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喀麦隆白眉长臂猿还有多少、加蓬、几内亚、刚果、扎伊尔、乌干达等地。大猩猩栖居于海拨1500-3500米赤道-热带雨林地带。黑猩猩: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长臂猿:长臂猿在世界上共有10种,它们的体形大小和毛色各有不同,集中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的大陆及岛屿上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其中产于我国境内的共有4种,包括黑长臂猿、白掌长臂猿、白颊长臂猿和白眉长臂猿。猩猩:有两个亚种,分别分布于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
交配对于自然界的物种而言非常非常重要,为了延续种群,为了传递基因,动物总是尽可能地生育并养活自己的后代。但是,为了生育并养活自己的后代,不同的物种采取了不同的交配方式。
有些动物采用开放式交配,平时不生活在一起,只有在交配时期才凭借气味或者声音,在一起完成交配。
还有些动物保持着一夫多妻制,比如:狮群,理论上所有的母狮都归等级最高的公狮。
但仍有一些动物采取一夫一妻制度,这些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并不是道德标准有多高尚,而是,保持一夫一妻制是有利于他们繁衍后代的生存策略。
一夫多妻制交配策略
动物界的很多特征,都和繁衍有关。如果你观察动物界的一夫多妻制的动物们,你会发现公、母之间的体型相差很大,比如公狮相对于母狮来说,体型较大。
还有螃蟹,公蟹和母蟹之间差异也很大。
而一夫一妻制度的动物,则公母之间体型相差不大,比如:企鹅,从外表看很难看出公企鹅和母企鹅的区别。
那种同一物种间,公母体型差异较大的,生物学家把他们归为“性二型”,意思是说:在雌雄异体的有性生物中,反映身体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某些变量在两性之间常常出现固有的和明显的差别,使得人们能够以此为根据判断一个个体的性别现象。
大多数一夫多妻制的动物,就是明显的性二型,比如:雄孔雀会开屏,而雌孔雀则朴实无华。
性二型的演化,和生殖竞争有关,在一夫多妻制的物种中,雄性物种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担负养育后代的责任,因此他们的生殖策略是广撒网,也就是尽可能地与较多的雌性繁育后代。
而雌性的一方在生育上不仅需要怀孕,还担负着养育后代的责任,因此雌性一方会更谨慎选择雄性一方。比如:雌孔雀之所以会选择羽毛华丽的雄孔雀,是因为羽毛华丽意味着寄生虫较少,身体更健康。在这种生殖策略下,雌性会选择身体更健康,体型更有竞争力的雄性一起繁育后代。
在这种交配策略下,久而久之自然界就把那些体型不具有竞争力的基因淘汰了,于是雄性朝着更有利于交配的方向发展,也就导致雄性和雌性的体型差异越来越大。
一夫一妻制动物交配策略
和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策略不同,一般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在养育后代时,会选择共同养育后代,比如:企鹅,在孵化幼崽时,公企鹅和母企鹅会轮流捕食,轮流抚育后代。而且在交配时,因为有固定的伴侣,所以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在身体体型上差异不大。
其实人类男女的体型虽然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因此人类历史上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动物,或者说是温和的一夫多妻制,因为地位和金钱也是一种吸引力。
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们
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就是为了纪念殉情而死的大雁。大雁是一种特别长情的物种,即使一只死去,另外一只也绝不另觅配偶。
其实除了大雁,还有很多动物保持着终身一夫一妻制,比如:企鹅,天鹅,仓鸮,信天翁和狼等。
狼和大雁不同的是,狼虽然保持一夫一妻制,但当狼丧偶后,也会寻找新的配偶,这一点和人类很像。
企鹅虽然是一夫一妻制,但每年都会换对象。也有第二年不换对象的,但只有15%的几率,能保持3年不换对象的,只有5%。
还有我们常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但其实鸳鸯也是临时性一夫一妻制,只在交配期形影不离,交配期一过就分道扬镳,而且鸳鸯在交配期间还会出轨,所以以后不要再用鸳鸯来形容爱情了。
其实无论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制,本质上是为了保证后代的成活率,以及尽可能多的延续种群数量,并没有道德上优劣之分。要知道,“道德”其实常常是人类用来约束自己的,这是有了人类文明之后的产物,而且不同的时代,道德观也不同。
不过由于人类崇尚“一生一世一双人”,因此为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们赋予了忠贞的含义。不过讲真,人类自身都无法完全保证不出轨,不分手,因此就不要严苛要求动物们去做道德模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