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寇敏芳)8月6日四川靠什么成功跑赢天灾,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在8月5日至8月6日的强降雨过程中,我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5处,共转移受威胁群众14443人,共实现成功避险3起,没有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这已经是8月以来的第二轮强降雨天气。8月2日至8月3日,四川省13个市(州)出现强降雨天气,强降雨诱发全省发生地质灾害43起。面对严峻的灾情、险灾,全省各地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组织转移受威胁群众12788人,成功避险7起,避免93人因灾伤亡,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这两次强降雨期间,共发生了68起地质灾害。四川是如何做到“零伤亡”的?下一步将如何部署防灾工作?
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出现险情及时撤离
8月2日下午,凉山州地灾办向雷波县人民政府发布了等级为“风险较高”的3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雷波县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以短信通知的方式将预警信息传达到了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工矿企业、水电企业、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鉴于7月31日发现存在地灾隐患的桂花乡干家村三杆桥组隐患区域灾情紧迫,特别要求该乡加强监测,坚决做好提前避让工作。8时20分时滑动迹象加剧,干家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由村组干部及时组织群众迅速撤离。22时左右受威胁村民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带。40分后,滑坡发生,
由于预警预报及时、信息传递畅通、避险恶预案启动果断,及时组织10户46人所有群众提前避险转移,避免了5户22人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2日晚21时,雷波县罗山溪乡区域雨势渐大。21时40分,该乡党委书记刘明伟果断启动预案,采取敲锣的方式挨家挨户通知撤离。22时20分各隐患点及重点监控区内受威胁村民44户246人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23时罗山溪乡银厂沟村银厂沟组重点监控区冲沟发生泥石流灾害,避免了7户37人的因灾伤亡,避免经济损失200万元,实现成功避险。
同样是在8月2日晚上,面对严峻雨情,广元市旺苍县多次通过短信预警平台、QQ群、地灾防治微信群、电话四种渠道及时将省市预警信息发布至各责任人和监测人,大两乡战斗村支部书记李明成、监测责任人谭明德和监测人赵大举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在该点开展雨中巡查。8月3日凌晨4时发现该隐患点裂缝变化明显,立即通知受威胁群众转移,同时向大两乡人民政府和县地质灾害临时分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乡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国土所和村社干部组织人员转移。4时20分人员全部撤离,4时30分该滑坡点发生滑坡。由于撤离及时,3户9人成功避险。目前受灾群众已经妥善安置,并且设置了警戒线,划定了危险区域,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雨后也不放松警惕 进一步查明隐患情况
在8月5日至8月6日的强降雨过程中,乐山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共发生8处地质灾害,转移2820人,其中有2起地质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产生威胁,好在灾害范围内的10人及时转移,没有造成伤亡。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8月以来,我省已发生两场大范围降雨天气,两次的降雨区域和范围有一定重合,地质灾害防灾形势严峻。
“连续强降雨过后,山体吸收了较多水分,土体饱和,重量增加,容易引发滑坡、崩塌等灾害。”上述负责人表示,一般强降雨发生后的3-5天,都是山区地灾的高发期。 “尤其是发生过地震的地区,震区不稳定山体较多,有些缝隙发育比较隐蔽,不易察觉,土体含水量增加后,可能会导致突然崩滑。”
未来仍需严加防范。目前,我省正在进行为期两月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将进一步查名隐患,摸清威胁对象和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工作。在值班值守方面,将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应急指挥,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人流密集区戒备,杜绝发生群死群伤。
(世间万物都有其两面性,说到邓艾的偷渡阴平也是如此。)
感谢三国迷的好问题。坦率讲,这里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刘禅后期“亲小人,远贤人”,蜀汉必然要在他的手里断送掉;偶然性是指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是一系列可一不可再的偶然性的叠加。正因为邓艾的奇袭成功,后世对他的评价普遍比较高。
蜀汉灭亡的必然性:从两个“带路党”说起
对邓艾而言,偷渡阴平,是灭亡蜀汉的关键行动。然而一路上却是险象环生,阴平偷渡成功了,可接下来全军就面临断粮的险境。而阴平一带偏偏又是“野无散谷”,毫不夸张地说全军命悬一线。就在他们毫无指望地外出“因粮于敌”时,捡了一个大便宜:荒郊野外居然有炊烟数十起,原以为是村落,结果居然是数千蜀军在此扎营,而且他们还没放警戒哨。于是偷袭得手,更不可思议是这伙蜀军的头人田章,就因为邓艾把自己的外衣披给他、还说了些好话,就做了“带路党”,带着他们避实击虚,一路直捣成都。如《三国志-邓艾钟会传》所载:
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
如果说邓艾是灭蜀的首功,那么无疑,田章就是邓艾的首功。遇到敌国将领带路,这无疑是可一不可再的大好运气。无独有偶,钟会也遇到了这样可一不可再的大好运气,而且还是个“开门党”。如《三国志-姜维传》所载:
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
蜀汉蒋舒为什么做了“开门党”呢?裴松之所做的注中引述了《蜀记》的记载:
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令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钟会和邓艾的伐蜀大业是在蜀汉将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完成的。
(凡是一分为二,“带路党”不能一概否定,要是这种的,不得点个赞啊?!)
