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下雨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积水,假如中国“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会不会被装满,又该如何排水?
2021-11-23 05:48:56 来源:天空软件网 我要评论()
用手机看
假如中国“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会不会被装满,又该如何排水天眼下雨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积水?
先说答案:不会,因为这是一个常识。随便用脚趾头想一想:中国天眼建设国家投入巨资,公开报道是6.67亿元人民币,实际上包括附属工程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这样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动迁移民了老百姓1410户共计6633位,那是多大的代价啊。如果这个好不容易建成的创世之最科学工程,随便就被淹没了,岂不成了儿戏?
但这个“天眼”为什么不怕暴雨呢?这就需要资料来细细说明了,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
首先,天眼结构本身无法存水。中国天眼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昵称,英文全称为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置坐落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属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说到天眼,不得不提一个人名字,这个人就是南仁东,中国本土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构想就是他于1994年提出来的,此后他的一生就与天眼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了。天眼的立项、选址、建设历时22年,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经过3年多的试运行,于2020年1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中国天眼工程主要结构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最有名也是最直观的就是那个500米口径“大锅”。这个“大锅”面积达到25万m^2,围着边框转一圈有1570m。
这个“大锅”就是这个射电望远镜的反射面,由4450块小的反射面拼接而成,但这种拼接不是紧密无缝的,而是每一块之间都留有隙缝。而且每一块面板本身也不是远处看到的那么光滑平整密闭,这个面板融合了科学家精心研制的多项高科技,面板表面带有很多小孔,这样整个天眼就是一个大筛子,不管多大的雨水都无法在“大锅”中积存下来,也就是想积水也积不了(上图)。
那么地面积水会不会淹掉大锅呢?我们看到一些城市,遇到暴雨就泛滥成灾,汽车泡在马路上,涵洞水深数米,曾经发生过多起人车被淹的伤亡事故。那么“大锅”会不会被暴雨淹没呢?一旦遇到百年不遇大暴雨,会不会地面下水透不及,而淹没“大锅”,太阳一烤,就变成了蒸锅呢?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上图)。
放心好了,这一点在选址时早就考虑到了,就是千年暴雨也无法淹没那个地方。当时,为了选择一个合适地址建造“天眼”,科技人员足足花了13年时间,最终确定在贵州。为什么在这个偏远的山区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排水。
这里是中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何谓喀斯特地貌?就是这种地区地壳主要是由碳酸钙组成的石灰岩,这种岩石受到水的侵蚀会产生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长期作用下,岩石地壳中就会出现很多溶洞,形成岩溶地貌,就是所谓噶斯特地貌。下雨时,雨水就会顺着喀斯特岩石流入到地下溶洞里。
我们可以看一下上面图片,整个中国天眼坐落在山顶的窝窝里,海拔高度达到1082.51米,要走长长的盘山公里才能够上去呢。因此再大的水也无法淹没它,即便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66米,对它也毫无影响。当然我这里只是说雨水,如果真的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人类都要灭绝了,留下这个天眼给谁用呢?
中国天眼有什么用?很多人以为,中国天眼建造的目的是寻找“外星人”。“外星人”只是大家喜欢用的俗称,实际上准确的说法是“地外文明”。人类穷尽了一切科学手段,已经寻找地外文明百余年,迄今一无所获,中国天眼能够找到吗?谁也不知道。所谓的找,就是时刻接受监听地外文明发来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被动的“窃听”。
中国天眼总工艺师纠正了人们的这种认识,他指出,中国天眼的科学目标中,确实也包括寻找地外文明,但这并不是排在首位的目标,排在最前列的目标是寻找脉冲星。所谓脉冲星就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当其严格周期性脉冲信号扫过地球时,被人类捕捉,就是脉冲星。对脉冲星的观测不但具有重要的物理学天文学研究意义,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时间尺度、宇宙天体测量和深空自主导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中国天眼的优势是: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也是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和综合性能达到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也就是世界著名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2.25倍(上图)。阿雷西博望远镜由美国科学基金会与康奈尔大学管理,曾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对地外文明发出了人类第一封问候信。
中国天眼的建成和使用,还将吸引国内和世界一流科学家前来进行前沿科学课题研究,成为世界天文学术的交流中心,对中国天文事业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中国天眼已经取得的成就。中国天眼运行三年多,并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但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其他成就。其中最大成就是截止到2020年3月,发现了并认证了脉冲星114颗,超过同期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发现数量的总和。现在中国天眼捕捉脉冲星测量精度从120纳秒提高到30纳秒,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子星脉冲信号只要扫过地球1亿分之3秒,就能被中国天眼捕捉到。由此中国天眼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
除此之外,比较有价值的发现有:2020年5月,首次发现新快速射电暴;2020年7月,首次探测到河外星系原初气体成分,成功探测到3个星系的中性氢发射线。这些都对天文物理学和宇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围绕着中国天眼,科学界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篇,EI收录76篇。获得第一专利权人的授权专利69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
总之,中国天眼今年刚正式验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已经成绩斐然。中国天眼的发现和研究还在继续,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发现,“外星人”最终会不会在天眼的火眼金睛中现形呢?拭目以待。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外交部部长在“北京市—日本东京社区论坛”开幕会上发布视頻致词
- 关心全球早产婴儿日 这组数据信息非常值得关心
- 习总书记哲学著作上海合作组织我国语言表达文版交流会隆重举行
- 国家卫健委:到2025年新生婴儿致死率操纵在3.1‰下列
- 国际滑联短道世界杯赛奥地利站任子威1500米夺得冠军
- 苏宁易购与宜昌柑橘协会签订千万销售协议,助力宜昌柑橘走向全国
- 今天全球脐带血干细胞日 脐带血干细胞现阶段运用状况怎样?
- 第四届亚信峰会第一批入境新鲜水果抵沪 系308KG“法国皇家嘎啦果”
- 专家学者号召提升抗日战争外交史科学研究 服务项目对外开放沟通交流推动国际交流
- 董煜:服务平台的自主创新,不可以以重要客户的合法权利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