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和开悟在内涵上有共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特点开悟的人有多大能力。
聪明,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
历史上算得上真聪明的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可以不加掩饰的表现自己的机智,但若在形势所迫而不得已时又能装糊涂,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智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是郑板桥推崇的“难得糊涂”,因为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不得善终。
开悟,无论是孔孟之道、佛陀之道、老庄之道,还是瑜伽之道,最终都是开启人的智慧和能力,所谓开智悟理。
开悟了,就可以从沉睡中觉醒,从沉迷中解脱出来,激励让人们去追随圣人那样的胸怀、气度、境界,慈悲、博爱和智慧。
聪明和开悟都可以通过学思践悟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先生、高人指导或者点悟而获得。聪明的人加上信仰有助于开悟,人开悟了,就会变得更加聪明。
人开悟的感受是洞明,就是洞悉一切,明察秋毫的意思。
前提是必须收敛欲望的翅膀,“无欲则刚”。超脱于物欲之外,人才能获得身、心、灵的自由。好比你的灵魂是托在自己掌心的鸽子,可以随意放飞和收回。
要达到这个境界,非经一般辛苦历练不可,甚至经历生死洗礼,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办不到的。
开悟了的人,笑看云卷云舒,不再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
蚕食的,打秋风的,他都一眼看透,他只是不说破而已。非到万不得已的份上,别人也不会这样。
悲悯的,他记在心里,拳拳之心,无以为报。
挚爱的,痛彻心扉,为她不遗余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人生在世,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祖师奶奶张爱玲晚年时常搬家,身无长物,几乎丢弃了所有赖以为生的物质财富。她是通透洞明的,是极简主义奉行者,当为楷模!
中国的神话传说滋养了一代代文人学子,从盘古开天地,女娲娘娘练五彩石补天,到人文始祖黄帝教化民众耕种食粟。仓颉造字,先民才渐渐“仓廪实而知礼节”,有了文化的传承。
至此,人们困顿于自然界变化多端的天象,深知人力有时候未必胜天。
所以,老祖先口口相传,文字援引的都是教育子孙后代积谷防患,防微杜渐。
教化人“舍”与“得”互为表里的经典鲜为流传。舍得,舍得,先舍后得。怜贫惜弱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该大力弘扬!
提醒人们在取舍、得失之间的淡定和悠远,胜于盲目鼓励囤积和攫取。
开悟的人,不一定非得是高僧大德,先贤至圣。
普通人勤于思考,善于推理。精进修为,增长智慧。也可以生出慧眼,在心灵上长出翅膀,慎终益远。善用心境之力,知行合一。使自己的境界日臻完美,超脱物外,获得身心灵的自由。