征伐它国,能遇到来自敌国阵营内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本来就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关键是钟会和邓艾这两路居然在关键时刻和关键地点都遇到了,而且远不止他们这两位,刘禅身边有黄皓和阎宇等“无事党”,马邈又是个“开门党”,到了成都城下又有谯周这个“劝降党”。只能说这不是偶然的。其实在最初动议伐蜀的时候,以司马昭的视角就看透和指明了这种必然性,如《三国志-钟会传》所载:
蜀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今其内部已腐,大臣失信,我今伐之,如执掌耳。
如《晋书-文帝纪》所载:
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这时就不得不让人想起《出师表》中诸葛亮结合后汉衰亡的教训,给刘禅提了一个醒,那就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可惜,随着诸葛亮和蒋琬等一批贤臣的逝去,刘禅对这个教诲早已抛掷脑后。大敌当前在宦官黄皓和阎宇的怂恿下,居然干起迷信鬼巫“敌便不至”、“求仙做法退敌兵”的荒唐事。
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的种种偶然性
(偷渡阴平的起点。如果姜维不撤防,这里都够邓艾好好喝一壶的。)
其实对于邓艾伐蜀成功的偶然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古人就已经有了讨论和判断,如宋代陈亮就指出了其偶然性,如《陈亮集》卷七《酌古论三-邓艾》就指出:
吾尝论之,使瞻能拒束马之险,则艾将不战而自渚;禅忍数日不降,则艾将束手而就缚。彼艾特以侥幸而成也,何足道哉!---自古幸而成功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邓艾之欺于后世者也。
不仅如此,邓艾伐蜀成功简直就是一系列偶然性的叠加,至少有以下七个。
偶然性1:邓艾参与伐蜀。
当司马昭决计伐蜀的时候,邓艾认为不可伐,上书陈异不奉命。司马昭感到很麻烦,就派身边的人主簿师篡来作他的司马,其实就是监督他,由此邓艾才作为其中的一路参与伐蜀。对比之下,为什么司马昭任命从未有过西线作战经验的钟会为主帅呢?如《三国志-钟会传》所载:
众人皆言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为敌禽耳。惟钟会与人意同。
照此,正常情况下,司马昭都不会让他参与伐蜀。但只是因为一点,率领蜀军主力的姜维就在他的对面。所以给他的任务是牵制住姜维。所以,如果邓艾要发表感言的话,第一个要感谢姜维才对。
偶然性2:有机会偷渡阴平。
在司马昭的作战部署中,作为西路的邓艾和中路的诸葛绪,任务就是牵制住姜维。而且诸葛绪早已率主力扼守了咽喉要道:阴平桥头。一个在前面堵、一个在后面追,按常理也牵制住姜维。这样邓艾就没有机会偷渡阴平了。可是这时又有了变化:让姜维给跑了。
(邓艾进军路线图。这里有一处错误,就是田章的来路。这是事后钟会为了抢功才谎报的,实际是邓艾刚出阴平就俘获了田章。)
救援汉中心切的姜维来了一个调虎离山,首先攻击诸葛绪的老巢武街,诸葛绪带兵回援。恰在此时姜维突然掉头南下,通过了桥头。等待诸葛绪赶回来的时候,整整迟了一天。这时,面对远去的姜维,邓艾和诸葛绪就成了“观众”。就在这时,邓艾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看准了时机,邀诸葛绪一同涉险度阴平,可是诸葛绪以没有命令为由拒绝了。然后两人就分开了,邓艾独立度阴平,而诸葛绪去与钟会汇合,可是他刚一到钟会找了个理由就把他槛送京师,解除兵权、并其众。(因为钟会出师时,“假节”,有这个权力。)如果不是这样,诸葛绪的职业生涯更长久,历史肯定会留下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和事迹。
偶然性3:偷渡阴平居然会成功。
首先阴平本来是有蜀汉布防的。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平定阴平(今甘肃文县),北至武都,谓“全蜀之防当在阴平”,因而置戍。这就是蜀汉之前是在此设防的,如果这样,就谈不上“偷渡”,就得首先是强攻了,以阴平的险要地形,邓艾怎么会轻易攻克呢?关键在于姜维对诸葛亮、蒋琬和费祎一直以来的“实兵诸未以御敌”,改为“敛兵聚谷,诱敌入平地”。阴平恐怕就在此时撤防,这就和司马昭所说的“边城外破”产生了呼应。
边防戍所的撤销,使得邓艾在偷渡的过程中可以舒舒服服、毫无阻碍地:
“行万人地七百余里,凿山通路,造作桥阁十二处。”
偶然性4:偷渡之后居然有“带路党”的配合。
(按照原定计划。邓艾是辅助的,是牵制姜维大军的。)
偷渡成功之后,还是一片无人区。邓艾的部署是一万人前行,两万人做后勤,保障供应,可是到了无人区谁都没辙了,马上就要被饿死,突然如前所述遇到了田章,这个“带路党”。具体前面已经说了。尤为关键的是,田章在那里扎营,并且有“伏兵三校”,说明即便撤了阴平的防守,但是蜀汉对这个方向仍然是有防御的。可是来自蜀汉内部的“带路党”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没有田章,很可能邓艾就会败于处处伏兵。
