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没想到,在印工厂靠不住,大量订单“回国”,开上万招新人,富士康传出新消息,工厂将撤离中国?制造业空缺是否有企业顶替?
2021-12-21 06:50:00 来源:天空软件网 我要评论()
用手机看
我就在富士康上班,这个说法就是纯属扯淡,没有的事富士康没想到,在印工厂靠不住,大量订单“回国”,开上万招新人。苹果不会撤出中国,富士康就不会,如果苹果敢把整个产业链搬出中国,那他得手机在中国也绝对见不到!就算苹果选择自杀把产业链撤出中国,富士康最多也就是跟着去建手机工厂,但出去估计存活概率低!现在中国已经开始汽车革命了,苹果若是撤出中国对中国损失不大,我们的手机制造已经世界领先,现在已经在电动智能汽车上竞争了,而且汽车的这次巨大革命就在中国当下进行着,选择撤出中国的企业就是选择了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产业链撤离暂停,订单回流中国只是暂时现象,因为造成这个局面的是疫情。而疫情总有过去的那一天!等到疫情平复下去,这个产业链搬迁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的。毕竟,产业链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才是大趋势。
另外,你说的那个什么“十年机遇”,可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要想办法主动争取的。上一次,因为美国的反恐战争,中国已经获得了“十年机遇”,这种“百年难遇”的好事儿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到中国脑袋上!接下来的“机遇”要靠中国人自己去争取!
在全球化的今天,生产环节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是大趋势。在技术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全球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现在贸易链条已经不像几十年前那样,是生产端最牛了,需求端要央求着生产端,也就是好酒不怕巷子深!但现在已经变成了需求端,也就是订单最牛了,生产端要围绕着“订单”起舞,有订单就生,没订单就死。所以,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在全球化分工中,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订单不来中国,那中国有再多的熟练产业工人,再好的厂房设备都没用!因为,没有订单了!
所以,“生产端”的机遇是什么?机遇就是能够获得订单,就是客户愿意将订单交给你来生产。别管产业链搬不搬家,只要中国还具有生产优势,让客户愿意将订单交给中国,那机遇就还是掌握在中国的手里。
现在苹果就是挥舞着订单,而富士康这个靠订单生存的企业,就只能追着订单而走,也就是苹果的订单丢到哪里,富士康就只能不得不冲到哪里!而苹果为什么要将订单从中国拿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生产成本已经没有竞争能力了,所以苹果的订单就自然而然地流向了成本更低的地区,比如越南和印度。所以,机遇是什么,在苹果这个例子里,就是“成本”,中国的成本已经没有吸引力了!那么,能不能将苹果的订单在吸引回来呢?这就等于是在问,中国的成本能不能更具优势了?现在疫情,暂时造成了印度、越南生产的成本急剧上升,所以中国的生产成本就暂时有优势了!但疫情结束之后,中国的这个成本优势能不能保持住呢?
所以,如果是指望这种意外造成的“成本”优势,大概中国就不用想什么“十年机遇”了,但如果是想办法自身好好修炼,让中国的生产成本再次降低到具有竞争优势,那才能将“机遇”牢牢抓在了手里。“世界工厂”想要持续下去,就要持续在成本上具有优势才可能。除非,中国也像美国那样,进化到挥舞“订单”,而不是接“订单”!
我还是挺佩服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这老哥儿真是深谙中国文化,充分利用了“说一套”和“做一套”不是一回事!
你看台面上郭老板说的是什么,然后再看他一声不吭地在干什么,就不得不承认,怪不得他能发财了。
这老哥心目中实际上只有“钱”,没有其他的东西。当初能跑过来是为了挣钱,同样现在一声不吭地搬家也是为了挣钱!
大概率来看,不仅是富士康,无数与美国有纠葛的产业链都在搬家,而且都是在学郭老板这种“打枪地不要”方式搬家。国内的厂子先不关门,把境外的厂子建好了,然后国内的厂子再关门!
这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实际上就是无奈的选择,本来就是依附在某一个大品牌上讨生活的公司,活得好不好,全靠大品牌给的一张订单。因此,如果大品牌的战略发生转移,这些产业链上的一环就必须跟着行动,因为不行动订单就没有了,公司也就完蛋了。
别看富士康那么大,雇佣了那么多人,但实际上它依旧是产业链上等订单的一环,而不是产业链上给订单的那个大品牌。因此,富士康想继续活好了,就必须也及时跟随大品牌的指挥棒起舞!只不过,郭老板的摊子实在太大了,动一动就是新闻。所以,郭老板就低调地玩起来,做一套、说一套的把戏!行动要跟随大品牌,但嘴巴可以“口吐莲花”地忽悠人!
至此,富士康是不是要全面迁去越南,富士康自己都说了不算,因为指挥棒在大品牌手里。只能说是,大品牌的订单给到哪里,富士康就一定会出现在那里!郭老板是个逐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