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赛里格曼的狗
编辑丨Gaga
审核老师丨曲晓艳
I'm borderline happy and I'm borderline sad
我在喜悦的边缘,之后立于悲伤的临界
I'm borderline good and I'm borderline bad
我在善良的边缘,之后立于恶人的临界
「精分」听起来是精神分裂症的缩写,却与本体有个去到十万八千里开外的意思(心理学学生震怒.jpg)。
该网络用语用于描述一个人性格百变,或者言行举止发生不一致甚至快速、自如切换。
但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是妄想与幻觉,并不是“分离出另外一个人格”,不过患者症状发作时确实可能会因表现出混乱的言语和古怪的行为给人一种“TA像是变了一个人”的感觉。
“分离出另外一个人格”似乎更像是描述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俗称人格分裂),患者拥有多个分身或人格,且彼此的行为模式各不相同。
* 不过每一个“人格”都不是完整的人格,只能说是人格碎片。
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说“自己快精分/人格分裂了”的时候,并不存在因为“切换人格”出现记忆反复的间断性缺失,即还能记得“在另外一个状态”下做过的事情,而DID患者则会因为人格的切换发现回忆中的反复间隙。
除此之外,人们对这两种精神障碍的误解很可能来自文学作品、影视作品。
美剧《犯罪心理》第一季第九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中有一个教唆自己伤害他人的黑衣男子,在观众眼里这像是“另一个人格”的具象表现。
人们一般会将目光聚焦在“双重人格”上更可能是因为,该题材自小说《化身博士》开山以来长期是艺术创作的热点。
现实中DID患者一般拥有的人格在15个左右,仅有两个人格的患者为少数,而影视作品很难让演员一饰多角,因此表现的人格一般局限在2~3个左右。
* 电影《分裂》例外,而《致命ID》以巧妙的方式避开了这个问题。
那么,人们怀疑自己有“双重人格”是什么情况?
排除精神分裂症,因为“切换状态”时他们在知觉、思维、言语上并不存在失调或紊乱的现象;排除DID,因为记忆不存在反复间隙。
实际上,每个人是“某一种人”、属于“某一种人格”、认为人是恒定且单一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每个人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客观身份与行事方式,因此“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一般来说是正常的,不然个体怎么能全面发展呢?
但如果是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情绪状态出现明显不稳定、或在两个极端间不断变化,更可能对应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前一秒十分粘人,后一秒拒人千里之外(很难不被旁人以为是人格分裂)。
根据DSM-5的诊断标准,BPD患者会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中的被抛弃。
一方面因为怕被抛弃所以紧紧黏住与TA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另一方面出于“只要我与他人没关系就不会被抛弃”、“如果他们了解真正的我就会抛弃我”的固有观念拒绝关系。
图式形态模型理论认为,BPD患者内部的不同认知图式的快速切换使他们人际交往方面呈现出如此矛盾的状况。
BPD患者人际关系是紧张且不稳定的,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主要特征。
比如对方稍微的关照就会让他们觉得“我们一定是真爱”,而如果对方一时间忽略了自己,他们会想“TA一定是讨厌我了,我真是个不值得爱的废物”。
另一方面BPD患者存在自我认同的困难,感觉自我是不稳定、不一致的,缺乏对自身特征持久、核心的感觉,可能表现为在性取向、职业选择、人生目标等方面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反复变化。
但与DID患者本质上是防御性的(但并非有意的)人格切换不同,BPD患者虽然也存在认为“自己不是自己”的不同自我状态的转变,但其机制并非是出于自我保护,而是情绪控制的失调、正常感知功能的崩溃,且BPD患者比DID患者有更多的知觉能意识到这一转换。
值得一提的是,DSM-5对BPD的诊断标准包括“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分离症状”,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部分BPD患者的某些症状表现与属于分离性障碍的DID存在相似性。
尽管DSM-5诊断标准中没有包括记忆相关的症状,但有的BPD患者可能因为经历人格解体而出现记忆缺失的问题。
人格解体:一种分离性体验,感觉自己是不真实的或不是自己或灵魂出窍。
但从机制上来讲,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分离性身份障碍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情绪不稳定是BPD的一个重要特征。
比起没有BPD的双相障碍患者,BPD患者从愤怒转到抑郁的时间更短,且他们也可能被同时诊断为患有双相障碍。
虽然BPD患者会避免表现出愤怒,但压抑的愤怒很可能突然以一种不受控制的方式爆发。
同时,因为情绪控制功能的失调,该群体存在明显的自伤冲动与自杀的倾向,这可能是个体为减轻或避免剧烈负性情绪体验而采取的不良策略。
一切还要从童年创伤谈起……
(弗洛伊德:探头)
啊不,我们今天不讲精神分析。
童年时期经历的创伤性事件会增加BPD的患病率,即使是并不极端的事件如被冷落、父母关系紧张等也会对患者产生深远影响。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亲子依恋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可能解释了BPD患者抱有的一些固有观念或扭曲信念如“我罪有应得”、“我一定会被抛弃”。
尽管童年遭受的虐待在BPD的病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它对该障碍的发展既不是必要也不是充分条件。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BPD患者的情感控制缺陷可能是因为5-HT系统(5-羟色胺)的功能失调,5-HT的活动水平低,使得心境不稳定。
同时,除了双生子研究,父母的心境障碍患病率与患者发展BPD存在一定的相关,说明心境障碍相关的遗传因素存在对BPD发展的影响。
在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中,具有情绪反应性的生物易感性的个体在早期不良依恋关系习得“世界充满了威胁,他人不值得信赖”的信念,因此在面对刺激源时会采取不良的应对方式,逐渐发展出BPD。
BPD患者会因为十分痛苦而寻求治疗,但因为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彼此信赖的合作关系使得建立治疗关系较为困难,同时,患者存在的自伤倾向与自杀企图使得治疗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如此,目前已有多种针对BPD症状特点与相关机制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是目前研究较为透彻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辩证?嗯?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对,确实就是那个在矛盾对立中寻求真相的辩证法,也是该治疗的思想基础之一,用于处理BPD患者内部的矛盾,帮助他们找到平衡的应对策略与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DBT是一种融合了禅学的认知行为治疗,因此针对BPD患者在情绪、认知、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强调帮助患者识别并学会处理情绪、了解自我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DBT,治疗BPD的其他疗法有:聚焦患者身份认同弥散与防御机制的移情焦点法(Transference Focused Therapy)、从图式理论出发的图式疗法(Schema Therapy),和以象征的方式使来访者在自由与保护中探索自我的沙盘游戏疗法。
尽管心境稳定剂能有效处理BPD患者的一些症状,但当前研究对于药物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争议,实际应用中还是以心理治疗为主。
「P&P临床心理实验室」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为践行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搭建的一个服务型心理学平台。
从「心」出发,做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人,欢迎关注@艳说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