尚,是主持的徒弟。
就这样,王科长和警卫员虎子在古寺内住了下来。
与此同时,周部长发动群众,通过与牛家交好的老猎户张中发,找到了藏在山上的牛生海。
经张的劝说,讲明八路军不会冤枉好人,牛生海这才同意下山,主动交代真相。
据牛生海回忆,当日他在古庙附近的林子里打猎,结果发现了一只长毛野兽。
牛生海正欲开枪,却发现“野兽”居然起身站了起来,还摘下了头套,竟然是人假扮的。
只见野兽男来到一颗大树下,吹了段口哨,树洞里居然走出一个男人。
两人打量四周后,才鬼鬼祟祟地钻进了树洞里。
牛生海惊得目瞪口呆,却不防备身后突然有人勒住了自己的脖子,牛生海毕竟年少力壮,将对方摔倒在地。
然而这名胡须男却直接拔刀,想要杀死牛生海,两人在扭打中,牛生海失手杀了人,因此将随身的猎刀给丢在了现场。
之后牛生海因为害怕,不敢下山只得一直躲藏在附近的山洞里。
期间他曾悄悄溜下山,将事情告诉了妻子燕梅,
这也是燕梅一开始不愿意向侦查员透露丈夫下落的原因。
说回古庙这边。
王科长在寺内住了两天,想去大殿看看,可大殿门口的两只看门鹅见到生人就嘎嘎叫。
王科长遂悄悄吩咐警卫员虎子,让他从山下找条狗,并谎称在林子里捡到的,想在寺里暂时喂养几天,想利用狗的来吓唬鹅。
可没想到,狗刚来庙里不久就“不见”了,显然是有人不想让狗留在寺内发现什么东西。
这天夜里,山林中突然响起一阵枪声,接着老和尚虚张声势地跑来劝王科长离开古庙。
王科长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反而故意问道:
山上是否经常有枪声?
老和尚矢口否认,见王科长两人不愿意离开,只好放弃劝说。
又过了两天,王科长又发现庙里送来很多粮食,起码有四百斤之多。
王科长据此推断庙中肯定不只有两个人,问题是——
这些多出来的人丁究竟在哪儿?
这是下一步侦察的关键。
夜里,在一处神秘地堡内,老和尚正和一伙特务分子交谈。
特务分子头目吩咐老和尚,一定要小心注意住在庙里的八路军科长的动静,必要时可以想办法除掉他们,而特务分子也收到了一份秘密电报,内容指示让他们准备行动。
当晚,八路军在山里的秘密仓库遭遇了敌人的袭击,幸好被岗哨发现才成功打退敌人。
周部长遂派人送信给在古庙内的王科长,告知他敌人活动猖獗,务必尽快查明真相。
又是一天深夜,小和尚突然在王科长的窗户缝上塞了一张纸条。
王科长打开一看,纸条上写着“小心”两个字,王科长知道小和尚是向自己示警。
而他很可能了解庙中的一切秘密,于是就借小和尚出去打柴的机会,派警卫员虎子向小和尚了解情况。
在虎子的感化下,小和尚终于写出了真相,他本来并不是生来就哑。
事情要从五年前开始说起,当时的广成寺内还住着另外几名僧人。
一日,小和尚正和庙里的和尚在大殿里念经,却突然闯进来一群匪徒,他们把庙里的和尚全杀了,只留下小和尚一个人来伺候他们,但为了防止泄密,他们便将小和尚给毒成了哑巴。
从那以后,小和尚就变成了哑巴,而当日带队屠杀寺内和尚的高旅长,从此化身成为老和尚了凡。
得知真相的王科长将计就计,夜里让虎子睡在自己房里,骗过了老和尚。
接着又让小和尚帮忙,安抚了看守寺内大殿的看门鹅,并悄悄躲进了大殿佛像后。
没过多久,老和尚也进入了大殿。
只见老和尚吹灭了灯,走到佛像下边一按暗道,便钻进地下室里去了。
王科长看得很清楚—
原来这伙特务集团,就躲在自己眼皮子地下,寺内大殿的地下密室里。
老和尚本是伪军旅长,曾经受过日本高级特务训练,奉命潜伏在庙里,假扮和尚,并靠着日军在寺内建立的地下工事,作为特务集团的据点,一直进行着特务活动。
他们不仅炸毁了兵工厂,而且在日军指使下,还企图破坏我方的秘密仓库。
现在特务集团又准备在秋收之前,烧掉根据地的粮食。
真相越来越明朗,王科长借检查身体为名,准备下山向上级报告。
老和尚虽然看出王科长是来侦察庙中的秘密,但他们惟恐暴露潜伏几年的地下工程,所以才一直没有敢在庙中杀死王科长。
之前他们在山里放枪,就是想引王科长下山,好借机除掉他,却没想到王科长并未上当。
现在王科长要回去,老和尚认为时机已到,决定派人在途中杀死王科长。
当跟踪的特务分子把枪口对准王科长,没想到一声枪响过后,反倒是特务分子被打死。
这时,林子里走出一位猎虎打扮的年轻人,正是牛生海。
王科长成功回到部队,并见到了牛生海,感谢了牛生海的救命之恩,同时也从牛生海口中得知树洞的事情,推断出古庙内地下室的另一个出口正是林中的树洞。
另一边,特务集团发现暗杀王科长的杀手被杀,知道行动可能败露,就抓住了小和尚和警卫员虎子,对其严刑拷打逼问王科长查到了什么。
此时,王科长率领队伍包围了古庙和所有洞口,把暗藏在古庙中的特务分子给困在地下室内。
虎子趁乱救走了小和尚,王科长当即下令开枪,与特务分子展开交火。
最终,特务分子被一网打尽,敌人的阴谋再次被瓦解了。
这部《古刹钟声》属于早期反特片中的探索之作,创作者将故事背景放置在抗战时期,围绕一起兵工厂爆炸案作为引子,借由王科长对案件的侦查,中间穿插了林中凶杀案和深山探古寺两条线索,情节虽不复杂,但剧情的悬念却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内心。
其中的很多细节桥段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老和尚在古庙内养着两只看门鹅,鹅见陌生人会啼叫不停,特务集团以此作为预警信号,主人公王科长刚一踏入古庙的时候就撞见大鹅,铺垫了这一伏笔,之后又通过侦查员虎子找来狗吓唬鹅,暗示了看似平静的古庙内王科长与特务分子之间的敌我斗智。
《古刹钟声》在当年上映之后,很受观众的风靡,一时间剧场爆满,片中的田烈、庞学勤等主要演员更是大受欢迎。
电影的缺点自然是那个年代电影的通病,从主角到反派的人物塑造非常刻板,主角就应该机智勇敢运筹帷幄,而由于年代的限制,电影在展现深山古寺的全景时,都是采用了微缩模型的拍摄手法,现在看来穿帮感比较明显。
此外,电影对于反派了凡和尚的特务身份的揭露过早,实际上如果能够留到电影最后三分之一再揭露真相,给人的悬念和反转效果会更加震撼。
但总体而言,以当时的国产电影制作环境而言,能够在有限条件下拍出这样水准的黑白惊险片,已经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了。
数年后的长影厂,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探索出更加成功的《冰山上的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