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全称:美利坚合众国
别称:米利坚、阿墨利尼亚、扬基国
坐标:北纬25°~49°,西经72°~130°
首都:华盛顿
GDP总值:20.93万亿美元(2021)
疆域面积:937.3万平方公里(≈5.6个新疆)
人口规模:3.33亿?(2021)
国家格言:我们说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
民族图腾:白头鹰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原是由英国在美洲的十三个殖民州省扩张而来。建国距今246年,军事、资本、媒体部门遍布全球,依靠早期殖民掠夺、中期坐收渔利、后期通吃环球。
两个世纪里,他取代了英国,束缚了欧洲,遥控了日本,解体了苏联,把东西方世界搞得一团糟,靠着鼓吹民主人权左右裹挟世界各国民意,凭着炮舰和淫威在全球各地长臂管辖,最终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唯一的超级大国。
号称“民主灯塔”,但美国的国家宪法条文,却没有一字一句谈及“民主”;自诩“人权卫士”,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却在自己的土地上被美国政府烧杀劫掠,惨遭种族灭绝噩梦。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虚假国家”,依靠强大媒体力量的价值输出,勾勒出一个名之为“美国梦”的超级大饼,竟将全世界众多追梦者勾引入彀,营造出一个多元繁荣的盛世景象。
这就是美国!一个伪装成国家的企业巨头。
怎么说呢?
要谈起美国建国,必然无法跳过“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18世纪中期,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造船业是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中部盛产粮食,生产的小麦和玉米都远销欧洲市场;南部种植园经济盛行,除生产稻米外,主要种植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北美生产的很多工农业产品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产品一争高低。
1767年,财政大臣查尔斯·汤森提出将英国的土地税由20%减至英国15%,由此产生的差额则依靠从美属殖民地取得收入来加以弥补,并建议对殖民地的进口商品征税,这一建议获得议会通过,并出台了相应的税法。
与此同时,英国议会1773年又通过了《茶叶法》。《茶叶法》允许东印度公司将茶叶直接向北美出口,每磅茶叶只征收3便士的茶叶税,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不通过英国或北美批发商,而是通过其指定的代理商出售。
这样做就使得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茶叶销售价格较低,殖民地的守法商人和走私商人都无法与英货的代理人竞争,从而垄断殖民地的茶叶市场,这种垄断只利于效忠英国的商人。
《茶叶法》一出台,就遭到英属北美十三块殖民地坚决反对,殖民地人民阻止卸货或者封存茶叶,尤其是波士顿人在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的领导下,于1773年12月16日,在波士顿湾夜袭了3艘茶船并将价值约9000英镑的90000磅茶叶倾入海中,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分别是谁呢?
美国国父有三人,其中之一就是塞缪尔·亚当斯。他是美国辉格党的创始人,美国革命之父,是两届北美大陆会议的代表,签署了《独立宣言》,参与起草邦联宪法。他同时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堂哥和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的伯父,其家族至今被称为美国“第一王族”,也是WASP(美国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的实际领导者。
约翰·汉考克,英属北美殖民地农场主,当时马萨诸塞第一大富翁。美国《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署人。美国独立前夕,最热门的生意是把英国的工业品运到北美,再把北美的原料运过去,利润丰厚。而汉克考是头头。
18世纪初,约翰·汉考克的养父托马斯依靠经商成为北美首富和波士顿议会的召集人,是当地最有权势的人,他还靠自学成了哈佛学院教授。托马斯没有子女,约翰·汉考克就被过继过来作为子女。1764年,托马斯因病去世,约翰·汉考克回到波士顿,成了家族的继承人,是为北美首富。
下图为约翰·汉考克及其夫人。
所以说,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美国独立不是官逼民反,而是民被富商带节奏了。这场富带民反运动的火种由三个波士顿富商点燃,他们就是亚当斯兄弟和约翰·汉考克。
换言之,美国是通过十三块殖民地一小撮财主精英发动的一场所谓的革命而建立的,实质上类似于一群公司法人搞了一个合并。
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所言,
美国独立的过程中,殖民地脱离了英国,这导致它们作为一群公司法人,失去了授予它们一切权利的那个主体——国王,也就是说,北美没有了主权。于是各殖民地通过一种类似于《公司法》中所规定的“新设合并”的方式,由十三个州合并成一个联邦国家。这个国家,本质上就是一个集团公司。
不信,你看美国《宪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六个)目标,建此联邦”。
这分明就是一份典型的商业创立合同。
这也决定了美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必须优先服务于特殊利益集团,其次才是美国人民。
今天我们非常熟悉的联邦制、代议制、选举制、三权分立等这套制度,这些制度其实都是为了让一群利益集团拼接成一个大国,不,超级企业而设计的。
所以,深谙美国体制运作的美国学者詹姆斯·威尔逊就明讲美国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它是从公司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一个半成品,是一个未成熟的国家制度模式。
