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02
用手机看
从缙云到青田,还是全程走的高速,这段山路难度开始增加,第一次自驾游,这样的难度对平时很少开山路的我来说还不是面临的最大问题,至今我还记忆犹新的是:一个连着一个的隧道,白天通过这样的隧道感觉特别的不习惯,每一次穿越隧道我就像是在白天、黑夜不停的切换。
这次带着爸妈自驾游有一个很重要的行程,就是去外公外婆、妈妈的家乡:温州、青田看看家乡的变化。
青田:既是著名的侨乡又是中国的石都,我的妈妈出生在这里,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随着在上海工作的外公外婆定居上海。如今,外公外婆早已故去,妈妈也已白发苍苍。
我曾经在1987年春节前,从上海坐了一夜的火车到达金华,然后换乘汽车到青田,到外公外婆的亲戚家里过春节,87年青田之行给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去青田交通非常不便,火车只能到金华,金华到青田的汽车一天只有一班,我们到了金华没买到当天的汽车票,只能在金华过了一夜,第二天才坐车去青田;青田的冬季非常冷,山区里的冬天比上海冷多了,穿再多的衣服还是感觉哆嗦;亲戚热情似火,排着队请我们去家里吃喝玩乐,不去还会不开心;当时我们住在青田县城姑婆家里,半夜因为冬季瓯江缺水导致经常断电,让我看不成电视,恼火的很。这次去青田的路上,一直提起这件事,还开着玩笑说,现在总不会再停电了吧。
这次我们回到青田,妈妈关照要悄悄地去,不惊扰任何亲戚、同学、朋友,只需看看城市的变化就好。到了青田,妈妈喜欢穿街走巷,越是小路越是爱钻进去看看,有小吃必买,像青田的特产小吃:麦饼、山粉饺、山粉圆、炒粉干等等,一定要尝尝,然后点评是不是当年的老味道。更奇怪的是,平时很配合拍照的妈妈,不让拍照,她说回去后看到这些照片她会难受。所以青田之行是留下照片最少的。这种情愫,也许是多年未曾回家乡的妈妈表达出来的近乡情怯吧。
外公是半个温州人,所以妈妈对温州菜也情有独钟,自然,这点也遗传给了我。温州菜里的盘菜、咸蟹、黄鱼鲞,是我们在温州每顿必点的主打菜,配上小酒,那叫一个美呀。不过还是可惜了,菜鸟自驾游出行第一次,依然没留下PP。
原本在温州安排的行程是去雁荡山游玩,由于妈妈在武义郭洞村游玩时爬海拔不高的龙山就已经感觉体力不支,所以,后面的行程我们改变计划,选择了位于温州市区、瓯江中游、中国四大名屿之一,有“诗之岛”“瓯江蓬莱”之称的江心屿景点,因为这个景点休闲,对体力要求不高,特别适合老年人观光游览。
江心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
江心孤屿,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
在渡轮上远眺如今的江心屿和东西双塔。
数百年来流传至今的江心屿十景,有:春城烟雨,瓯江月色,孟楼潮韵,远浦归帆,海淀朝霞、罗浮雪影、翠微残照、沙汀渔火、塔院筠风、海眼泉香。
江心屿十景之一:“远浦归帆”:从东峰山间举目远瞩,群山连绵,江道弯转,波光掠影。傍晚远浦渔船扬帆破浪,满载而归。古人题诗曰:“江路夕阳明,归帆遥可数,五两折轻风,欲近上戍浦。”
东塔: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
江心屿十景之一:“海眼泉香”:龙翔寺之旁,有寒井一口,泉水清冽。每日清晨,和尚们就去提水煎茶,一时松烟缭绕,如诗如画,情趣横生。古人题景诗云:“携钵汲寒泉,试将松火煎,自从谒赵州,不参五味。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纪念浙南地区在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
逛累了,泛舟共青湖上的休憩时光。
温州古城百景图:通过几十幅画在墙上手绘彩图,让我们了解温州古城的历史、美景。
盆景园:占地0.42公顷,其中有不少中、小型不等的盆景,风格各异、古拙雅致;还有一座缩微的北雁荡山合掌峰、观音洞大型盆景。
这座高5米,长14米,44级石阶,踌跨湖而设,北上石阶,犹似登塔,至塔顶,塔巅白云,桥下水雾,飘忽相交,确有凌云之感,顾名“凌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