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克·福尔摩斯:第一章》上世代版本跳票 明日公布新消息,真实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人?
2021-12-05 06:52:55 来源:天空软件网 我要评论()
用手机看
文化的理想国《夏洛克·福尔摩斯:第一章》上世代版本跳票 明日公布新消息,有温度的历史,有态度的写作。感谢您的关注!
青年才俊 为官利民狄仁杰,字怀英,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今太原市小店区狄村人。地方志说,狄村村中旧时有慈恩寺,碑记谓寺基即狄仁杰故宅。狄仁杰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
狄仁杰青年时期,考中了科举里面的“明圣科”(相当于明清时的进士),被任为汴州参军。官职虽然不大,却是重要的地方官,和狄仁杰有过接触的大小官员,都对他表示敬意,给予好评。
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有升降官吏之权的钦差大臣),狄仁杰被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即法官),他上任时,双亲在河阳,狄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对左右说:“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站立许久。成语“白云亲舍”由此而来。后升为中央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大理丞。
唐高宗李治当皇帝时多病,国政主要由皇后武则天处理。一天,近卫军大将军权善才与中郎将范怀义,误伐唐太宗陵上的一株柏树,高宗夫妇得知大怒,下令处斩,“否则将陷朕为不孝之子”。大理丞狄仁杰却上奏说,按法律和事实,他二人不应该处死,高宗发怒说:“照你这样说,那就是要让我当不孝之子了,不行。‘必杀之’”,狄仁杰并不害怕,引史说理,犯颜辩解。他说,国家有法律作准绳,皇帝也不能以喜怒释人杀人。罪不至死的,就不能乱杀,更不能因为误伐一棵柏树而杀掉两个将官。高宗终于收回成命。过了几天,狄仁杰就被提升为侍御史。
688年,武则天为太后的第五年,唐朝贵族豫州刺史李贞举兵反对则天临朝。他带领5000人马,叫士兵带上保险符,请和尚道士念经来求胜。在豫州(河南汝南县)城东40里的地方一战即败,李贞全家闭门自杀。进讨李贞的是大将张光辅的30万大军,豫州人民听说大将张光辅将要来到,纷纷出城投降唐军。但张光辅的将士多贪功贪财,竟抢掠、屠杀百姓。这时,狄仁杰刚回朝当尚书省的左丞。李贞一破,武则天就派他去当豫州刺史。野蛮的张光辅一伙入城以后,又以搜查李贞党羽为名,随意搜捕,受连累的有六七百家。沦为官府奴婢的有5000人,被判处死的约2000人。狄仁杰看到许多人无辜受累,就特上密表启奏,说明真象,请求“仁恤”。武则天相信狄仁杰,立即下诏,不杀一人,而把这些人流放到丰州(今河套上的五原)去。他们到了丰州后,给狄仁杰立了纪念碑。
狄仁杰对惨无人道的张光辅非常愤恨。有一天,张光辅要狄仁杰供给一些东西,遭到拒绝。张光辅不高兴地说,州官敢轻视元帅吗?狄仁杰义正辞严地指责张光辅包纵部下杀降邀赏的罪恶行经,最后指着张光辅说:“恨不得尚方斩马剑加于明公(张)之颈,(我)虽死如归耳!”张光辅一时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走了。但他班师回朝之后,捏造罪状,极力攻击狄仁杰,迫使武则天把狄仁杰调到更远的复州(湖北沔阳)去做刺史。后又谪降为洛州司马。
殚精竭虑 复兴唐室公元690年,武则天由太后成为皇帝,改唐为周,第二年,狄仁杰被召回朝中当宰相。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以前你在豫州有善政,但有诬告你的人,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说:“谢谢,陛下以为臣有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他不愿意知道诬告他的人是谁。武则天不禁称叹仁杰为“长者”,即特别忠厚的人。
公元700年初,武则天想造大佛像,打算命天下僧尼,每人每天捐献一文钱相助。狄仁杰知道后,上疏力谏,他认为造寺造像,耗资很大,必然增加人民劳役和财物的负担。他说:“功不使鬼,61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捐百姓,将何以求!”武则天又一次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并且虚心地对老臣表示了极大的敬意,说:“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
武则天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曾苦恼过,皇位是传给武姓呢,还是传给李姓呢?她的侄儿武三思力劝她传给武姓,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为此问宰相,都不敢答对,狄仁杰则主张传给李姓,他说:“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如匈奴犯边,陛下让梁王三思招募勇士,一个多月招募勇士不到1000人,而庐陵王招募勇士,不到10日,就招募5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不可。”武则天发怒,罢议。
过了一段,武则天召见狄仁杰,狄仁杰说,陛下也知道,《礼记》说:“天子七庙”。以后各朝帝王都建立家庙,称为太庙,由本姓子孙奉祀祖宗。一位皇上升天后,由新君敬他的牌位,安放于太庙中,从来绝无侄儿奉祀姑母牌位于太庙的事。所以,陛下皇位,不可传侄,必须传子。武则天觉得狄仁杰说的有道理,于是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早年被废为庐陵王的中宗李哲,派大臣从房州接回神都,不久,又听从狄仁杰的建议,举行了迎太子李哲回朝的仪式。
知人善任 推荐贤才狄仁杰以知人著称,居位蓄意荐贤,所荐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后皆为中兴名臣。在狄仁杰死后的公元705年,张柬之等趁武则天病重,拥戴中宗复位,改周为唐。史称狄仁杰有再造唐室之功。
武则天晚年,越来越信任、敬重狄仁杰,满朝文武,无人可比。在大殿上朝见时,武则天总叫狄仁杰不用按常礼跪拜,并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经常呼“国老”而不称名。狄仁杰由于年高且病,屡次请求告老还乡。武则天总是挽留,并叫狄仁杰不要和其他宰相一样到朝内值班住宿,嘱咐其他大臣说:“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公元700年6月,71岁的老宰相狄仁杰病卒。武则天非常伤悼,甚至痛哭出声,她流着眼泪叹息说:“朝堂空矣!”宣布放假三日。从此,每遇国家有大事,朝中大臣们一时不能决断时,武则天总是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耶!”武则天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时又追封为梁国公,后人因此称为狄梁公。
狄仁杰的主张和措施,都能注意到安定人民生活,让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他不论在朝廷在地方作官,都受到人民的支持与爱戴。宁州、丰州、豫州、彭泽、魏州等地的人,为了纪念好官狄仁杰,建了他的德政碑或生祠,这不仅在唐朝,就在整个中国封建史上,也是少有的。
在狄仁杰的故乡狄村,村中立一大石碑“狄梁公故里”。
文化的理想国,有温度的历史,有态度的写作。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