这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美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和演变。
1812-1815年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表面上看是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实际上是美国想要打破英国对海上贸易垄断,蓄意发起对英属加拿大地区的侵略引发英国的自卫反击战。
而19世纪,美国臭名昭著的“西进运动”,实际上是美国南部的奴隶主、北部的土地投机商和工业资本家、高利贷者和普通农民为了获得土地发起的一次集体对印第安原住民采取的一场经济劫掠行动。
这场经济劫掠行动客观上缓和了美国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扩大了国内市场,破坏了自由州与蓄奴州的平衡,为南北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之后,贪婪的美国人又对西属北美殖民地、墨西哥以及夏威夷进行了殖民侵略和扩张,并购得俄属北美殖民地阿拉斯加、法属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又强迫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线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排挤走了这个地区的英国人。
紧接着,又依靠战争手段和土地交易硬生生将国境线一直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303万平方英里(约785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增加7倍多。
在搞西进运动的同时,美国资本家还不忘对外掠夺。不得不提的是,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国内有一部分对华贸易商人虽不赞成直接参加英国的侵华战争,但他们认为采取趁火打劫的方式,对美国会更加有利。
于是,他们游说美国政府派加尼率东印度舰队来中国,以便乘机捞取好处。加尼来华后,在战争中为英军声援,战后又压迫清政府赔偿美商损失数十万银元,搞出“利益均沾”原则,逼迫清政府签署了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
比起侵略国英国,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比如协定关税、扩大领事裁判权、在中国领海开展所谓“巡查贸易”,索要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著名的卡伯特家族、亚当斯家族、库兴家族、韦尔德家族、德拉诺家族、福布斯家族、柯立芝家族等几大美国豪门,都曾因《望厦条约》得利,并从中获得巨额财富。
进入19世纪60年代,美国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南方蓄奴州为了维护奴隶制度,阻碍了北方的经济发展。而北方自由州支持的政策又阻碍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
两拨财主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美国,这家“超级企业”开始发生各种乱象,包括奴隶造反,野心家煽动,教会分裂,还有各州之间互相倾轧,以及欧洲各国干预操纵,最终分裂成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
南北双方噼噼啪啪扭打了四年。关键时刻,北方总裁亚伯拉罕·林肯玩了一招“帽子戏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南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兵源。
最后,争端由北方胜出而告一段落,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美国的统治地位,扫清了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障碍,促成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美国式道路的胜利。
紧接着,美国人又开始搞“门罗主义”,声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心里却想的是美国企业在拉美的出口,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目前落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国家手中的那笔每年四亿美元的收入”。
具体反映到行为上,就是美国入侵哥伦比亚,分离出巴拿马,入侵海地、古巴等拉美地区国家,占据巴拿马运河、关塔那摩港,通过干涉拉美国家政治进程,将其作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殖民掠夺当地经济。
依靠内外掠夺,美国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在此之后,美国根据工农业发展需要,向全球开放移民。据历史学家考证,到19世纪末时,美国外国籍移民已增长至49%。
移民的涌入,为美国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对美国整个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美国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很快就摧毁了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
进入20世纪,美国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西方主要大国掀起了一场国际帝国主义战争。
