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本来是悲痛的事喜丧在过去有啥说法。但有一些丧事被称为”喜丧”。转悲为喜,一定有它的理由,虽然沒有统一的标准,各地风俗也不一样。但只要有喜字,则必须要圆满,沒有缺憾。虽然每个人都必然各有各的死法,但死者各方面圆满,不留缺憾则可称为”喜丧”。
在我老家这个地方,早些时侯”喜丧”是有些讲究的。
1:年龄,时代不同,寿命必须是長者,按现在说八九十岁以上吧。
2:个人品德,或和睦乡里,或学有专长,虽没什么大的做为但口碑较佳。
3:子女家庭,父慈子孝,子女正派为人称道,为社会乡亲认可。
4:自然死亡,死者生前身体健康,属于自然死亡,而非横死或多年受罪。
当然,现在沒有那么多讲究了,一般八九十岁以上老人也可称做年龄上的”喜丧”。
何为寿?六十甲子一轮回,人逢七十古来稀,八十而耄耋那才叫寿。何为喜?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不自胜乐开怀。人有五福临门:福禄寿喜财。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人们常说:婚丧嫁娶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而红白喜事,咋老人去世又成了喜事呢?从客观讲,老人福寿双全,寿终正寝,也是新的轮回,顺天意。从主观来看,也是给儿女丢下一个包袱,这也是后辈一种解脱。
为什么农村人去世后叫喜丧?喜丧是指老人福寿双全,寿终正寝。喜丧的定义是什么?
并不是人人七老八十都能称之为"喜丧"。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年纪必须是高寿,达到八十而耄耋之年。四世同堂,而且儿女双全。身体硬朗,无重大疾病,死后没有拖累子女们。生活中无忧无虑,在外人看来是有福之人。"喜丧"称之为老人是一种解脱,驾鹤西去。对儿女虽然说是一件痛心的事,但是天地轮回,那是不可避免的。喜从天降,老人认为不拖累孩子们这也是一种最高境界。觉得自己也应该和另一半久别重逢了,作为孩子们也应该成全老人的心愿。为老人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让阴阳相隔的老夫老妻再次相聚,是不是一件从悲痛欲绝中感到一点欣慰。这可能就是一种牵挂吧,儿女们了却老人的心愿。你说;是不是一件大喜事。
喜丧而且姓好,很多人望尘莫及。七老八十儿女不健全,不能称喜丧。
在农村如果遇到儿孙满堂,而且是高寿之人。很多人觉得"陈"姓不错。如果寿终正寝,家里碗筷都是稀罕物。儿女们为了满足左邻右舍这一要求,要买很多碗回来,让家家讨个吉利。农村这种现象很常见,沾沾人家光嘛。
当然,也有人家,认为老人寿终正寝,可是,家里七零八落,怎么能称得上喜丧呢?入土为安得了。大家还是体谅理解为好,让死去的人走得心安理得,节哀顺变吧。
我国民间,历来有“红白喜事”之说。“红喜”当然是指男女大婚之喜!有时,也包括古时的秀才,举人,状元得中之喜。如果发了意外之财,也是可以“弄喜”的。还有“添丁进口”,也就是生孩子之喜。
生生不息,是为中华民族之喜!这是我说的。但事物都是辩证的,也是无情的。既有生之喜,必有死之哀。死是人生的必然,但死时的年龄大小,差别甚大,令人唏嘘不已!婴幼儿谓之“夭折”,中青年称为“英年早逝”,要是老人,就是“寿终正寝”了!在旧中国,平均寿命很低,只有50多岁。但现在,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了!
大家都知道,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在过去,如果是活到70岁以上去逝,而且是善终,就可以称之为是“白喜事”了。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细,复杂,分类明确,感情充沛之一斑。这也表现了中国人的宽广胸怀和“大爱”观。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对生死认识明确,充满了“正能量”!死,本是一件坏事,但如果你看淡了,看透了,就是平常事了,某种情况下,比如年龄比较大了,就变成喜事了!
还说今天。中国之大,民风民俗各地大有不同。题目说,多大年龄去逝,可以算白喜事呢?这是要“约定俗成”的,並没有一个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当然,标准是越来越高了,七十岁好象不行,有点不够标准了。那就改吗!改到多少?我看也要根据各地的不同的平均寿命来定为好。你那里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在此基础上,再提高十岁以上,这样去逝的老人,才应该是白喜事!
比如,你那里的平均寿命是70岁,那就80岁为标准。比如北京,上海平均寿命已经到了80多岁了,那就得90岁为标准。这样称之为白喜事才能是“实至名归”。
其实,现在百岁老人很常见。人们都期望自己的命能活得更长久,这大约也是太平盛世的创造力和暴发力太强大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