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连夜奋战”,只为通关一个小游戏。号称“通关率不到0.1%”的堆叠式消除游戏“羊了个羊”火遍全网,游戏第二关的难度相较第一关可以用“逆天”来形容,让玩家们“痛并玩着”。公交车上、地铁站台、餐桌前、睡觉时……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牧羊人”对此,心理专家提醒:小心游戏上瘾,掉入“多巴胺陷阱”。
玩家与游戏“死磕” 复杂心情下反复挑战
通过试玩,记者发现,“羊了个羊”游戏的玩法与“消消乐”相同,玩家需要将页面里重叠的各类方块在底部7个横栏内完成消除,每3个同类连在一起就可以消除。同时,游戏里还设置了3个道具,玩家可以通过分享获取。若玩家挑战失败也可以选择看视频广告进行复活,但道具与复活均只能获取1次。此外,该款游戏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环节,即游戏通关后,玩家可以进入到省/地级市榜单,从而助力地区排名。
市民王女士玩了三天也没有把第二关过去,她说,第一关非常简单,属于新手教程,但第二关却非常难,“常常玩到一半就卡住,没办法三三成组,就算使用道具也无济于事。”王女士说自己把广告看了又看,给朋友也分享了无数次,却还是停不下再玩一遍的手。“开始是想着没事干消遣一下,一不留神就从‘我玩游戏’变成了‘游戏玩我’。”王女士苦笑着说,这几天朋友都打趣她玩的不是“羊了个羊”,而是“驴了个驴”。“游戏第二关一直过不去,我还像个犟驴一样一直玩,与游戏‘死磕’。”
在玩家刘先生看来,“羊了个羊”这款游戏这样火爆,是因为出现了“为省而战”的玩法,引起了玩家们“我要为家乡争光”的荣誉感和不拖家乡后腿的胜负欲。“看了各省的排名,大家都是迎难而上,一次过不了关就还想继续。”刘先生说,“羊了个羊”让玩家们在“想玩”“自我怀疑”“还是想玩”间来回横跳,最终在“越气越玩”的复杂心情下反复挑战。
玩游戏要懂得权衡利弊权衡现实与虚拟
西安市红会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王礼群告诉记者,很多人对“羊了个羊”这款游戏表现得如此欲罢不能,并不是游戏有多新颖,也不是游戏多好玩,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卡在游戏关一直过不去,还要玩,这就是典型的上瘾了。
王礼群介绍,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负责帮大脑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当人被外界刺激时,多巴胺会大量分泌出来,从而让我们产生“快感”。玩家在过不了关的时候会觉得心里不舒服,这时候也会分泌多巴胺,用来安抚情绪,而分泌多巴胺这个过程是会让大家觉得快乐的,于是就会再一次进入游戏,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但是不断重复时会提高耐受性,身体逐渐适应,分泌多巴胺相对减少,由此便需要更大的刺激或者是更长久的刺激,譬如不断延长游戏时间,获得新的多巴胺,这就进入了循环。
再加上,“羊了个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一定的社交功能,通过朋友圈的分享和地区排名,让玩家对这个游戏始终有放不下的牵绊。比如,当有人想放弃的时候,其他朋友又在热聊游戏,那么要放弃的玩家就又会不自觉玩起游戏,再次掉入多巴胺陷阱。看到自己所在的地区排名有了下降,就又想继续重回“战斗”模式,也会再次掉入陷阱。
王礼群提醒,网络游戏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但利弊共存,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会让大家作息时间、饮食习惯不规律,也会影响到大家的身体健康;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中,还会造成与身边的人交流过少,而忽视了生活中诸多的美好。因此,大家一定要懂得权衡利弊,权衡现实与虚拟。
王礼群表示,许多小游戏的开发都是符合成瘾机制的,会让玩家不知不觉掉入“成瘾陷阱”。除了小游戏,生活中,有些人还会对其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上瘾”,譬如酗酒、过度吸烟等。那我们该如何“戒瘾”呢?王礼群希望大家有耐心,避免用过激方式“踩刹车”,要缓慢治疗,让“瘾”逐渐慢下来,直至消失。王礼群建议,在“戒瘾”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积极的行为,并将这些积极的行为变成“习惯”。比如适当的健身、跑步、阅读、听音乐等,通过这些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编辑:吴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