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一些不同观点】@文艺土建徐老师
很多回答说大学生蜂拥考公务员是因为“学而优则仕”想做公务员的是什么心态、“铁饭碗”云云。其实这是过时的观点,现在不是封建社会或者包分配的时代。公务员其实也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舒服。
但事实是每年还是有大量的应届、往届大学生趋之若鹜呢?
原因很简单——就业压力很大,大环境不好。
我是11年毕业的大学生,其实那几年就业形势都还算不错的。再往前推几年,零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说找个事业编,专心复习考个公务员不难。实在不行,找个国企也容易。甚至像土木行业大量的国企抢人都有。
现在呢?
一方面就业岗位少了,我是说好的不坑人就业岗位越来越少了,为什么越来越少?大环境影响啦,毕业生增多啦,结构化改革啦,关系圈子加剧啦等等,原因不一而足也不是我们能弄清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比以前难太多了。
我跟很多朋友说:15后很多985硕士毕业找工作,去很多国企连合同工都不是,是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员工信不信?我在想,为什么有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劳动关系形式,你可别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解读。说白了不就是希望员工多干活、少拿钱,公司少摊责任嘛。就更不用说编制岗位了,很多985优秀学生废了老大劲考上某某事业编,进去后请问你们有没有傻眼——你身边的很多在编人员是初高中、中专专科、或者烂校毕业的,要能力没能力,个个都是马屁精或者关系户,要么就是球王贝利,踢得一脚好球。作为难怪热情,饱读诗书的你怎么想?混下去跟他们同流合污,还是独善其身坐冷板凳呢?
而就这样逼仄的工作都很难找到。
以成都为例,如果想通过正规考试考到主城区的事业编制单位,行测基本要接近80的实力,而且还要看岗位报名人数多不多,如果多这点分还不够看。进入面试,虽然很多人说现在都公平了,没有暗箱操作了,但只要参加过事业单位招考面试的都知道,面试成绩都差不太远。而且这个跟眼缘有关系。一比上百或几百拼进面试,也难保面试不被刷。
就这样,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收入平时也只有四千左右,年终3-6万,一年七八万、十来万。这个收入对于以前那种低学历,浑水摸鱼进入事业单位的人来说不错了。但作为985/211硕博的你,寒窗苦读十几年,熬夜加班地拼命学习,这点收入甘心吗?
而这十来万,每年都还有一两百万优秀大学生在抢啊。
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太恶劣。有人说,嫌工资低就去公司企业嘛。腾讯百度华为年入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大有人在,这确实存在。但基本这样的工作除了本人本来都是佼佼者之外,长期996/007,没有周末没有休息地干,并不是每个人都扛得住的。大多数人理想的状态还是工作朝九晚五、朝九晚六。。有双休。。工资收入尚可。。
但,这种合理的要求现在几乎也比较奢侈的。实事求是的说,各行各业的朋友扪心自问:你的工作满足上述三点吗?可以说基本没有这样的工作。
哪里有,可能还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有,相对常见一点。
所以,与其说大学生考公务员是“学而优则仕”,不如说是被逼无奈,社会就业环境很残酷,要么轻松点拿底薪混吃等死,要么收入高点往屎里干活,选择的余地极其有限。
而创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大多是九死一生,大多数开个面馆都撑不了半年。
怎么解决呢?一点个人建议:
一、确保公平的就业环境,尤其减少乃至杜绝关系圈子内部安置岗位。二、加强监督,劳动部门切切实实做好就业者劳动保护监督工作,可以采取抽查监督、调查暗访、民众意见整理、匿名举报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违背《劳动法》的情况。三、继续深化结构性改革,从劳动密集型经济逐步转向创新型、科技型经济,让更多大学生有用武之地。同时注重技能培养,合理分流。四、确保同工同酬,根除一些不必要划等级搞区别的劳动关系形式,以岗定责,以能定薪,而不是以某种身份决定人的长短。这点尤其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更应该改善。其实,方法永远比困难多,最困难的恰恰是愿不愿意还改。是为了宏观个人考虑还是为了大局考虑;是为了实事求是,还是形式主义。往往带来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公务员的待遇也谈不上多好。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报考公务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几千年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生只有入仕为官才显得体面,脸上有光,才能光宗耀祖,威风八面。二是进入公务员系列,涉及面相对宽,管理服务的内容广,所具有的权力大,社会人群仰仗的地方多,出头露面、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多,有名有声有影,享有较高声誉。三是工资收入虽不是很高,但衣食无忧,旱涝保收,没有拖欠或发不出工资的担忧。工作稳定,环境优越,广结人脉,有很大的网络群体,可以有很好的互通往来等等。四是公务员晋升到高层次,还有诸多优厚待遇。在目前的体制中,可以享受住房、乘车、医疗、假日等多个方面们特殊待遇。所以人们晴睐公务员不是无缘无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