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洗澡的频率实际上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喜好、社会地位和地理位置等等古代女人多久洗一次澡。
首先说个人喜好吧,有人喜欢洗澡,同时也有人不喜欢洗澡。清朝孝庄太后身边有一个侍女叫苏麻喇姑,这个人也是康熙的启蒙老师,甚至在康熙患天花时照顾其左右,所以洗澡完全不必考虑经济条件。但他的洗澡频率低的惊人。
史料记载,苏麻喇姑每年只洗一次澡,而且还是在寒冷的除夕夜,只用毛巾沾水擦拭身体。等擦拭完毕后,还会喝掉刚才擦拭身体的洗澡水。
苏麻喇姑之所以会有如此情况,主要就是蒙古地区水源匮乏,所以他们视水源为生命。在古代蒙古人的习俗中,他们一生只洗三次澡,即出生、结婚、下葬。苏麻喇姑跟随孝庄进入北京后,一年洗一次澡也成为了浪费的象征,所以选择了喝掉。
有不喜欢洗澡的,当然也有喜欢洗澡的。两千年前的汉朝,汉成帝有太液池,汉昭帝有淋池,汉灵帝有裸游馆与流香渠,可以说一个比一个高级。他们几位皇帝非常喜欢洗澡,所以经常带领着妃子在泳池中嬉戏。
《飞燕外传》中记载,汉成帝非常喜欢看赵飞燕姐妹洗澡,所以汉成帝每次来看望赵飞燕时,他们姐妹二人都在太液池里面泡着。《拾遗录》中记载,汉昭帝“时命水戏,游宴永日”,也就是说汉昭帝经常和宫女在淋池通宵达旦的娱乐一整天。
近代晚清时,身处北京紫禁城的慈禧太后也比较喜欢洗澡。不过他洗澡的频率不算太高,《宫女往谈录》中记载,慈禧洗澡一般间隔两三天,每次洗澡用几十个人伺候,并且用掉上百条毛巾。
这些只是古代上层社会的情况,至于我们普通的百姓洗澡的频率必然不高。首先古代人洗澡需要准备一个浴桶,其次准备干柴烧火,当然还需要去挑水。
这些东西实际上非常难获取,首先说浴桶在一般家庭很少见,其次砍来的柴火还需要烧火做饭,甚至整个冬天都需要靠这些东西越冬。再说水资源也不是像我们现在打开水龙头就会有,他们需要去河边或者井边提水。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冬天寒冷,一般家庭没有采暖措施,如果感染风寒可能会因此丧命。
当然到了夏天情况就会变好很多,只要距离水源比较近,洗澡也是经常做的事情。明朝《永乐大典》的总编纂解缙有一副对联;“千年老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以此看来只要气温合适,很多人都会去江河湖海中洗澡。不过不知道女性会不会有专门的区域。
最后说说不洗澡有没有体味,这个当然是有的。清朝时,康熙午睡,宫女给他扇扇子,结果因为出了一身汗导致康熙被熏醒了,最终康熙下令让宫女站在宫外用绳子牵着扇子给自己扇风。直到后来乾隆发明了一个用水流带动的风扇,从此才免除了宫女现在宫外扇风的工作。
说到女性洗澡,我国古代既有著名的“杨贵妃出浴”的典故,也有像清朝的苏麻喇姑这样,一年到头不洗澡的奇女子。
然而,我今天主要想给大家科普的,其实是中世纪欧洲女性的洗澡问题——
总有传言说中世纪欧洲人不洗澡,但这不是事实。
中世纪欧洲女性,很多都是在公共浴室洗澡。
在当时欧洲的重要城镇,都有大型的公共浴室。例如,根据普施曼的《医学史手册》的统计:
14世纪德国的美因茨,共有4座公共浴室,法兰克福则有15座。
15世纪的萨尔茨堡、纽伦堡和维也纳,分别有8、13和29座公共浴室。
至于法国的情况就更不用多说了,浴室遍布大型城镇。
如果欧洲人不洗澡,自然就不可能出现这么多浴室。因此,欧洲人是经常洗澡的,女性也在其中。
中世纪的浴室,大多数是男、女混浴。是的。男女混浴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原因在于,私人浴室比较奢侈。所以大家就混在一起洗澡。
在同一处浴室里,男男女女要“坦诚相待”,彼此欣赏对方的肉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性开放的象征。
由此必然导致一个现象的出现,那就是——浴室不仅是洗澡的地方,有时候也会成为情色交易的场所。
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混浴的现象开始遭到禁止,等到15-16世纪就基本消失了。
总而言之,中世纪欧洲女性的洗澡是很频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