狡猾的美国人虽然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却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大发战争财。
一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协约国的最大债主,英国欠了他们47亿美元,法国欠了他们38亿美元,意大利欠了他们19亿美元……,加上其他国家的欠款,美国拥有的债权总金额就达到约116亿美元,相当于1.1万吨黄金。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然而,英法德意这些债务国因为战争的巨大破坏,工业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财政金融体系崩溃。为了使得上述国家有能力还债,美国积极帮助他们重建债务系统。
得益于美国的帮助,德国经济最先好转,开始按时还钱给英法,然后英法再还给美国。经过美国这一番折腾和操作,各国的债务体系总算是进入了正轨。
然而,在一段时期的经济繁荣增长与国际关系貌似友善的阶段之后,美国股价于1929年彻底崩盘,从而招致了大萧条时期与另一个政治混乱的时代。
1933年,美国波士顿的“婆罗门”坐不住了,他们力捧德拉诺家族年轻有为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行新政,通过救济、复兴和改革三套组合拳,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生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
二战期间,美国再玩一战的把戏,罗斯福以租借法案,通过出口军火,壮大了军工产业,使美国成为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融资者,也使得美国国内产业大幅扩张,实现充分就业。
虽然,两次大战美国都有参加,但是都是进入第三阶段,美国才以“收割者”的角色,以碾压式的军事重器摧毁敌国军事力量扭转形势,加上主要战场都在美国本土之外。
因此,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成为苏联之外的另一个超级大国,经济也在战后逐渐苏醒,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战后,美国又玩起了“债权游戏”。而这一时期,美国操作资本的手段远远要高于一战后的水平。依靠经济援助,美国把西欧、北欧、中欧、南欧一众资本主义国家纳入自己麾下。
同时,美国又设计了一套表面上以美、苏、英、中、法五大国为主导的、世界各国广泛参与的新国际秩序结构、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由美国为中心、以西方主导的新型国际秩序。
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苏联推行意识形态输出,在欧洲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
作为商业立国的美国,一直想要重新设计世界中心,成为国际规则的唯一制定者,而这无疑就得尽可能地争取到其他大国的支持。
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必然少不了它,但在美国看来,苏联就是一个异类的存在,想要将它圈进来,实在是太困难了。
久而久之,美国也不愿意拉拢它。比如杜鲁门就曾说过:“我已经厌倦了拉拢苏联人”。所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苏联根本不可能完全被争取到美国设计的那套规则中去。
于是乎,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由此展开。
世界被强行一分为二,形成以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这次旷日持久的特殊战争,看上去是政治的,其实是经济的。因为,当时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巅峰时刻更是逼近于美国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二。
为了拖垮苏联,美国将苏联拉入疯狂的军备竞赛当中。最终,苏联军事实力突飞猛进,只可惜还是因为过于重视发展军事,经济日益衰微,最终走向解体。苏联解体后,美国还不放心,又对原苏联国家进行了“休克疗法”。
在美苏冷战的缝隙,战败后的日本、衰退的欧盟都相继逆势崛起。但是,通吃惯了全球利益的美国,联合欧洲,逼迫日本签订《广岛协议》,令日本陷入泡沫经济,实力再次倒退,十多年的努力一夕间付之东流。又利用法国阿尔斯通案重创了欧盟经济。
进入新世纪,美国又以“世界警察”自居,大肆宣扬所谓的“人权、民主”,另一边挥舞着制裁大棒,发动着战争机器,在全球各地强取豪夺。当事国不愿意,就策划“颜色革命”,甚至不惜进行军事打击,只为了垄断世界资源,掠夺世界财富,其无一背后没有非常具体的企业、产业利益的驱动。
对此,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曾如此总结道:
“公司利益和被美国历届行政当局界定的‘国家利益’之间相一致”,一方面国家为公司出头,另一方面,“美国公司通过技术和垄断租获得的海外收入,为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融资”。
近年,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也好,疯狂炒作俄乌危机也罢,无一不例证这一观点。
但是,美国这个“超级企业”已经以肉眼可见的方式暴露着它的衰落和僵化。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党争,不过是其“企业”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利益集团纠纷。
美国更大的危机是,美国统治阶层不在乎一般意义上的“人民”,只觉得“股东”的利益和意志才是国家政治中的决定性因素。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已经死亡96.96万人,但是华盛顿对企业的救助效率和力度都强于对民众的救助,保股市、保企业远胜于保人命,好像黑心企业不重视自家员工的基本权益一样。
故美国虽大,不过是一个伪装成国家并成功经略两个世纪的超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