无独有偶,到了江油关守将马邈又做了“开门党”。倒是他的夫人很刚烈,自杀了。后世几乎是历朝历代都对供奉马邈夫人的庙做了修缮,可见对她的怀念和尊重。
偶然性5:诸葛瞻居然不守城池,打野战。
到了绵竹,遇到了诸葛瞻的抵抗。前面宋人陈亮已有论述,不再赘述。
(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为蜀汉都战死在绵竹之战中,一同阵亡的还有张飞的孙子、刘禅的侄子张遵。)
偶然性6:蜀汉宫廷的“鬼巫退兵”。
当邓艾杀进成都平原的时候,蜀汉百姓已经一批批地进山避祸了。进犯的消息早已在民间传开了。可就在这时刘禅在身边人宦官黄皓和阎宇的怂恿下,居然干起迷信鬼巫“敌便不至”的荒唐事。相反,不做任何防御上的部署和调度。这种事发生的概率,简直是彩票头奖啊。
偶然性7:蜀汉朝堂的“劝降党”。
即便是邓艾杀到了成都城下,真实的处境是他也很难赢。除了陈亮的论述,不妨看看同为曹魏官员的袁准的判断,如袁准在《又诸葛公论》中所论:
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钟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
当邓艾率领万余人马兵临成都城下时,在蜀汉朝堂上发生了下面这一幕,如《三国志-谯周传》所载:
后主使臣群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惟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群臣或难周 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 受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众人无以易周之理。
后主犹疑于入南,周上疏曰:“或说陛下以北兵深入,有欲适南之计,臣愚以为不 安。何者?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 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 必复反叛,一也;北兵之来,非但取蜀而已,若奔南方,必因人势衰,及时赴追,二也; 若至南方,外当拒敌,内供服御,费用张广,他无所取,耗损诸夷必甚,甚必速叛,三 也;昔王郎以邯郸僭号,时世祖在信都,畏逼于郎,欲弃还关中。邳肜谏曰:‘明公西 还,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亡叛可必也。’世祖从之,遂破 邯郸。今北兵至,陛下南行,诚恐邳肜之言复信于今,四也。愿陛下早为之图,可获爵 土;若遂适南,势穷乃服,其祸必深。《易》曰:‘亢之为言,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 不知亡;知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言圣人知命而不苟必也,故尧,舜 以子不善,知天有授,而求授人;子虽不肖,祸尚未萌,而迎绶于人,况祸以至乎!故 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缚衔璧而归武王,岂所乐哉,不得已也。
当时,刘禅和群臣拿不定主意,但是谯周的劝降却无比坚决。于是,刘禅就投降了。
(后人立德邓艾墓。其实邓艾的死,细思极恐。恐怕出征前,司马昭已经为钟会和邓艾二人设计好了人生结局。)
邓艾的身后评价:普遍很高!
尽管邓艾伐蜀是把至少七个偶然性给串联起来的,但是仍然得说:他,是个优秀的将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开始为他鸣不平。后世对他的评价都很高,特别是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太尉邓艾”。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张辽、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而已。
尽管偷渡阴平,是偶然性的叠加,但是他敢干!尽管刚开始想不通,不敢进兵,但是一旦执行就奔着终极目标而去,这对于一个将领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甚至是最可贵的品质。其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的确,从进兵的效率和效果来看,除了解放战争时一野和刘邓大军两路入川,其他人难出其右。
以上的偶然性那么多,并不是要否定他,反而彰显出他战略眼光和意志品质的可贵。邓艾,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