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三星堆位于哪个省,面积约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它是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主要分为四期,一期属于新石器晚期,二到四期属于青铜文化时期。由于其时间之长达2000年,而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所以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于是将其命名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呈现人物、禽、兽、虫蛇、植物的造型,他们的人头像、人面具表现出其祖先神灵,说明他们可能存在祖先崇拜,而模仿植物特点的青铜神树等反映出蜀人的植物崇拜,还有青铜兽面等传达出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的样子。这些都说明,当时古蜀国出现了祖先崇拜、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的宗教观念,表现出蜀人的主要精神世界。
这个遗址证明,它是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这个考古发现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所以其所处时间起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它与中原文化的夏商朝大概是同一时期,不过它不属于中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之外的古蜀国文化。
以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夏商朝都发源于此,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甚至长江流域文化并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从对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的研究来看,这一文明大概是在距今4500年至3000年之间,大体上对应的是虞、夏、商这三个朝代。
话说这三星堆的发掘和重见天日,还是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有记载说,1929年,有位叫做燕道成的农民在自己家的土沟里挖地,挖着挖着,突然咣地一声,碰到了一个硬物。刨开土一看,是件像玉一样的器物。他继续往旁边、往下面刨,这一刨不得了,他的地里居然藏着几百件玉石器,品类包括玉圭、玉琮、玉璋、玉斧,甚至还有像玉璧一样的器物,总共有300多件。这可吓坏了他,赶紧上报组织。一直等到三四年后,专家们终于第一次到燕道成当初挖掘出玉石器的地方来考察,认定这些是上古文物,但当时也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又过了20年左右,类似的文物在这片地区零零星星地继续挖掘出来,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形态之奇才终于让专业人士们刮目相看,一个几千年前的神秘的古文明,逐渐在大众面前显现出本来面目。
有统计显示,经过挖掘,出土了18座房屋基址、3个灰坑、4座墓葬、70多件陶器和110多件玉石器,碎陶片多达10万件……各种宝物也是千奇百怪,比如神树和羊的雕塑,用黄金铸造的权杖,高达2米6的巨型青铜人像,还有像车轮一样大的玉石璧,眼睛突出的神像、黄金面具等等,它们的表情、形态都和中原地区以往的考古所见有很大不同。
后来,这片文物遗址就被命名为“三星堆”,三星堆文化也随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三星堆遗址属于古蜀国文化。
(三星堆文化)
古蜀国分为五个王朝,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316年。
古蜀国五王朝: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
(蚕丛,其目纵)
蚕丛,对应三星堆第一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800年,尧舜禹及夏朝前期。
柏灌,对应三星堆第二期,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后期。
鱼凫,对应三星堆第三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200年,商朝。
杜宇,对应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800年。
十二桥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蜀都大道十二桥路,是十二桥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为商代至西周。
开明,对应春秋战国时期。
西汉扬雄《蜀王本纪》: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
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三星堆文化在古蜀国鱼凫王朝时期达到顶峰,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出现。
三星堆青铜文化和殷商的青铜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
鱼凫王朝末期,出现了两大因素导致三星堆文化衰落。
第一个因素,商朝南下夺矿。
(武汉盘龙城)
考古学家发现,三星堆的青铜器矿料来源于湖北江西一带。也就是说,湖北大冶的铜矿,很可能首先是古蜀国发现的,大量开采,通过长江和岷江水运到三星堆。
殷商南下,在湖北荆地打败了蜀国,建立了盘龙城,控制大冶铜矿。
三星堆无法获得足够铜矿而衰落。
第二个因素,巴人西进夺江。
(巴国)
商朝时期,巴人西进,占据了重庆、三峡等地。截断了蜀国的长江航道。
这两个因素导致三星堆城最终被遗弃。
(杜宇)
然后古蜀国杜宇部落兴起,吞并蜀国全境,与巴国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